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第410章 留给大清的时间不多了

  应天府。

   细雨迷蒙的天气下,一队队近卫军正在集结备战。

   这是近卫第一、第二、第三镇,他们正在为将来大举北伐做准备。

   除了一支接着一支的军队在集结。

   北上运粮以及其他弹药辎重的船也没有停歇地往应天府而去。

   暹罗、交趾运来白花花的大米,吕宋都护府运来大量天然橡胶,东瀛都护府运来一箱箱硝石、硫磺,承天府工业老区运来成堆的军大衣、步枪、火炮。

   因而,现在的整个河道以及海上可以说船挨船,连接成线,昼夜不停。

   在空中花园的加持下,大明各地的粮食都爆发大丰收,此次北伐的军粮完全不需要担忧。

   傍晚,视察物资运送的朱克臧眺望了一下长江江面上红彤彤的一片天。

   他知道那是大量船上灯笼照亮后的结果。

   随着大明蓬勃发展,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逐渐抬头,民间北伐的声音越来越大。

   朱克臧自然是从善如流,大明的国家机器,如同上了发条,每一个环节效率高得看不懂。

   为了缩短最新情报到达自己手里的时间,早已下旨指示陈为国皇宫内设置机密室,专门处理各地发上来的电报。

   一旦朱克臧不在皇宫内,陈为国便会策马奔腾,第一时间把情报送至朱克臧手上。

   现在朱克臧听着哒哒的马蹄声就直接猜到是陈为国又来了。

   喘着粗气的吴孟明果然来到了朱由检身前:“皇上,北方的锦衣卫地下组织传来最新消息,康熙决定下旨让北方士族大办团练,是纳兰明珠出的主意!”

   “这个纳兰明珠真刑,北方士族要蠢蠢欲动了!”朱克臧听后不由得说了一句。

   如今大明许多开工厂搞工业的新兴资本家早就眼馋北方士族之人口土地资源,所以,这次北伐必定是一场剧烈的南北之战!

   “皇上,据锦衣卫探知,北方士族对大明如今重商税轻农赋之策也颇为抵触,因为北方大族中,加上团练制度,将来这些北方士族真会竭尽全力地支持鞑清。”陈为国继续分析道。

   不过朱克臧听到团练这两个字的时候,却是露出一抹怪异的微笑。

   “虽然鞑清团练对大明诸多不利,拖累我们收复全国的步伐减缓,但朕相信因为团练,鞑清也最终迎来了倒计时。”

   这时候陈为国有点听不懂了。

   这所谓的团练与大清灭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

   他觉得,若是鞑清推行这种“私军政策”,明军的推进将会是困难重重。

   因为他们不仅仅要面对大清的正规军,还有地方势力的乡勇,如此一来,战斗对象从一变成二,或是三。

   虽然大明军队战斗力强,但陷入乡勇的汪洋大海,不是大明想看到的,这些可都是未来大明的人口,如此消耗掉,属实可惜。

   朱克臧则道:“康熙这是在分权,而且他将最为重要的军权分出去了,朕想象得出,未来的大清,如果没有大明插一脚,将会是群雄割据时代,到时候什么军阀都会出来,只是时间长短问题而已。”

   这让朱克臧想起前世的晚清也是如此做法。

   因为“太平天国”打得大清抬不起头,什么八旗绿营全都养废了。

   甚至出现让人哭笑不得的事,绿营兵与太平天国对战,只闻炮响人还未见,绿营兵直接就溃散,清军还未开打就输得一塌湖涂。

   清军战斗力已经低下到只能依靠团练来维持一下脸面。

   当时的清廷战争赔款越来越多,所有的家底都赔光了。

   何来的军费?

   所以只能推行这样的政策,兴办团练,允许各总督自练兵团,维持行省制度。

   可到后来众所周知,军阀割据,群雄并起,皇权架空,后宫干政,皇帝换了一茬又一茬,“帝国”也未见起色。

   “真是够魔幻的,列强竟是我自己。”朱克臧感叹道。

   ......

   刚刚开始办团练,虽然赚了大量捐银,但是康熙准备把新军扩至十五万,钱又不够了。

   那咋办呢,只能再苦一苦老百姓了。

   那就继续加税的加多少的问题,当然是早就研究好了的,康熙的原则就是不加则已,这次要加就加够加足!

   他这些日子仔细研究了万历、天启、崇祯三朝的三饷加派,得出的结论就是加派没错,错在加派得太晚,没有一步加到位。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 huanyuanapp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在康熙这位圣主用事后诸葛亮之法进行研究后得出结论,加派辽饷的最佳时机其实是高丽之役结束后。

   万历抗倭援高战争后,辽东明军折损惨重,李成梁多年经营出来的精锐丧失殆尽。

   如果万历朝廷能在这个时候果断加派辽饷,不要多加,搞个几百万两发给辽镇,让他们把朝鲜之役的损失补上,那就没后来的事儿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