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神都夜行

第311章 惊天危机

神都夜行 不可不戒 2085 2024-05-30 14:46

  或许很多人认为,什么硝酸之类的名词,放在大唐朝的背景之下太过魔幻,也太过荒诞。

   但事实上,公元八世纪,阿拉伯炼金术师哈扬就是在干馏硝石的时候发现并制得了硝酸,同时,他也是硫磺和王水的发现者。

   这个时间点,正是中国的大唐朝,前后约莫在武则天当政时期以及稍后几十年。

   而这仅仅只是人类关于硝酸的最早记录,需知很多事物不一定得到官方记载,亦或者记载了,但没有流传下来。

   而古代中国虽然没有明确记载硝酸的制作方法,但硝石一直是大中国的特产。

   这是《天工开物》等诸多典籍里有明确记载的,凡硝者,华夷皆生,中国则专产西北,若东南贩者不给官引,则意味私活而罪之。

   古代硝石,也就是硝酸钾或者硝酸钠之类的,炼丹家们不可能错过,只能说未必记载下来罢了。

   李秘的历史知识有限,所以对此有些大惊小怪。

   但细细想来,这套装置的底子仍旧是丹炉,是用丹炉来改造出来的。

   而冷却管和冷却水槽等装置,有点像土法蒸酒。

   前番也说过,这年代大部分是酿制酒,但在川蜀之地,民间是早有蒸酒技术存在了的。

   大唐朝是个兼容并包的社会,远在万里的外国人都来这里“赶集”,全世界的货物都在此流通,诸多物产和技术产生交流和碰撞,激发出一些新奇的技术,也就不足为奇。

   可在李秘看来,他都快怀疑是不是除了他之外,还有另外的穿越者存在了。

   事实上,他之所以答应狄仁杰进行调查,正是想解开自己心中关于这方面的疑惑。

   干蒸硝石的制酸设备令得他精神大振,而更深处的诸多设备,更是令李秘大吃一惊。

   这显然是一整套制作线路。

   里头有土灶和铁釜,还有一些平整的铁板,有点像铁板烧的铁铛。

   上面残留着不少黄色粉末,李秘捻起一点来嗅闻了一番,刺鼻,有点发苦。

   旁边的容器里,装着大半罐白色略带黄色的圆形颗粒,有点像花肥,嗅闻一下,气味刺鼻,应该是硝酸铵。

   而不远处的布袋里,全是锯末,一旁堆放着好几坛盐巴,而旁边的罐子里则是碾成碎末的硫磺。

   李秘脑子飞转,瞬间将这些东西组成了一张配方。

   “这是……这是在炒制土炸药啊!”

   李秘是真的被震惊到了。

   因为这是在大唐朝,黑火药才刚刚运用到烟花炮竹这方面,烟花行业渐渐开始登上舞台。

   而这矿洞之中竟已经开始制作黄色土炸药了。

   这土炸药的威力可不是黑火药能比的!

   李秘本以为李宗臣等一众反贼制酸只是巧合,只是偶然事件,如今看来,只怕要比李秘所料更加的深远。

   通常来说,得到了硝酸之后,会用来做什么?

   如果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可以拿来做肥料,诸如硝酸盐类氮肥,硝酸铵和硝酸钾之类的,起码能推动生产力,发起农业改革。

   可如果是有心之人呢?

   这东西的作用可就大了去了。

   它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制作出硝酸盐,硝化甘油,硝化纤维素,硝基苯和苦味酸等等。

   这些可都是后世用来做炸药和做子弹药的新一代火药!

   硝化甘油极其不稳定,受到撞击之后会猛烈爆炸,这玩意儿就是诺贝尔研究了一辈子的烈性炸药。

   而硝化纤维也叫火棉,爆炸威力更加巨大。

   甲苯和浓硫酸以及浓硫酸反应之后,会得到黄色的片状物,这玩意儿爆炸威力大,药性稳定,可以用来制作炮弹和手榴弹地雷鱼雷等等,同样也可以用作采矿等爆破作业。

   这么说吧,硝酸基本上可以算是新型火药科技树的起点!

   至于这些反贼们到底有没有掌握这一点,他们制酸到底是不是因为这个目的,李秘起初还有所怀疑。

   直到他看到眼前这个炒制土炸药的装置平台,就再没有半点质疑了。

   这些家伙正是带着这样的目的,才开发出这一整套设备的!

   “这下麻烦了!”

   李秘的神色越发凝重,带着徐有功进入到矿洞深处。

   这里有些破败,似乎发生过爆炸,四周很是狼藉。

   但阴凉的角落里,是一个又一个圆形的凹槽,有点像山里的酒窖,只是酒缸被搬走了,只剩下缸底留在地上的压痕。

   这里应该是存储成品的地方,但此时空空如也,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他们制造出来的土炸药,被提前搬走了!

   李秘对军事工业的了解不多,但土炸药这玩意儿即便到了建国后,仍旧被民间工业用来开山采石等等,爆炸威力可想而知。

   如此大的场地,所留下来的凹坑少说也有几十个,粗略估算下来,成品少说也有个几百上千斤。

   这也只是李秘的保守估计。

   因为这兵工厂已经隐藏存在了好几年,这几年的产量到底有多少,根本就没法估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