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夏刑案官

第521章 很有空的凶手

大夏刑案官 蓝鲨不吃鱼 2142 2024-05-30 14:46

  狄映说着,就冲着祖望之拱了拱手,再道:“在这里,还是要特别感谢一下祖大人的细致。

   他不仅详细记录了当时现场的情况,还仔细地画出了、祁明森、祁淳、以及祁蔷尸体的状态。

   也就是伤口的形态。画得非常仔细和明白。

   从祁蔷的那副画面上,本官轻易就能看出:那是被男子的腰带给勒死的。

   众所周知,男子的腰带、要宽于女子的。

   男子腰带上的玉饰缀块、数量也要多于女子的。

   其硬度、也要高于女子的。非常容易辩认得出。

   而男子腰带上的玉饰,其实也是分身份和地位的。这儿就不一一缀述了。

   只说留在祁蔷脖颈上的印痕,就不难发现:那是一根五品官员才能佩戴的腰带。

   玉饰块状痕、是三块。

   这个数量、代表着他们的身份和地位,但并不代表着、只能穿官服的时候用。

   平时,他们着便服时、腰带上也习惯性地会缀有同等数量的饰物。大部分男子、是不会在意这些小细节的。

   但凶手对这个的忽视、就让本官将视线、锁定在了与祁蔷有染的师风华身上。

   为什么这么说呢?

   此前本官有说过、那座宅院内、留得有师风华的字画。

   但本官又说过、凶手清理过了宅院里所有第二人的痕迹,就只保留了祁蔷存在过的痕迹。

   很矛盾是吧?听糊涂了是吧?

   别急,听本官慢慢说。

   师风华的字画,是在宅院的暗格中找到的。里面,除了他的字画、还有他写给祁蔷的一些情信。

   包括他俩婚前接触时来往的情信。

   这些物什的存在、都在说明:那个暗格、只有祁蔷自己知道。

   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很容易推理了对吧?

   将目光锁定在师风华身上之后,再通过大量的走访和排查,本官就已能确定:师风华就是杀害祁蔷的真凶。

   凶器,现在还在他的腰上拴着的呢。”

   狄映说着,指了指师风华的腰带。

   不等师风华遮掩,众人就已看清、上面缝缀着有七块玉饰,除了中间最大的一块玉扣之外、左右两边、各有三块,比较稀疏。

   而狄大人腰间的、左右两边是六块。比较密集、是成串儿的。

   众人一边看、还一边低头瞧瞧自己的、还顺手摸了摸。

   除了围观听审的百姓们之外、其余的都是官员,就连衙差们、腰间也有一块。

   只是大小不同、数量不等、材质有差异而已。

   就在大家想着腰带的事情之时,谢净已经一扇子、挑下了师风华的腰带,再用手取下来、递给了自家的大人。

   狄映接过来,反复细看了一番,再递给了祖望之,示意其传看下去。

   狄映再道:“看到了吧?这条腰带的内里、还有一些细微的深褐色残留物。是什么呢?

   是血迹。应该就是祁蔷突然被勒、抓自己的脖子、抓凶手时、无意中给留下的。

   凶手没有注意到这些。而腰带并不是常常会清洗之物、且那微末的血迹残留在布缝之中,故而就有了留存。

   再说到凶手行凶时的现场情况。

   当时的祁蔷、是呈现出放松的、没有戒备的姿态的。

   那么,祁蔷与凶手之间的关系、就一定很熟悉。

   凶手在勒死祁蔷之后,还有大量的时间、不慌不忙地为其穿衣、梳发、整理宅院内自己曾留下过的痕迹。

   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自己有时间、有空。他清楚这一晚、不会有人来这里打扰和发现他。

   而本官查到的结果:祁蔷只有师风华一个情人。

   师风华,你还想说自己是被冤枉的吗?”

   师风华垂下了脑袋,却死死抿着唇角,一言不发。

   只是虽然不认罪、但也没有再大喊着冤枉了。

   只流着眼泪,让眼泪一滴滴地掉落,看起来仍是一副可怜至极的老实人模样儿。

   看得狄映就冷“嗤”了一声。

   他扫了师风华一眼,然后再道:“再来说说宁平郡主樊澜的死吧。”

   众人听得回过了神来。

   对喔,还有樊澜的死。

   可她不是被她的亲姐姐樊可给谋害的吗?怎么还要说呢?

   对了,好像狄大人在一开始就问过:师风华是不是有谋害其妻?

   那这樊澜、到底是怎么死的啊?到底是谁杀的啊?

   难道是师风华和樊可又有私情?俩人谋串着联手杀了樊澜?

   可到底是为什么呢?

   樊可的行凶动机是说清楚了的,但师风华的呢?樊澜是师风华的金主吧?他杀祁蔷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金主吧?

   怎么又突然对金主下了杀手?难道就是因为不想要樊澜肚子里的自己的孩子?

   那随便使点儿手段、打掉就是了啊,何必非得要杀人呢?

   那时候,他俩的恩爱程度、是令世人皆都羡慕不已的。樊澜死后、师风华也真的是数次寻死,世人皆看得见其的伤心悲痛的。

   那绝对不可能是做得了假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