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重生朱棣之子

第23章 孙贤子孝(上)

重生朱棣之子 步惊俗 2069 2024-05-30 14:46

  深夜,就在朱高煦与朱棣秉烛密谈的同时,躺在龙榻上的朱元璋却是思绪纷纭,心乱如麻。

   之前,朱标病逝对朱元璋打击十分巨大,令其萎靡不振了半个多月,甚至穿着丧服上朝。

   幸好有“仙人预言”朱标归天“复神位”给了他一点精神上的安慰,才让他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开始着手培养他心目中的下一代皇位继承人朱允炆。

   然而,世事难料,太医院院判张逸仙诊出朱允炆丧失了生育能力,以张太医的医术几乎不存在误诊的可能。

   这种突如其来的变故,直接导致朱元璋精神一落千丈,内心悲痛欲绝。

   在朱元璋看来,太子朱标、秦王朱樉已逝,老三晋王虽然英武能干,在军事方面甚至更强于朱棣,可其心胸狭隘,待下严苛,不得人心。

   唯有老四燕王虚怀若谷,知人善用,气势恢宏,是太子朱标之后的最佳皇位继承人。

   但是,若他现在就立燕王,则有废长立幼之嫌,搞不好会引发晋王的不满,甚至导致江山不稳,天下动乱。

   朱元璋躺在床上苦思冥想,辗转反侧,内心纠结不已,以至于到了次日天即将放亮时,才迷迷糊糊的进入梦乡。

   在梦中,他见到了早已仙去的皇觉寺主持高彬法师,并与之进行了一番交流。

   将内心的烦闷向高彬倾诉之后,朱元璋恭敬的问道:“请问法师,咱究竟该选谁继承这江山社稷?”

   高彬法师笑道:“这不难选啊!谁能守住这万里江山,便传给谁罢了。若你传给一个守不住江山社稷的人,那你朱家王朝岂不是要二世而亡?”

   “这——”

   就在朱元璋刚要追问之时,高彬法师笑着化成了一团清气,消散不见。

   “法师!”

   梦中的朱元璋大喊了一声,随即猛然醒来。

   刚一醒来,他就立刻打了一个喷嚏,接着便有清鼻涕从鼻孔流出。

   对于自身出现的轻微症状,朱元璋并没有太在意,因为眼看着就要过年,需要他这个皇帝出面和应付的事太多了。

   而且等过了正月之后,他还得监督礼部等衙门筹备懿文太子朱标的下葬事宜,哪里会在意这轻微的风寒?

   数日后,朱棣信守承诺,以长子朱高炽素有脚疾为由,奏请朱元璋册立天资聪颖、容貌甚伟的次子朱高煦为燕王世子,但朱元璋留中不发。

   朱棣对此感到失落,却并不恼怒,只因这个结果在其意料之中。

   朱元璋何等人物,岂能不知朱棣此举另一层用意是试探他这个皇帝对“废长立幼”的态度,若他同意立朱高煦为燕王世子,那么就等于变相的向百官表态他有意立朱棣为新一任太子。

   为此,朱棣还宽慰了一番朱高煦,道:“年关已至,你皇祖爷爷政务繁忙,大概是没顾得上批阅奏本,等年节一过,应该会批答下来。”

   “皇爷爷圣明,爹的请求他老人家必会准许。”

   朱高煦一语双关的回答,正好说到了朱棣的心坎上,这让朱棣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数日后,洪武二十六年的元旦(春节)如约而至,但因太子朱标病逝不久之缘故,此次节日一切从简。

   再加上朱允炆此时还在卧床养病之中,朱元璋心情低落,取消了许多祝酒的环节。

   或许是考虑到朱标因病而崩、秦王朱樉骤然崩逝,朱元璋在家宴上特别告诫晋王务必起居有度,休息身体。

   晋王朱棡比秦王晚两年出生,今年三十六岁,多年戎马生涯,锻炼出了较好的身体素质,但却也落下了许多病根。

   再加上他好勇斗狠,嚣张跋扈,得罪了不少晋地官员,更是祸害了很多良家百姓。

   朱高煦特别理解朱元璋的心情,当年晋王朱棡就封太原途中,鞭打过其厨师,后来又数次以奔马缚人,车裂之。

   那时若不是懿文太子朱标从中调护,朱元璋早就废掉了晋王的爵位,将其贬为庶人。

   如今家宴上,朱元璋拉着晋王的手,叮嘱晋王务必保重身体,这让从小就深得朱元璋喜爱与器重的晋王联想了很多东西。

   当年,晋王朱棡就藩前夕,朱元璋诏命其完婚,将开国功臣永平侯谢成之女纳聘为晋王之妻,以谢成为晋府之相,辅佐其婿。

   如此精心安排,足见身为父皇的朱元璋,对其“嫡三子”晋王朱棡关爱有加,期望之高。

   此外,最近数年以来,朝中大将戎边者如颖国公傅友德、宋国公冯胜等,虽位显功高,亦节制于晋王朱棡之下。

   朱元璋给了晋王很大的权力,即“凡出塞征战,筑城屯田,非大事可以不奏(奏报朝廷)而行。”

   而今太子朱标、秦王朱樉病逝,朱允炆体弱多病、朱允熥已死,在这种情况下,晋王朱棡难免会认为朱元璋有意立他为新一任太子,不由得心中暗喜。

   席间,又或者是想到边疆安定问题,朱元璋与朱棣讨论安排了北疆的防务事宜,却是对册立新一任太子之事半字不提。

   晋王虽觊觎太子之位,但有朱元璋在,却不敢造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