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重生朱棣之子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明史上第一位督公(上)

重生朱棣之子 步惊俗 2174 2024-05-30 14:46

  次日

   早朝。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七日贸易刚结束,奏本就上了一堆。诸为臣工纷纷表达真知灼见,让朕目不暇接。”

   朱棣面带微笑,望着御桌上一堆堆的奏本,感叹道。

   “为官者,居其位而无其言,君子耻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当是为臣者的本分。现在咱们说七日贸易,谁有感悟,皆可以直抒胸臆,大明不以言获罪。”

   他说到这里,目光落在朱高煦身上,接着道:“太子,你先说。”

   “是,父皇。”

   朱高煦躬身道。

   “本朝在京师开贸易先河,番商们自然喜不自禁,许多番商直后悔运来的货物太少。因为这样一来,从我大明运回去的丝绸与瓷器也就少了。尽管如此,那些番商的船上还是装满了丝绸、瓷器等货物。”

   “海外番商把货卖掉换成了钱,又拿钱从大明商人手中购买丝绸、茶叶、瓷器,大明商人也赚到了钱,可谓是互惠互利。”

   “此外,那些诸国贡使所带的私人货物也都有收益。”

   朱棣接话道:“贡使赚钱,于公于私,都不虚此行。”

   朱高煦知道,后世现代国家的实力,以财政为首要,有了钱,才能发展军事、开启基建。

   “还有,儿臣赦淇侯管家无罪,朝中大臣得知之后,看见了机会,纷纷效仿淇侯的做法,让家人将折俸的番货,拿到市场上去抛售,眼下只有极少数人还在观望,怕沾上铜臭味。”

   朱棣颔首道:“此事你做得对。”

   随后,他望向文官班序队伍里靠近殿门的内阁顾问胡广,问道:“胡广,你在举薪司提领的番货也卖掉了么?”

   “没有。”

   胡广躬身道。

   朱棣问道:“是怕背上贪财逐利的恶名?”

   “陛下,如今臣工们抛售番货如火如荼,价格一路上涨,微臣想看看再说,等到奇货可居,微臣定能卖个更好的价钱。”

   胡广恭声道。

   “没看出来,你这位内阁顾问,还是个精明的商贾。”

   朱棣抚须笑道:“番货折俸,看来是件好事。”

   接着,他的目光落到淇侯丘福脸上,点头道:“淇侯,你怎么看?”

   丘福躬身道:“陛下,臣前些天随太子殿下亲眼看见会同馆前的市场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京城的几座城门口,全是运送番货的大车和骡马,估计再有半个月,大明各个布政司的街头巷尾,也都有番货可卖了。”

   “说的好啊!百业兴,国运正。百姓富足,天下太平。所谓盛世,追求的就是这个结果。郑和不仅带回来了番货,还带回来了大明的繁荣。”

   朱棣开怀笑道。

   “陛下,臣有一请求。”

   左副都御史陈瑛出列躬身道。

   朱棣继位之后,北平按察使陈瑛被任命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作为左都御史暴昭的副手。

   “说。”

   朱棣朗声道。

   “七日贸易如火如荼,微臣所领的番货早已销售一空,能不能把明年的俸禄也折成番货,提前支付给臣等。”

   陈瑛恭声道。

   朱棣问道:“你想借七日贸易,再赚上一笔?”

   陈瑛答道:“不是赚上一笔,是狠赚一笔。”

   朱棣笑道:“哈哈,这个狠字用得好啊!朕准了!”

   他说完这话,环视堂上众臣,问道:“还有谁也想提前支取折俸的番货?”

   “臣愿意。”

   胡广第一个站出来躬身道。

   “臣愿意。”

   内阁顾问金幼孜随后出列道。

   “臣愿意。”

   大理寺正卿吕震也站了出来,躬身道。

   紧接着,朝堂之上陆续站出来六成的官员,皆表示了想要提前领取折俸番货的意愿。

   朱棣大手一挥,道:“准了,朕让你们都发点财。”

   “臣等谢陛下隆恩!”

   出列的官员纷纷作揖行礼道。

   一时间,朝堂上君臣相得益彰。

   待此事告一段落,诸臣退回班序。

   朱棣环视堂上众臣,问道:“谁还有事要奏?”

   “陛下,臣有事启奏。”

   方孝孺终于抓到机会,躬身出列,作揖行礼道。

   “讲。”

   朱棣抚须道。

   方孝孺自洪武三十一年入阁之后,虽身兼数职,却做事勤勉,任劳任怨。

   在朱棣推行科举革新之事方面,他积极配合,因为他认为这是太祖高皇帝生前定下的国策,身为臣子,不该反对。

   在朱棣推行开海之策,派遣郑和率领大明船队出海巡洋之时,他也没有反对,因为有起居注证明太祖高皇帝确实同意解除禁海令,朱棣开海并没有违反祖制。

   至于设立金陵女馆,是为了女德教化,他没有理由反对。

   朝廷设置皇家银行、户部商行、惠民医馆、惠民工建局等衙门,都是显而易见的利国利民之政,他更没有理由反对,甚至全力支持。

   再加上这两年,朱棣推行赋税改革,用一条鞭法把繁杂的苛捐杂役归于税银,又颁布永不加赋的旨意,甚至摊丁入亩,彻底把数千年来压在百姓身上的人头税给消灭掉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