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从汉末开始一统天下

第30章 卧龙冢虎斗韩奎

  “在下河北士子韩奎,听小兄弟所言,莫非已经拜官封爵?”

   那韩奎看着年纪十五六岁,身后却跟着一群来自河北的士子,眼中不屑之意溢于言表。

   刘辩自然不会为了他而揭破自己的身份,索性让荀彧去处理。

   “在下颍川荀氏士子,这位乃是族弟,些许戏言,切莫挂碍。”

   荀彧彬彬有礼,表明身份后,那韩奎明显愣了愣,便不再多说什么,带着身后士子走开了。

   主台之上,作为创办人的许劭拉着蔡邕的手,示意大家静下来。

   “此次月旦评,许某有幸邀请到蔡大人前来开幕,望士子们踊跃参与。”

   许劭说罢,便把主位让给了蔡邕。

   蔡邕望台下扫了一眼,瞬间便发现了刘辩几人,但神色很快便恢复如常。

   “今日月旦评相较往昔,有些特殊,诸位都知道当今陛下受光武先帝教养,文政军事皆是博采众长。”

   “月旦评本就是为朝廷选贤,所以今日的题目也该是想陛下所需的。”

   蔡邕说罢,满堂喝彩,没有一人反对。

   “今日第一场,要比策论,方向是当今朝堂与诸侯的关系及应对方法。”

   蔡邕看着女儿给自己写的题目,心中长舒一口气。“蔡琰这丫头,从小古灵精怪,还好并不是什么奇怪的题目。”

   蔡邕说罢,便将主位从新交给了许劭,自己则坐到了一旁,开始等待评鉴士子策论。

   “台下士子,那位先来?”

   许劭望着人流问道。

   “奉孝,何不上台一比?”

   刘辩用手肘戳了戳郭嘉,笑道。

   “陛下,臣已得天恩,何必平白占了他们的机会呢?”

   刘辩与郭嘉谈笑间,已有士子上台开讲。

   “在下,荆州黄安,私以为,当今天下,虽有攻伐之事,但无外乎天灾人祸四个字,只要陛下奉行仁政,以仁义治天下,必能让诸侯归心,让大汉永昌。”

   黄安说罢,台下掌声雷动,许多士子皆觉得他说的十分中正,虽然没有加分项,却也附和当今的主流价值观。

   而刘辩等人却是满脸的失望之色,并未鼓掌。

   “果然啊,文若。奉孝之才,不是什么人都能比拟的。”

   “荆州黄安,乙下等。”

   随着许劭和蔡邕讨论完毕,黄安满心欢喜地走下了台,立刻便被一群穿着锦衣华服的商贾包围。

   而最靠近许劭与蔡邕的两部马车中,却无人下来。

   很快,第二位士子便走上了台前。

   “在下西凉马波,私以为,陛下以大将军为西凉太守,有些枉顾西凉民情,其一大将军虽然功勋卓着,但不解西凉民情,若是陛下指派当地望族名士辅佐大将军,西凉军民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马波说完,场下士人陷入了沉思,相比于先前的空话,明显他的发言更切合主题,更容易实操。

   “西凉马波,甲下等。”

   许劭与蔡邕几乎是立刻便给了评价,并且蔡邕立刻拉住了马波,开始交谈起来。

   “此人倒有些见识,不过西凉马氏说出此话,颇有求官之意。”

   荀彧看着刘辩缓缓说道。

   “嗯,此事倒也可行,不然以舅舅的执政水平,朕还真有些担心,张让将此人策论记下。”

   刘辩对马波的毛遂自荐并不在意,手中的棋子自然是越多越好的。

   “在下河北韩奎,私以为,袁逢大人虽有同董之行,但陛下亲手杀害四世三公的元老,却也有些欠妥,正是此举,才埋下了二袁不安定的种子,若是陛下能调和阴阳,不连坐,不降罪,以陛下天威,二袁该俯首归心才是。”

   韩奎正欲继续说下去,却被两道异口同声的稚嫩声音打断。

   “此言大谬!”

   刘辩寻声望去,一人粗衣常服,一人虽服装不显其华贵,可腰间玉佩至少说明他是世族之子。

   “两位请上台一论。”许劭拱手,将那两个孩子请上了台前。

   “在下京兆尹之子,司马懿。”

   略小的孩童开口说道,观其年岁,甚至比刘辩还小个几岁。

   “在下南阳诸葛亮,师从水镜先生司马徽。”

   较为年长的孩子,比刘辩大了几岁,约莫与赵云年岁相当。

   两人言罢,刘辩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原本的宿敌,此刻将同仇敌忾对着韩奎发难。

   刘辩的神色一闪而逝,却被张让捕捉在心,他立刻记下了两人的名讳。

   “两小儿上来辩日乎?”

   韩奎有些看不起他们,随口嘲讽道。

   诸葛亮看了他一眼,又瞧了司马懿一眼,一拱手率先开口,“袁逢谋反证据确凿,你不言袁氏有罪,却说陛下严苛是何道理?”

   “难道邻人觊觎你家田产,私下联络了山上的匪寇,欲要杀你一家,被你发现后,你还要与他握手言和吗?”

   诸葛亮语速极快,且直指韩奎言辞之中的要点,一眼说罢,立刻得到满堂喝彩。

   “强词夺理!陛下乃是天子,岂能与我等作比较?历代明君,乃至三皇五帝皆是行仁政,施仁术,方能得民心,怎的到你口中,天子杀人便是理所应当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