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1805

第四六八章 众矢之的

大明1805 王子虚 2126 2024-05-30 14:46

  大明皇帝朱简炎,对自己的父亲太上皇朱仲梁的作为,本来就是有心理准备的。

   朱仲梁的要求送到朱简炎面前的时候,朱简炎正在京师紫禁城文华殿里面,主持讨论票证制度在全大明的推广方案的会议。

   看到朱仲梁发来的消息,朱简炎马上也出离的愤怒了。

   朱靖垣原本坐在会议桌的前端,看了电报纸之后直接站了起来。

   周围的官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皇帝站起来了,其他人也不敢继续坐着了。

   官员们刚刚站起来,就听到皇帝直接咒骂了一声:

   “这帮贪得无厌的蛀虫!”

   朱简炎今年已经五十六岁了,与朝廷上最年长的官员差不了几岁。

   现在已经当了十一年皇帝,威严已经完全建立起来了。

   一群官员听到这声咒骂,差点当场就跪下了。

   所有人都在心中揣测,那张电报纸上到底写了什么。

   现在整个大明……整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能够让大明皇帝如此愤怒的?

   某个地方出现了重大的贪污、腐败或者偷税漏税事情吗?

   不得不说,大臣们猜的基本上正确。

   现在这个世界上,能让大明皇帝如此愤怒的事情,就只剩下那么有限的几项了。

   然后他们就看着皇帝拿着那张电报纸,猛地转脸看向现场的大学士:

   “拟旨,责令全天下所有银行,即日起停办一切与婚配相关的贷款。

   “所有办理过相关业务的银行,即日起全部停业整顿,配合税务机构清查过往所有相关类型的贷款业务,追回有偷逃税款嫌疑的贷款,追缴所有偷逃的税款。

   “大明皇家银行、税部、刑部、东厂、锦衣卫联合组织偷逃税款缉查小组,调查民间的大额贷款和资金流,调查所有偷逃税款行为,追缴偷逃的税款。

   “立刻着手修改税务律例,在大明境内的任何人以及处于任何地方的任何大明人,以任何形式从任何人手中获得的任何收入,都要统一缴纳个人所得税。

   “删除原有律例中所有可以少交以及不交所得税的例外情况,包括有任何关系的亲属之间赠予的财物,包括从去世或者在世亲属哪里继承获得的任何财物。

   “相应律例修订完成并颁布实施之前,全天下所有衙门停办所有亲属之间的涉及到价值超过一百银钞的资产过户手续。”

   朱简炎这一连串的命令,大体上是朱仲梁提的那些要求,不过有了更加准确的说明。

   现场的大臣们,听到开头几句话的时候,就都明白自己猜对了。

   真的有人敢偷逃税款,竟然还用的是婚配相关的手段。

   有些大臣是惊讶和好奇,但更多的大臣已经开始恐慌了,不好的预感迅速蔓延看来。

   皇帝早就想要征收亲属之间赠予的所得税了。

   只是这个税显然是违背全大明所有拥有一定资产的上层人的利益的。

   所以从官方到民间,所有人都站在东方传统道德的制层面,站在人伦大义的层面反对。

   这是神州传统的绝对的政治正确,就算是世祖皇帝也很难颠覆。

   对收税有执念的大明皇帝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想法。

   但是现在,有人利用婚姻来避税,这就是把反对收这个税的大旗给扯烂了。

   皇帝考虑传统道德和人伦大义的现状,没有强制征收这部分税款。

   结果这帮人却不知好歹,竟然利用这个方法来逃税。

   那现在皇帝就有了强制征收的理由了。

   所以,到底是哪里来的蠢货干了这种事情?关键是还被发现了!

   大臣们的不好的预感很快就变成了现实。

   朱简炎后面的几条命令,让现场所有的大臣都听愣了。

   这不仅要对亲属之间的赠予收税,还要对继承遗产收税啊,这实在太离谱了!

   先不管到底是哪个家伙干了这些事情,现在关键的是把这些命令拦下来。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九卿中的冢宰汪廷珍:

   “陛下息怒,息怒,到底是什么事情,让陛下如此大动肝火啊!”

   朱简炎直接让秘书把电报递了过去:

   “你们自己看!”

   汪廷珍双手接过来,用最快的速度扫了一眼,然后心中就暗道一声“苦也”。

   电报上除了太上皇的命令,还有太上皇发现的事情的简单介绍。

   汪廷珍看完之后就直接闭上了眼睛,把电报传给了身边的其他官员。

   电报在现场传阅一遍之后,在场的官员的表情都有种绝望感。

   同时,还有难以遏制的愤怒,如果不是当着皇帝的面,他们可能都要跳脚骂人了。

   当然,他们想骂不是太上皇和皇帝,而是苏州府的那些官员和银行以及那些商人。

   首当其冲的肯定是姑苏钱庄以及钱丰、王宝庆、刘玉栋等直接涉事人。

   把婚姻大事当成交易,当然是违背大明的道德的。

   这种行为当然也是在钻律法的空子。

   逃税更是触碰了世祖皇帝时代立下的绝对禁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