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周要开放三胎?
“朕要用这些钱财来刺激所有的百姓,只要愿意生下三胎者,朝廷自然会奖励他们银两,剩下三胎即奖励五十两白银!”
“若是得到双生子,则给予二百两的嘉奖!”
经过周棣这么一说,阎贲立刻傻了眼。
他万万没有想到,周棣竟然玩真的。
“陛下!您可知如此一来我大周每年的赋税……那可是如同长江水一样流淌出去啊!”
周棣知道,眼前这位户部尚书当家并不容易,先前的大周国库里头从来不曾出现像现在这么多的现银。
更何况按照阎贲的估算,只要周棣的这个诏令一下,只怕全国上下立马就会开启火热的生三胎浪潮。
“放心,这一项举措可以先实行一代人。”
“若是人口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之外,还可以计划生育嘛。”
计划生育?
阎贲一下子傻了眼。
这些名词从周棣的口中说出来很是轻易,且这么新鲜的想法,他还是第一次听到。
“不错,在人口极盛时实行计划生育,在人口缺少时实行开放二胎甚至是三胎政策,这就是掌控人口的秘诀。”
“另外告诉下去,肯生三胎的家庭,孩子生下来教育免费,其子女可入太学!”
太学,是大周的最高学府。
平素里这些达官显贵之家的太学生,如同过江之鲫一样,可即便是世家子,也需要选拔才能进。
周棣让这些生下了三胎的贫门子女进入太学的举动,一时间彻底惊呆了阎贲。
“陛,陛下!那太学可是我大周的最高学府,如何就能让这些未经过寒窗苦读的人进入其中?更何况现在太学之中只有三千太学生,若是让这些人也进入其中的话,岂不是要翻上几十倍还不止?”
“这又何难?各地都设立太学不就得了?”
“翰林院里那些翰林每日只知道吟诗作画,却不知教育之重,把他们全都给我派到州县之中去,充当太学的博士,给我教书育人去!”
“我大周的俸禄,可不是这么好拿的,若是不做出点实事来,休想来哄朕的银两!”
听见周棣如此安排,阎贲顿时脑子彻底懵了。
他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可是坐了近二十年的时间,最是精通于计算,更是调度有方,周棣的所有战役全都是阎贲在他的身后统一调度,从来都不曾耽误战机,更不曾有错漏。
可他直到今天才意识到,眼前的这位陛下可不仅仅是文治武功十分卓越,就连这精通计算,也在自己之上。
更何况这些巧妙的安排,既给了那些翰林实职,更给了他们一个进身之阶。
在从前,大周的官制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后来考上功名的年轻人若是想要获得实职,则需要十分优秀才行,至少也要通过殿试,并且就算是获得了功名,也需要进入翰林院修上几年书。
有了实实在在的功绩之后才会授予京都京官的实职或者是外放。
历来清贵之职都被认为是文人最理想的职位,既尊贵又清闲,且还有着不菲的俸禄,又是士大夫的身份,属于炙手可热之人。
可是仍旧有一大批人脑袋上顶着个翰林候补的名头,竟不知要修上几年的书才能正式的成为翰林,想要被授予实职则更难了。
甚至还要疏通门路,展现才学,甚至是向自己的座师谄媚,获取信任。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将文人的风骨给折腾的所剩无几,最终若是能外放做一个县的县令,那已经是天大的造化。
并非是所有读书人都会名垂青史,在这个十年寒窗苦读是普遍现象的国度里,进身的机会其实十分艰难,远远比后世考大学的难度要高上百倍。
毕竟三年一次科举,考上了之后再修三年书,再过三年获得实职,才可正式的登堂入室。
若是寿命短了些,只怕已死在了修书的路上,哪里还有什么名垂青史的机会!
“让他们全都下放到地方的太学上去,当博士,教书育人,谁所在的县和州府教化是优,朕则给予其补上实职,就以……一年为限!”
这就等于是读书人步入仕途中一年一次的考核。
而考核的标准变成了教化之功,让整个州府的这些孩子们识文断字,提高全民的知识水平。
“至于那些落选了太医院选拔之人,也都给我去地方上行医,成立公立的医馆,给人接生是必备的医学知识,让他们都去做,朕也丝毫不吝惜官职,只要做的好,三百六十行都能有成为官员的机会。”
天生的战略家!
听完这些之后,阎贲不禁心头充满了斗志。
他正是从那翰林院出身,因为修书有功,被正式任命为翰林,授予了实职,正式的步入仕途。
可当他外放做七品的县令之时,已是不惑之年,想来大好青春都浪费在翰林院之中,锐气殆尽。
虽然后续仕途极为顺利,不到十五年的光景就做到了户部一堂之主官,成为维持这个帝国运转不可或缺的高官,但阎贲内心是知道读书人到底有多苦逼的存在。
蹉跎的四十年光景,若是自己可以更早的进入朝堂,非要做几件有利于民生的大事才肯罢休,哪里还会像现在这样,虽有心报国,却年岁已高,只怕距离那六十岁致世,还差五年的光景。
“臣……臣敬佩陛下!”
忽然,阎贲脱口而出了这一句没头没脑的话,不禁让周棣心中一阵狐疑。
这户部尚书佩服自己什么?
自己不过是知道一些后世治理国家的手段和方法罢了,全都是先人的智慧结晶,若是没有他们一次次的改革,后世之人又如何能从书本之上得到这些理论和实践方法!
只不过下一秒,周棣就反应了过来。
“你说,要是朕写一部官员们治理各州县的方法论,如何?”
阎贲立刻双眼放光,周棣所说的这些方法,不但极为实用,而且可行性为百分之百,一旦实行必然会迅速地见到效果,并不似历朝历代改革那样,先要平衡朝堂,再大刀阔斧的改革触及到贵族阶层的利益,产生激烈的对抗!
喜欢废太子登基,大周第一暴君!请大家收藏:(www.xs4.cc)废太子登基,大周第一暴君!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