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神都夜行

第433章 要命啊要命

神都夜行 不可不戒 2125 2024-05-30 14:46

  这瓷鞋上不得台面的功用,李秘也是听崔六郎说起过,所以才对他“恨之入骨”。

   谁想到这一招最终用在了他李秘的身上。

   原本作为陪葬之用的瓷鞋,到了这些个淫靡的贵族手里,开发出了令人难以启齿的功用。

   贵族们新收了一些婢女之后,会给她们穿上瓷鞋。

   但要命的是,他们会在瓷鞋上打一个印,代表着奴婢的卖身契。

   一旦瓷鞋被踩碎,卖身契也就没了,往后就再没法赎回自由之身。

   所以,为了保住自己的卖身契,奴婢们自是不敢乱动。

   不敢乱动,意味着不能反抗,只能任由主人在她们身上为所欲为。

   这就好比动作电影里经常出现的那些桥段,女人钻进洗衣机或者衣柜,却被卡住,男主角就可以在后面为所欲为。

   正因为这巧妙的设计,使得这些龌蹉的男人们犯罪感和刺激感激增。

   渐渐的,这种私密活儿就成了闺房之乐的一种。

   即便不是奴婢,很多寻求刺激的夫妻在私房之中寻欢作乐之时,也会让女人穿上瓷鞋,这种小心翼翼会带来别样的刺激。

   原本是见不得光的房中秘法,到了后来,竟成了成亲之时的一件嫁妆。

   所谓洞房小八件,是后世的一种说法。

   洞房之时,有什么白色小手帕,是用来垫在床上,以方便看看女方是否是黄花大闺女之类的用具。

   而瓷鞋也变成了其中一件,除了让男人们没法碰触新婚妻子的脚之外,还代表着以后恩爱之类的寓意,自然不能打破。

   这也杜绝了新婚妻子不肯就范,任由男人们“胡作非为”。

   可以说,瓷鞋除了陪葬的用途之外,根本不该开发这种“邪恶”的玩法,这是对女人们的一种亵渎。

   但崔六郎就这么做了。

   女人们穿上这瓷鞋都不敢动弹,更不必说李秘了。

   但凡他乱动,瓷鞋就会碎裂,这可是皇帝陛下的御赐之物,一旦主动故意损毁,那可是大罪。

   而武则天御赐这件东西,在手书上明说,是为了给李秘求子,让李秘与妻子多多运动,赶快诞下子嗣。

   从寓意和用意来说,勉强也能说得通。

   但李秘之所以躲到白莲庵,就是为了躲避已婚男人们的甜美痛苦。

   一旦穿上瓷鞋,迫切想要生孩子的武三娘还不得为所欲为?

   原本她只是自己的想法,如今得到了皇帝的手书,这就是奉旨行房,自是肆无忌惮起来。

   李秘一天穿三次,这不是要了他的老命么!

   虽然武三娘会变着花样,李秘这身体也不满二十,按说该是最猛的年纪遇上最猛的女人,但天天“大鱼大肉”也吃不消啊!

   非但如此,武三娘生怕李秘会吃腻,过得两天就把太平公主也叫上,让李秘换换口味。

   太平公主的经验可就比武三娘更深厚,玩法也更多样。

   李秘如同砧板上的鱼肉,只能任人宰割,偏生两人乐此不疲,仿佛在比拼谁更快怀上一般。

   秦藏器为了妹子修炼易筋经,又拼命让李秘回去陪练,如此一来,三天不到,李秘已经被彻底掏空了。

   “让圣人收回这瓷鞋吧,我入朝去见她。”

   坚持了五六天,李秘终于是撑不住了。

   太平公主和武三娘如雨后牡丹一般,越来越滋润,越来越年轻,整个人容光焕发,红光满面,身子越来越丰腴。

   而李秘日渐消瘦,见到女人就双腿打抖,哪里受得住。

   崔六郎不费“一兵一卒”,甚至没有浪费半点口水沫子,就只凭讨来的一件御赐之物和一封手书,就搞定了李秘。

   当他回去复命之时,武则天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因为宫中生变和扬州之事,武则天这段时间没有半点笑容,宫中沉闷,便是张昌宗也没法逗笑她。

   可听得李秘“可怜”的遭遇之后,她却是大笑起来。

   她本来就是天底下最强势的女人,她笃信女人并不比男儿差多少,男人可以征服世界,但女人却可以征服男人。

   李秘再如何硬气,最终还是被女人给收拾了。

   崔六郎不似其他人那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游说劝说,而是巧妙地利用了李秘身边最亲近的女人,用女人去征服李秘。

   这样的方式,让武则天感到很舒爽。

   “圣人,李秘想让臣向您请求召见了。”

   崔六郎用的是请求,武则天也不得寸进尺,朝狄仁杰道:“狄相,你让中书拟个正式的召令,毕竟李秘已经没有官身,想要进这金殿,需是有个名目。”

   武则天心里其实比谁都清楚,她要的一直只是个台阶,只是李秘连这个台阶都不给罢了。

   如今也不管是真是假,反正崔六郎当众这么说,那便都当成李秘低头罢了。

   但万一这只是崔六郎的一面之词,到时候李秘不肯来,免不了又要难看。

   思来想去,武则天还是让狄仁杰下达正式的召令,也算是给足李秘面子。

   扬州发生叛乱的事情还没有传开,更没有拿到朝堂上正式商议,狄仁杰是少数几个知情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