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1805

第五四零章 合纵与连横

大明1805 王子虚 2134 2024-05-30 14:46

  丹麦王室宣布向普鲁士投降的消息,很快就在整个泰西大陆传开了。

   泰西各界的反应,用一片哗然来形容是丝毫不为过的。

   而在这一片哗然之中,最为紧张和激动的人,大概是奥地利皇室和朝廷的大臣们了。

   奥地利皇帝弗朗茨和首相梅特涅,在返回本土的路上就通过电报联络本土。

   让朝廷的人员去邀请合适的人员前往维也纳,提前准备奥地利帝国各界代表大会。

   两人回到本土的之后,就马不停蹄的直接召开了与奥地利各地代表们的会议。

   在梅特涅的推动下,奥地利用最快的速度通过了成立匈牙利王国的决议。

   奥地利皇帝弗朗茨兼任匈牙利国王,同时建立以匈牙利人为主体的匈牙利议会。

   奥地利帝国更名为“奥地利-匈牙利联合帝国”,简称奥匈帝国。

   弗朗茨建立了一个匈牙利王国朝廷,并向匈牙利本地的贵族授予了大量的重要官职。

   并给予了匈牙利地方政府极高的自治权。

   与此同时,还在匈牙利和奥地利之外的地区,陆续册封了好几个当地贵族担任地方官职。

   同样大规模的向下放权,给予这些贵族极大的自主权。

   普鲁士在征战丹麦的时候,奥地利这边就在大规模的开历史的倒车。

   现在的各国中央朝廷的主流思想就是中央集权。

   削弱地方的自主权,特别是原有的各地封建贵族的权力。

   将一个个中世纪流传下来的小封建领地,融会成为一体的近代国家。

   这种前进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实现起来当然是很难的。

   高度依赖于中央朝廷直接掌握的武力。

   普鲁士是做的比较好的国家,通过实打实的战争摧毁了最强力的地方势力,依靠力量迫使弱小地方势力服从。

   最终可以算是比较彻底的兼并了境内的地方势力。

   奥地利就是做的比较差的了。

   没有使用太多的武力手段,依靠各种政治手段缓慢的渐进式的限制地方权力。

   奥地利各代君主和大臣们努力了几十上百年,才勉强将奥地利拧成了一个勉强像样的现代国家。

   现在弗朗茨几乎是一夜之间把这些努力的结果给扔了。

   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次改革之后,本来就有裂痕的奥地利,再次彻底的碎成了一地。

   但这也确实能给入侵者增加极大的麻烦。

   如果普鲁士面对的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当地的军队都是在同一个体系之中的,相互之间都是有联络的。

   那么普鲁士击溃了一个地方的守军,这些守军溃逃之后很可能引发连带作用。

   很可能会导致临近地方的守军同样迅速溃败。

   与此同时,普鲁士也可以通过一个地方的守军,判断整个奥地利官方军队的战斗力。

   普鲁士一旦正面击溃了奥地利的朝廷正规主力军,那其他的尚且没有占领和进攻的地方也有机会传檄而定。

   现在奥地利碎成了一片。

   普鲁士打败一个领地的守军之后,隔壁领地的守军受到牵连而崩溃概率就大幅度降低了。

   因为他们之间本来就不是一个系统了。

   关键是,就算是俘虏了奥地利皇帝,也很难让全部领地的领主直接投降。

   打败了一个地方的守军,也很难判断其他领地的守军的水平。

   最关键的是,本地的将领和守军保卫本地的土地和城市,战斗意志很可能会比来自全国各地的守军要高很多。

   这样就有机会让入侵者始终陷在断断续续的地方战争的沼泽之中。

   这就是奥地利皇帝弗朗茨和首相梅特涅的意图。

   匈牙利人和其他地方的族群的贵族和意见领袖,有很大一部分是非常乐意看到奥地利朝廷的这种决定的。

   因为奥地利本来就不是一个整体,也没有绝对的主体民族,天生的向心力就很低。

   所以这件事情办的还算是比较顺利。

   不过这种事情是绝对的大事,就算是弗朗茨和梅特涅想要加快速度,也有很多没办法删减的流程。

   有很多必须要明确下来的规则和协议。

   单纯的拟定各种文件就需要很长的时间。

   在这边的会议勉强开完了,开始准备各种册封仪式用的时候,丹麦投降的消息就传来了。

   这直接击碎了奥地利皇帝弗朗茨最后的一丝希冀。

   弗朗茨本来以为,普鲁士既然先对丹麦动手了,那之前与奥地利的嘴炮就可能真的只是嘴炮。

   最起码短期内就只能打嘴炮了。

   普鲁士应该也不会在南北两个方面同时开战的。

   结果丹麦就坚持了两天。

   “仅仅——两天!”

   弗朗茨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满脸惊诧的看着梅特涅送来的汇报文件:

   “这不可能是真的吧?为什么会这样的?

   “普鲁士人就算是开着车,从边界线往丹麦的内陆跑,怎么也需要跑上两天的吧?

   “难道丹麦人完全没有抵抗?还是普鲁士全部用的是空降部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