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1805

第四三二章 仪式感是很重要的

大明1805 王子虚 2132 2024-05-30 14:46

  朱简炎看完了朱靖垣的报告,对其中的两栖攻击舰部分很感兴趣。

   大明的军事参谋结构,平时也会制定和讨论各种作战方案,这本来就是参谋机构的任务。

   目前和以后的大明可能实施的最大军事行动,毫无疑问就是对泰西本土的征服了。

   从陆地上打穿奥斯曼和露西亚,从而进攻泰西本土的方案,各方面的可行性都太低了。

   因为露西亚仍然有着堪称庞大的腹地,奥斯曼的腹地同样不小而且有着地形非常复杂。

   再加上作为缓冲的西鲜卑公国的存在,都会让作战行动完全没有任何突然性。

   反而是从墨洲北部出发,从克里特等大秦海岛屿出发,向泰西大陆发起登陆作战的方案的可行性要稍微高那么多一点。

   所以两栖作战武器就非常的重要了。

   朱简炎看完了报告之后,就把其中关于未来战舰设计规划的部分,关于两栖攻击舰等新战舰设计思路的部分,都单独拿了出来。

   让秘书多复印几份,分别送去给海军部、陆军部、空军部、军械部、军机处、都督府。

   让相关的人员各自学习和思考两天,再集中起来开会讨论。

   两栖作战实际上是三军协同作战,不是海军自己的事情。

   朱靖垣提的虽然主要是造舰计划,但是其中同时涉及到了两栖作战车辆,还有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等各类军用飞行机器。

   让他们参考朱靖垣的这些规划和建议,调整未来的战舰设计和建设规划,让海军、陆军、空军未来的装备研发互相配合迁就。

   不过无论如何,今年开工的战舰,都已经不会再修改了,仍然按照原计划建设。

   从明年开始,新的战舰和设备,才会有新的设计应用。

   朱靖垣在处理本地当地事务的同时,也会定期通过电报和电话,跟踪包括两栖攻击舰在内的新战舰的设计和建造计划,并在需要的时候提供建议和参考。

   朱靖垣亲自主持的,在江户、奈良、朝鲜方面改革,总体上还是比较顺利的。

   各级衙门在安康七年五月份的时候,就组织了第一场大规模的通识考试。

   三地本来就是高度明化的地区,关键传统土着已经基本消失了。

   实际参与考试的人员大部分都是混血儿。

   他们从小就生活在纯明式的环境中,朱靖垣制定的考试内容根本就难不倒他们。

   所以第一次正式考试的通过率就超过了百分之九十五。

   剩下的极少数没通过的人员,基本因为各种各样的违规,被考官给强行判了不通过的。

   正式的考试结束,结果统计上来之后,江户布政使陈建来到朱靖垣的办公室,向朱靖垣报告了大致的情况然后做最后的请示。

   朱靖垣看完了陈建准备的简单说明文件,然后非常满意的轻轻点头说:

   “不错啊,不愧是最贴近咱大明本土的地方,也不愧是历代祖宗教化了几代人的地方。”

   倒是陈建稍微有点担忧:

   “殿下,这通过率会不会太高了?下一次考试要不要加大难度?”

   朱靖垣有些疑惑的反问:

   “为什么要加大难度?我之前不是讲过了吗,这种考试的目的过滤,而不是筛选。

   “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所有人全都通过,所有人都拥有通识考试合格证。”

   陈建有些纠结的说:

   “属下还记得,殿下之前就说过了,但是属下还是有些疑问。

   “既然目的是要所有人都通过,为什么还要组织考试,而是直接发证明?”

   朱靖垣听到这个问题稍微愣了一下,不是被陈建难倒了,而是在考虑该怎么解释:

   “这样……这场考试,可以当做是一场仪式。

   “参加考试的人,就是认同大明的人,想要成为大明人的人。

   “通过考试的人,以后就是大明人了。

   “发证的时候不是有个环节吗,领取证件的同时,他们要公开宣誓效忠大明皇帝。

   “仪式感是很重要的事情。

   “没有公开宣誓效忠,背叛的时候就没有心理压力,特别是那些身份本来就模湖的人。

   “再换个角度考虑,接受考试并通过考试的人,就都是自己人。

   “没有通过考试的人,在某种程度上会成为外人。

   “我不希望有大规模的外人存在。

   “在这个过程中,对自身的归属有异议和犹豫的人,会被转化成彻底的大明人。

   “我说的就是那些没有大明人户籍的混血儿。

   “如果我要求直接废除户籍制度,或者将江户和奈良的和族,朝鲜半岛的朝鲜人,都直接纳入大明国族范畴,遭遇的阻力肯定会非常大的。

   “这个阻力来源不只是朝廷制度,也来源于普通大明百姓,甚至来源于和族混血儿自己。

   “大明目前还没有完全废除奴仆制度,和族是可以选择在海外当贵族的奴仆。

   “混血和族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都会被认定为和族的。

   “与此同时,朝廷直接将两族加入大明国族的话,对于他们本身而言印象不够深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