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1805

第三十八章 还不够!

大明1805 王子虚 2071 2024-05-30 14:46

  在朝廷的诡异氛围之中,老皇帝本身却没有多做停留,下了圣旨就继续向现场所有人提问:

   “西海一国范围太小,本来就没有藩王,并不是事实上的藩国。

   “波斯湾西南诸藩情况特殊,而且是撤销了小藩国,又合并成了大藩国,也不是事实上的撤藩。

   “所以需要另外的,真正的撤藩的样板,给所有藩国和敌人看。

   “王爱卿再找几个最应该撤藩的藩国,说说他们的情况和问题,让大家一起帮着出出主意。”

   站在外面的王尚书,以及周围坐着的大臣们,听到这里的时候,都隐约感觉到了皇帝的心思。

   这是要主动和强行推动,尽快开始事实上的撤藩,不允许下面的臣子有任何磨蹭。

   因为大部分臣子们,在撤藩这件事情上,本来就是不积极的。

   只是跟皇帝达成了交易,用皇室开放几个专营行业的禁令,交换所有人接受撤藩。

   如果撤藩的事情拖延到半途而废,这些行业不就是白捡到手了吗?

   但交易的另一方,皇室代表的老皇帝,当然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一天都不允许他们拖延。

   王尚书无奈,只能按照之前的讨论,整理思路回答问题:

   “臣与户部同僚们以为,最应该撤藩者,当属朝鲜、日本、虾夷、琉球等地的藩国。

   “朝鲜诸国乃我大明京师腹地的第二道屏障,日本及琉球诸国乃我大明神洲本土的海上屏障,宛如海上长城。

   “两地诸国本不应设为藩国,盖因其本土人口众多,仁武末年两地总人口近四千万,超过当时大明本土的四分之一。

   “后大明招募两地男子为仆从兵,征战南洋、大食、墨洲、殷洲诸地,购女子为奴婢,入奉大明宗室、勋贵、精英。

   “又迁大明百姓,随藩王前往两地繁衍生息,教化两地土人。

   “如今大明本土人口已经超过三亿,而朝鲜、日本、琉球、虾夷等地总人口数约四千七百万。

   “其中,约一千一百万为大明百姓后裔,两千三百万人为大明百姓与土人混生后裔,一千三百万人为土人。

   “其土人本就心慕大明,又经百年通婚教化,从勋贵、士绅、精英到黔首工人,皆穿大明衣装,说大明雅言。

   “如今两地除非极端偏远之地,不与世交通的山野丛林民间,已经听不到土人言语,亦不知天皇、将军为何物。

   “且其本国藩民体态容貌,本就与大明百姓相差甚小,如今又已然化夷为夏,本可以考虑酌情撤藩。

   “但大明本土有大量的藩民为奴婢,海外有大量的藩民为仆从兵。

   “撤藩后如何安置这些奴仆与仆从兵,乃朝鲜、日本两地诸藩的撤藩难点。

   “其次,则为西海国、吉国(吉布提)、锡兰国(斯里兰卡)、马六甲诸国(马来半岛和新加坡地区)、瀛州国(夏威夷群岛)、北殷雅、嘉诸国(西雅图和温哥华周围,以及加利福尼亚和内华达一代)。

   “以上列国皆为帝国海外战略要冲,或者是海商中转便利之地,本亦不宜设置藩国。

   “但路途遥远,内附之时交通不便,大明百姓移民甚少,土人数量较多,且与大明百姓体态相差较远,故而设为藩国。

   “蒸汽帆船推广之后,大明百姓移民数量迅速增加,如今诸国大明百姓数量,大多已超过当地土人数量。

   “但除西海国之外,土人总体数量仍然为数不少,且教化时间远较日本、朝鲜为短,土人仍然多为不沐王化的野人。

   “撤藩后土人如何安置,是以上诸藩撤藩的难点,户部亦尚未有定论。”

   王尚书说到这里,再次对皇帝躬身,对周围拱手,表示暂时说完了,大家可以提问或者提建议了。

   老皇帝轻轻挥手,示意说了一大段的王老尚书先去坐下休息,然后询问周围的大臣们:

   “王爱卿所言,诸藩国撤藩之难题,诸位爱卿都有何高见,可尽快说来。”

   大臣们都在下面交头接耳,这在仁武朝之前绝对是君前失仪,但是现在是允许的正常行为。

   大部分大臣都是嘀咕着就开始摇头,这事儿不只是他们想要拖延,本身也不是容易解决的问题。

   说是撤藩,其实牵扯到了废奴。

   废奴本身就很麻烦,仁武朝搞过一次废奴,废的是大明国族奴仆。

   那时候用外来的奴仆顶替了,仍然折腾了很多年才妥帖。

   现在这些奴仆的情况,变得比当初更加复杂了。

   单就奴仆的种类就分成了很多种。

   首先是最高级的奴仆,朝鲜婢跟和女。

   她们在所有奴仆中所占并不算多,但是全都是王公贵族、商业新精英才用得起的,这得影响到多少“能说话”的人?

   更何况还有两国的海外仆从兵,难道让他们直接变成大明正兵?

   这就是一个绝大的麻烦事儿。

   其次是缅甸和南洋仆,他们有的是工厂奴工,有的是高门大户院子里的劳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