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神都夜行

第101章 翻经院闹鬼了

神都夜行 不可不戒 2142 2024-05-30 14:46

  翠微宫是群山之中的建筑群,建造有翠微殿,含风殿,安善殿,太子宫等等,是个皇家宫苑。

   天晴之时,李世民能坐在翠微宫,遥看长安城郭,整座雄城落入眼中,颇有一种睥睨江山的气势。

   而且翠微宫与长安城连脉接气,尤其是盛夏酷暑之时,这里山风徐来,清凉如水,也便成了避暑的行宫。

   李秘跟着大队伍来到山下,停靠在了翻经院。

   玄奘法师取经归来,李世民在翠微宫召见了他,彼时打算在大慈恩寺建造译经院,没建好之前,玄奘法师就在翠微宫的翻经院里翻译经书。

   因为这里是李世民驾崩的地方,皇族已经不再过来居住,翠微宫也渐渐有些荒废。

   但翻经院却香火兴盛,甚至已经有官员提议,将翠微宫改成翠微寺,往后就对民众开放。

   翻经院虽然有些老旧,但地方挺大。

   车队停驻下来,稍作整顿,才能上山去觐见武则天。

   毕竟面圣要经过礼仪培训,也要准备礼服之类的东西。

   薛怀义早一步就上山去了,他毕竟是武则天的小奶狗,待遇自是不同的。

   李秘和崔六郎被安排到了僧舍里居住。

   夜里,尹若兰带着一些宫女和礼部官员,过来给李秘讲解面圣之时的规矩,言行举止等等,都需要规范得体。

   而此时,他们拿来了一个鱼袋,李秘总算知道为何要让他做五品游击将军了。

   因为五品以上才有鱼袋,有了鱼袋,才能进出宫禁。

   大唐朝的官员太多,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面圣,五品就是一个分水岭,很多外地官员,就算品级够了,也未必能见皇帝一面,最多远远看着,连鼻子眼睛都未必分辨得出来。

   当然了,人到底是皇帝,让谁来见,也都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就算李秘是个平民,武则天想要见他,也就一句话。

   不过由此可以看出武则天似乎承受着极大的舆论压力。

   她希望所有的事情都尽量合规合矩,不希望给人留下非议的把柄。

   一个五品的游击将军,月薪五六万的工作,社会地位足以作威作福的官职,竟只是为了符合觐见礼仪?

   李秘表示不信。

   这背后一定还有更深层次的谋划!

   崔六郎倒是兴奋不已,虽然他以李秘跟班的身份过来,但这是他迄今为止,距离武则天最近距离的一次!

   点上灯烛,李秘还在推演这次见面的意图何在。

   隔壁传来细碎的踱步声,显然崔六郎要彻夜难眠了。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凌晨时分,整个翻经院都安静了下来。

   时不时会有不知名的野兽叫声,从外头传来,山林幽深,活像聊斋里的场景。

   李秘甚至胡思乱想,会不会有狐狸精化作人形,来引诱他这个挑灯夜思的年轻人?

   俗话说得好,白天不说人,晚上不说鬼。

   这心思才刚刚浮现出来,周遭的气温似乎都下降了不少。

   翠微宫本就是避暑行宫,又在山中,夜里有些凉,气氛就更是诡异阴森。

   说来也是奇怪。

   寺院之类的地方,供奉神灵,按说是鬼怪的禁区,是最安全的地方才对。

   可很多文学作品之中,一些寺庙道观,反倒最容易闹鬼。

   这种心思一旦浮现,就很容易陷入。

   李秘接受过现代教育,但并不代表他不怕鬼。

   只是这个鬼,不是传统封建意义上的鬼怪,而是一些超自然的氛围,再唯物的现代人,也有被灵异气氛吓到的时候。

   一阵夜风溜进来,烛火摇曳,仿佛一切都蒙上了灵异的滤镜。

   李秘隐约听到有女子的喘息和呻吟,像个发情的女妖,也想刚刚苏醒的女鬼。

   “不会这么邪乎吧?”

   李秘耸了耸肩,将袍子披得更紧。

   这里毕竟是皇家之地,又是翻经院,哪有鬼怪邪祟敢在这里放肆?

   只是李世民驾崩之后,这里就进入了半荒废的状态,难保这些邪祟不会趁虚而入。

   越是胡思乱想,这种感受就越是深入骨髓。

   原本断断续续的呻吟,就越是清晰,李秘甚至怀疑崔六郎是不是在隔壁搞些不正经的事情。

   思来想去,李秘还是将烛火放入灯笼之中。

   他打算出去看一看,毕竟消除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面对恐惧。

   可就在此时,啪嗒一声,一滴鲜血滴在了灯笼罩上!

   李秘心头一紧,鸡皮疙瘩就涌了上来,一股凉气从脚底板冲到了脑门上。

   “啪嗒!啪嗒!”

   不断有鲜血滴落,李秘的脖颈仿佛生了锈的机关,僵硬了起来。

   他抬头一看,屋顶黑乎乎一片,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里的建筑普遍很高,屋顶有房梁,灯笼的光照也有限,没法照到屋顶。

   原本不大的僧舍,仿佛变成了空荡荡,能产生回音的巨大空间。

   李秘咽了咽口水,大声喝道:“谁在装神弄鬼,给我出来!”

   他这是给自己壮胆,与此同时,也是在呼喊隔壁的崔六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