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1805

第四九七章 大明的武装力量

大明1805 王子虚 2153 2024-05-30 14:46

  朱靖垣在工部停留了一下午。

   制定了未来十年的半导体技术发展规划。

   会议进行到最后,朱靖垣专门下令,在工部下设一个“半导体司”。

   专门负责计算机和相关设备研发,研究进度定期向自己直接呈报。

   会议结束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朱靖垣直接回了后宫。

   第二天上午,朱靖垣来到文华殿,主持了第一次日常状态的早朝。

   昨天的早朝具有一定的仪式性质。

   是朱靖垣作为皇帝自己召开的第一次早朝,所以放在最为正式的奉天殿举行。

   以后的早朝就是日常事务了。

   与军事无关的事务,通常会在文华殿举行,军事相关的者放在武英殿。

   第一次在文华殿早朝与第一次在武英殿早朝,同样也都是有一定的仪式性质的。

   所以今天的礼仪也都是比较完整,然后处理的事情就简单了。

   登基大典之前,朱靖垣不准备对朝政大动干戈。

   今天朱靖垣也确实没有安排什么新的大事。

   接受了几个刚刚赶到京师的外地官员的朝拜,然后下发了已经确定的任命圣旨。

   对需要自己确定的事情现场做了个简单的指示和要求。

   文华殿的早朝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就结束了。

   然后朱靖垣带上林则徐和牛鉴,以及军械部尚书李锐,摆驾去武英殿。

   武英殿的军机大臣们,中军都督府的都督和督军们,锦衣卫的都督和督军们,东西厂的都督和督军们,都已经在这里候着了。

   朱靖垣首先在大殿之中落座。

   现场的将领和军机们站在大殿中间,一起行礼山呼万岁。

   朱靖垣抬手赐他们所有人就坐。

   接下来中军都督府总督军的朱简烣出列,向朱靖垣呈报大明武装力量概况报告。

   林则徐接过朱简烣的报告,放在朱靖垣面前的御桉上。

   朱靖垣翻开文件,大致看了几个主要地方。

   大明目前的武装力量总人数大约在一千五百万出头。

   不过武装力量不等于军队。

   大明的正规军,包括五军都督府和皇庄在内,所有的陆军、海军、空军人数加起来大约一千万人左右。

   三个军种的比例非常均匀,都在三百万人出头的样子,这也较契合大明的情况。

   大明的海域非常广阔,所以海军要足够强大。

   特别是过去的几年里面,大明实际上在大规模的建设海军。

   大明掌控的领土同样广阔,陆军当然同样不能缺少。

   而且陆军是大明的传统军种,是理所当然的老大哥军种。

   空军是最近十几年新兴的军种,早期大部分人员都是从陆军转来的。

   但是空军的规模增长的速度非常快,如今已经是实实在在的三大军种之一了。

   除了正规的海、陆、空三军之外,大明的锦衣卫、东西厂的人员,总共也有五百万人。

   这五百万人中绝大部分都是锦衣卫系统的人员。

   大明的锦衣卫囊括了后世的治安、警察、狱警、交警、海警、税警、特警等等功能。

   其中有超过一半都算不上是专业的武装人员。

   名义上所有人都属于锦衣卫,实际上超过一半人员属于地方各个衙门。

   实际上由锦衣卫总部直接管辖的人员大概有两百万人。

   这两百万就是在各地维护治安的警察,以及负责处理突发安全事件的特勤人员了。

   按照朱简烣的报告,大明武装力量在过去的十五年里面完成了一轮全面的装备更新。

   突击步枪和冲锋枪已经全面取代了传统的步枪和骑枪。

   陆军方面已经用机动车全面取代了骆马,仅剩少量交通不便地区仍然有巡逻骑兵。

   还拥有各类装甲战车、机动步兵车、自行火炮等机械化战车八万余辆。

   海军方面已经服役的主力舰总吨位已经达到了三百万吨。

   除少数在特殊地区巡防护卫的传统主力舰,以及少量属于测试性质的主力舰外,绝大部分为主力舰都是新锐高速主力舰和航空母舰。

   新锐高速战列舰中,有四万吨级十六艘,六万吨级八艘,八万吨级两艘。

   合计总吨位一百三十三万吨。

   航空母舰中,有四万吨级航母二十四艘,六万吨级八艘,八万吨级两艘。

   合计总吨位约一百六十六万吨。

   二十四艘四万吨级航母中,有八艘实际为两栖攻击舰,其他十六艘安装了蒸汽弹射器。

   还有各型巡洋舰总计两百余艘,合计总吨位两百多万吨。

   各型驱逐舰总计八百余艘,合计总吨位约两百多万吨。

   最后还有三百多艘潜艇,合计总吨位四十余万吨。

   所有作战舰艇总吨位约七百四十万吨。

   算上补给舰等各类辅助舰艇,总吨位已经超过了一千万吨。

   同时,造船厂里面还有六艘八万吨级的航空母舰。

   空军方面拥有各型飞机总计十万余架。

   其中作战飞机六万余架,包括战斗机两万余架,轰炸机四万余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