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重生朱棣之子

第三百六十二章 朕不搞四等民之制

重生朱棣之子 步惊俗 2108 2024-05-30 14:46

  散朝后。

   武英殿。

   朱高煦端坐御桌之后,内阁众臣分坐殿内左右两旁。

   康平侍立在御桌右下角,他的面前摆放着一张桉几,桉几上是厚厚一叠奏报。

   “念。”

   朱高煦先是看了一眼内阁七臣,然后目光移向康平,朗声吩咐道。

   “是。”

   康平躬身道。

   随后,他开始一本一本的唱名。

   “臣贤义王捏烈忽,弹劾御史于谦夺民为妾,残害百姓事。”

   魏国公徐辉祖闻言,眉头不由得一皱,就连蹇义、夏原吉等老成持重之大臣也脸色耷拉了下来。

   他们皆没有想到,归附大明,成为大明臣子的贤义王捏烈忽竟然会弹劾于谦。

   就在众内阁大臣满心疑惑之时,康平仍继续往下唱名。

   “臣陕西、辽东监察御史于谦弹劾贤义王捏烈忽妨碍修建有线电报,激起民变事。”

   “臣贤义王捏烈忽弹劾御史于谦私设公堂,威逼地方官员,强占民田,强行推倒民宅事。”

   “臣陕西、辽东监察御史于谦弹劾贤义王捏烈忽纵容私仆行凶作恶,打死百姓事。”

   “臣贤义王捏烈忽弹劾御史于谦怂恿官兵侵占民宅,殴打归附民事。”

   康平唱到这里,朱高煦抬手示意其停下。

   随后,朱高煦问道:“诸卿如何看待捏烈忽与于谦相互弹劾之事?”

   “陛下,为了修建有线电报,于谦已经多次进行拆迁之举,此次他一次性拆迁一万多户,影响甚大。可以说,修建有线电报,已经成了乾熙朝目前为止的第一扰民之事。捏烈忽虽然被安置在黑水城,可宁夏、榆林、大同等地,却安置着数以万计的归化民,他们之间互通书信,也在情理之中。捏烈忽为归化民说话,也是有情可原。”

   夏原吉出言道:“老臣觉得,臣子急于事功,闹出事端来,却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当务之急是把拆迁之民安顿好,无论是归化民,还是原居民,亦或者移民,都要安抚好,以防生事。”

   “陛下,贤义王捏烈忽这么闹,等于是不识大局。”

   魏国公徐辉祖接话道:“不过,拆迁安置银本该由地方布政司及当地知府去发,陕西、辽东两省地面上的百姓,自然归两省布政司管理,轮不到于谦。”

   布政使主要主管一省之行政和财赋之出纳,可通过特旨除授、廷臣推荐、吏部开列具题等方式选任。

   夏原吉反驳道:“此言差矣,这些流民就是因为修路架桥铺设有线电报拆迁而来,所以还是要于谦这个陛下钦点的有线电报事务临时提督大臣来善后。”

   徐辉祖毫不退让道:“治民守土,此乃地方官的职责。于谦这个临时提督,自然专职修建有线电报,若是破了常例,修到哪里就到哪里参与民政,那还了得?”

   朱高煦语气不悦道:“刚才李新等人在朝堂上没闹够,你们难道也准备接着闹?”

   “陛下,依臣看来,眼下并不是争论对错的时候,数万流民还在那摆着,若是处置不当,就会引发灾乱,届时朝廷花再多的银两,也可能无法安抚。至于由谁去负责放发拆迁安置银,臣觉得倒在其次。”

   蹇义连忙开口道:“刚才魏国公与大司徒所言,其实都有道理,于谦和地方官员的职权范围,还请陛下明示。”

   朱高煦默默听完吏部尚书蹇义所言,并没有开口“明示”什么。

   蹇义见皇帝不说话,于是又接着道:“有线电报的铺设范围可不止宁夏、大同等地,若是再让于谦这么一个府一个府的闹下去,别说到乾熙四年,就算是乾熙十年,恐怕这有线电报也修不好。”

   “朕要建立一个庞大无比的盛世王朝,恐怕没有一百年都做不到。朕,恨不得一天当两天过。区区拆迁安置之事,乃是一件小事。不能因为此事,而损害朝廷在百姓面前的威信。”

   朱高煦决定抓大放小,果断开口道:“户部先把拆迁安置银发下去,让于谦负责善后,尽快把流民安顿好。大都督府行文给直隶都督府,让直隶都督府派一个后勤营过去协助于谦为流民搭建安置房屋。”

   “臣领旨。”

   徐辉祖、夏原吉两人齐声道。

   “陛下若是只降一道令旨,此事未必能够立竿见影。臣认为,以贤义王捏烈忽为代表的归附者权贵,现已经与于谦形同水火,陛下可以派一名钦差,下去督办此事。”

   蹇义顿了顿,再次开口道。

   “你觉得派谁去合适?”

   朱高煦问道。

   “若陛下不弃,老臣愿去。”

   蹇义站起身,躬身一礼道。

   朱高煦大感意外,他没想到蹇义竟然如此支持此事,连忙抬手道:“好!朕再从京军抽派一个屯的兵力,充当你的仪仗,再让后期营陪你一起去。”

   “臣遵旨。”

   蹇义躬身领命道。

   待蹇义坐回原位,朱高煦看了一眼康平,道:“把东西发下去。”

   “是。”

   康平躬身行礼,接着将他面前桌子上将誊抄的于谦及刘伦密奏,给内阁六臣(李景隆在草原),人手发了一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