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重生朱棣之子

第三百一十章 拆分南直隶

重生朱棣之子 步惊俗 2140 2024-05-30 14:46

  次日。

   早朝。

   奉殿。

   朱高煦升座之后,接受群臣参拜。

   礼毕,文武臣依次分班序站好。

   朱高煦把目光落御座左方的子朱瞻域身,沉声:“宣旨。”

   “儿臣得令。”

   朱瞻域先转身朝着朱高煦施了一礼,然后回身行至丹陛之,面朝群臣稳稳站立。

   与此同,两名司礼监的年轻宦官躬着身,一左一右从旁边的角门现,行至朱瞻域身侧。

   左边的宦官卑躬屈膝的向朱瞻域递一圣旨。

   朱瞻域缓缓展开圣旨,高声宣读:“奉承运皇帝,制曰:调兵部尚书齐泰任贵州巡抚,九日后启程赴任,命兵部左侍郎陈洽代理本部尚书之职权。钦此。”

   兵部尚书齐泰、兵部左侍郎陈洽走班序,躬身作揖行礼:“臣齐泰(陈洽)遵旨,谢吾皇圣恩!”

   吏部尚书蹇义等参加了推举六省巡抚选的臣闻言,皆暗暗吃了一惊。

   没料到朱高煦竟然会把堂堂的兵部尚书调担任一省巡抚。

   由此见,齐泰到任贵州之后,必定会动作。

   等群臣议论此事,朱瞻域见齐泰、陈洽领旨后退回班序,接着把手圣旨卷起,还给了左边的宦官,随即侧身拿起右边宦官奉的第二圣旨。

   就群臣瞩目之,朱瞻域再次展开圣旨,高声:“奉承运皇帝,诏曰:改浙江省为江东省,原辖区变;湖广以洞庭湖为界,拆分为湖南、湖北两省;拆南直隶为淮西、淮东两省。”

   “淮西省辖凤阳府、庐州府、安庆府、池州府、宁国府、徽州府、平府等七府之地。淮东省辖应府、淮安府、苏州府、扬州府、常州府、松江府、镇江府等八府之地。原南直隶州徐州划归淮东,除州、州、广德州划归淮西。钦此。”

   朱瞻域宣读完第二圣旨,本以为群臣会施礼领旨,然而殿内群臣之竟忍住低声喧哗了起。

   “拆分湖广就罢了,拆分南直隶么的事,等作为陛的侍从顾问竟然事先毫知情。”

   似乎解缙的声音。

   “南京还礼、刑、工三部,拆了南直隶,如何安置原先的官员?”

   好像黄淮的声音。

   “兹事体,南直隶能说拆就拆啊!”

   概曾棨的声音。

   “……”

   朱高煦听着众臣里细微的喧哗声,微微侧目,向侍立侧的康平使了一眼色。

   康平瞬间领悟了朱高煦的意思,立马走台阶,狠狠用力甩了一手的拂尘,朝着殿内众臣声呵斥:“奉殿,岂容喧哗?还肃静!?”

   一刻,吵杂的声音顿消失。

   “臣等遵旨。”

   吏部尚书蹇义、礼部尚书于彦昭、户部尚书夏原吉等六部九卿,以及众武臣皆躬身行礼。

   其文臣见六部高官已经奉旨,知拆分南直隶的局已定,而且朱高煦身为子,一言九鼎,断无收回成命的能,于纷纷领旨。

   无论原的历史,还历史被改变以后,总之洪武、永乐年间,明朝的武臣除非得到皇帝准许,否则能妄议朝政、插手政事。

   同样,文臣也能插手军事。

   换言之,只明皇帝了旨意,那么明的武官就唯奉旨一条路以选择,否则就抗旨、抗命、意图轨!

   所以,即便些武官理解朱高煦为何么做,但仍然像蹇义、于彦昭等六部九卿一样选择了遵旨。

   洪武年间,明本土省级行政区划,除了直隶之外,还浙江、江西、湖广、陕西、山东、山西、河南、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十二省。

   朱棣退位,明本土省级行政区划较之洪武年间多了六,分别北庭、安西、蒲昌、辽东、贵州、交趾。

   朱高煦改浙江为江东,拆湖广为湖南、湖北,拆南直隶分为淮西、淮东,乃为了顺应代的发展,并非标新立异。

   永乐十三年,朱棣正式迁都北京,改京师为南京,直隶改称南直隶。

   同,朱棣为了安抚南京百姓,以及减轻都城迁徙的压力,特地保留了六部之的礼、刑、工三部,但均加“南京”二字。

   南京礼部理论负责南方海外藩国的朝贡事宜,朱棣早就将一职权剥夺,授予给了京师礼部。

   故而,其最终沦为了只负责每年专职祭祀朱元章孝陵的衙门,压根没多职权。

   南京刑部原则负责南直隶地区诸司、公侯伯府、京卫所的刑名,相当于南直隶的提刑按察使司。

   但朱棣迁都后,南京的公侯伯绝多数都陆陆续续搬迁到了北京,留守司等诸司触犯明律法,南京刑部也没终审权,也得押送北京。

   以说,南京刑部只一形式的刑名衙门,职权限。

   至于南京工部,除了负责南京城南京皇陵、宫殿的维修以及南直隶各地的营造,还同管辖着全国最的龙江造船厂,南京礼、刑、工三部之油水最的衙门。

   然而,实际朱高煦的“微操”之,南京工部的许多官员,多从北京工部派遣的兼职员。

   永乐期以,仅南直隶的赋税便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一,考科举榜数占三分之一以。

   随着经济发展,倘若后世南直隶现了割据势力,那么该割据势力便利用其独特优势,以一隅之地硬抗朝廷,让明伤筋动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