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第852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

  作为新大明最着名的科学家,今儿他又被朱克臧叫到御书房来。

   黄履庄就知道皇帝陛下肯定有新东西了。

   这让他十分期待。

   朱克臧觉得达盖尔照相机技术,除了商用以外,没多大作用,除非改进它的曝光时间,和成本。

   达盖尔用银版法成本太高了,大规模运用不划算。

   朱克臧设想的就是,在降低时间和成本后,把照相技术与大明户籍制度相结合!

   这样一来,以后凡是大明朝的百姓,出门都可以带着专属身份证。

   敌国的间谍想要进入大明,也就变得很难了。

   不过首先就是改进技术。

   朱克臧把写满了达盖尔照相机技术的小册子递给了黄履庄。

   黄履庄就知道肯定又有好东西可以研究了。

   他见猎心喜,不断翻阅,黄履庄看得很仔细,一个字都不肯犯过。

   “天马行空的想象,陛下大才!”

   “这.......这完全就是摄魂术啊!”

   一个时辰之后,黄履庄佩服地五体投地。

   “老黄,你也看了,朕准备搞一项新的技术,可以快速的将一个人的样貌记录下来,你们要把这东西制作出来.......”

   朱克臧指了指其中的核心技术继续说道:“但是时间和原材料成本比较高,你带着格物致知学院想个办法,把这两个问题解决了!”

   黄履庄感觉压力山大这是他从来未挑战过的领域:化学领域。

   他现在拿着那图纸的手都是颤抖的,古人对于这种东西,是有一种天生的惧怕的,若是制作出来,怕是会引起百姓的恐慌啊。

   黄履庄本人倒是不怕。

   “陛下,这照相机,真的可以将一人的样貌,完整的记录吗?”

   黄履庄忍不住问道。

   “当然,不仅可以完整的记录,还可以通过胶片洗出来,变成一副画,不过,这画会非常的精细,比任何的画作都精细,就跟你在照镜子一般。”

   朱克臧回答道。

   “陛下,这照相机制作出来,恐怕作用不大?一来是百姓们怕是接受不了,二来是只有达官贵人、商贾之家才消费地起,这东西经济价值恐怕不大。”

   黄履庄沉声说道。

   他的分析可以说是非常实事求是了。

   黄履庄只是受限于这个时代的见识,没有看到未来照相机的作用有多么大。

   “老黄,谁跟你说朕要用来卖的?这东西不仅不卖,而且,每一个相机都要严密的把控,每一个胶片,都要有严格的记录!”

   “等你改进完照相机,要给每一个大明朝的百姓拍摄,然后以照片,只做出属于每一个百姓的身份证,这样一来,大明朝的百姓便可在大明朝境内,畅通无阻!”

   “因为,只有我大明的百姓有身份证,别的国家之人,是没有的!”

   原来这就是朱克臧思路。

   先用来防伪,等以后进一步发展了再说。

   “陛下,您居然想到了这一点,可是,这非常的麻烦啊,而且,我大明朝有恨严格的户籍制度,没必要推广身份证!”

   黄履庄建议道。

   大明的户籍制度,是非常的严格的,在朱元璋时期就很严格,不过,这户籍制度,在怎么严格,也是有很大的弊端的。

   洪武十四年,朱元璋下令全国开始编制户籍黄册。

   黄册制度相比户贴制度更加详细周密。

   不但登记了每家每户的籍贯,姓名,年龄,丁口,田宅,资产等信息。

   但是这些只存放在官府,百姓个人手里能证明身份的东西很少。

   路引算是一个证明,但是很好伪造。

   若是对于大明很了解的人,伪造了个路引,出现在京师,要如何盘查询问?

   对方有万全的把握,可以对付你的这些询问。

   但是有了身份证就不同了,非常轻便,又能发放到个人头上,只要是没有携带身份证的,全部都要严密盘查,这样,方可不放过一人。

   “那你告诉我,现在这京城之中,有多少人是来自河南的,有多少人是来自山东的,又有多少人是来自北直隶的?”

   “这……陛下,这个根据户部的黄册,也是可以查明的!”

   这可问倒了黄履庄,他哪懂这些啊!

   “朕要的不仅仅是你能查明,朕要的是你可以快速的找到其中的某一个人,朕要的是锦衣卫、刑部之人巡逻的时候,可以轻松的知道这个人的全部信息,而且还不是伪造的!”

   这……

   听到朱克臧所说,黄履庄语塞了,因为,按照朱克臧的要求,他们大明的任何制度都做不到,但若是普及了身份证,就可以做到。

   “陛下,此事臣会以最快的速度去办的!”

   黄履庄也迫不及待想去把照相机给造出来,然后加以改进。

   当然这会很难,纯靠自己和学生们探索这未知的化学领域。

   而黄履庄运气特别好,就刚刚好,现在的大明有可以可以改进达盖尔照相机的材料。

   那就是硝化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