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带着系统来大宋

第六百九十五章 兵入黄草岭

带着系统来大宋 浪子边城 2028 2024-05-30 14:46

  很久之前,高丽曾认大宋为宗主,后来契丹势强,他们就干脆改投了辽国为宗主国。而因为他们这一阵子的闭关锁国,外加辽国高层奢侈成风,对外控制力越来越弱,高丽也就渐渐摆脱了他们的控制,可以独立自主。

   但这种自主,并非完全是靠自己所得,只是因为现在的高丽山多水多,实在没有什么太大的攻略价值,外加辽国没有了当初的扩张野心,这才让他们可以偏安一隅罢了。

   可以想象,一旦辽国出了一位野心家,那对高丽开刀便是早晚之事。

   所谓远交近攻,高丽便想着与大宋结交,互为盟友,牵制他们共同的邻居辽国。

   只是不等他们派出海船去往大宋,现就得到了这么一个消息,叛宋之人竟然要来自己的地盘讨生活了。

   “大王,我们根本就不需要了解苏石,他不过就是大宋的叛徒而已,他若是赶来我们高丽,那便是送上餐桌的鱼肉,可以任我们施为。而且,这于我们而言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只要我们打败了他们,抓到了这个苏石,献给宋国的话,宋国皇帝一会定会非常高兴,这对于接下来我们双方的关系将会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朝臣之中,大将军朴子杰站了出来。

   作为高丽四大将之一的朴子杰,虽然只是排名第三,但此人极为的好战,也好出风头,使得他的名气很大,至少在整个高丽无人不知他的大名。

   朴子杰这一开口,四大将之末的李山长也站出来说道:“朴将军所言不错。苏石身为叛将,竟然不远千里来到我高丽,想必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本事,这样的人,正好可以作为我们交好大宋的礼物。”

   “不错,不错。”

   其它的朝臣听到这些言论的时候,都是点头附和着。

   这也是人之常情,如果苏石真很厉害的话,那何必要逃到这么远呢?

   跑的这么远,就已经证明他的实力平平了。

   至于辽人送来消息说,苏石不好对付,不过就是夸大其词,其目的就是想让高丽向辽求援,他们借机索要好处罢了。

   高丽朝臣自认十分的聪明,亏得张俭一番好意,全都成为了驴肝肺。

   原本文宗还有些担忧的,听到两位武将的朝堂对答之后,也将原本紧张的心给放了下来。“好,众将有如此信心,本王也就可以安心了。只是对方要来,我们总是要做一些准备的吧。”

   说着话,文宗的目光就看到了文臣郑趾的身上。

   郑趾,高丽第一重臣,相当于宋之宰相、明之首辅。

   文宗就是在郑趾这样有能力的臣子之下,对高丽进行的改革,使得有了现在所谓的文宗盛世。

   看到文宗王徽的目光看来,郑趾就知道自己要说些什么,当下便一步踏出道:“大王,我们是要做一些准备的。我们可以把与辽国边境的百姓撤出,粮食撤出,让这个叫苏石之人来到之后,一无所获。大军远征,没有足够的粮草必然会军心大乱,那时我高丽大军在给予重重一击,必可获得事半功倍之效。”

   “好,好,郑卿之言为老成谋国之道,准。”文宗闻听心喜不已。

   朝堂上其它的臣子听后也是一脸的欢喜,这一刻他们似乎已经看到苏石大军饥肠辘辘,客死他乡的那一幕。

   郑趾建议获得了批准之后,辽高边境的高丽百姓就开始了迁移,玩起了坚壁清野的路数。

   但凡是有些余财的豪绅以及百姓都在此政策下开始南迁,留下的都是穷苦至极的百姓。

   眼看着寒冬还未结束,春天还没到来,他们都不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活下去了。

   或许有一天,高丽大军会重新出现在这里,打败这个大宋的叛将,但他们能活着坚持到那一天吗?

   可若是奉朝廷之令迁移,他们无任何余财之下,去了新的地方又要靠什么来生活。

   即是走也可能是死,留下也可能是死,那不如死在自己的家乡,至少也算是落叶归根,且不用在继续地折腾下去。

   ......

   1050的新年,苏石带着苏家军在赶路的过程中度过。

   大军休息两天,会餐、庆祝、开篝火晚会,大大冲淡了大家远离家乡的思念情感。

   而这一年,大宋也改了年号,由原本的庆历改为了神佑。

   神佑元年,因为苏石的出现,比历史中晚了一年。

   一零五零年二月,经过了长达两个多月的跋涉,苏家军终于来到了辽国与高丽的边境之城保州(后世的义州)。跟着大军沿千里长城直奔东面永州,最终兵入黄草岭。

   黄草岭,四处是山,且山峰连绵起伏,真正可用来耕种的良田可谓是少之又少。

   地理环境的恶劣,使得这里的百姓即便是种田,也难有真正丰收之时。往往好不容易遇到好年景的时候,待要丰收之时,辽国骑兵就会从大山那边杀过来,抢夺属于他们救命的粮食。

   这样环境恶劣之地,可想而知,能留下之人是多么的穷苦与贫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