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秦:传授屠龙术,嬴政求我当帝师

第一百二十章 挂科的大秦丞相昌平君!

  萧何的试卷。

   让嬴政拍案叫绝。

   然而鹅城大学中的英才。

   却不仅仅只一个萧何。

   此刻,拿着这一张署名为范增的试卷,嬴政沉默了,因为,范增给出的答案是与萧何不同的角度,但他俩的答案都有一个共同点:切实可行,若流至韩国,再遇韩国明君贤臣,韩国可强,可拒秦百年!

   “赵县长,这个范增何许人也,赵县长清楚吗?!”

   范增何人?那可是西楚霸王项羽旗下的唯一谋士。

   后世的刘邦曾这样形容比喻范增,他刘邦在管理地方征调军粮后勤方面比不过萧何;他刘邦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方面比不过张良;他刘邦在行军打仗治军上比不过韩信。

   可他刘邦强就强在知人善用,有韩信萧何张良等大才,而项羽也强,但却只有一个范增可用,并且由于项羽善嫉多疑,导致项羽唯一能够信任的范增都无可用了。

   甚至后世还有这样一个说法。

   若项羽完全信任范增的话,那么,汉初三杰加在一起,也无法让刘邦这一位泗水亭长最后成为大汉帝国的开创者。

   足以可见。

   范增之才,不说是能够完全凌驾于汉初三杰之上。

   但至少也是汉初三杰之流!

   在华夏千古历史中,都算得上是排名前十的谋士!

   不过,这些话赵凯当然不会对嬴政讲。

   但当从嬴政手中接过范增的这一张试卷,见到范增所答的内容后,赵凯也是对着嬴政道:“大王!”

   “这个范增也是楚国人!”

   “曾经游行过天下列国,但都未受到重用!”

   “在鹅城大学中,他的年纪稍大,是所有大学生中最大的,但,他的成绩很不错,他的学习进度在所有学生中是最快的……”

   听到赵凯的这话。

   嬴政点了点头。

   因为在这张试卷中。

   嬴政也看得出来范增和其他学生的不同。

   那就是,范增的文笔要更加老练一些,他在围绕着【如何让韩国一统天下】的命题中,写到了两个关键点,让嬴政很满意。

   一、放韩国之利,举国倒向赵国,成为赵国的一个藩国,一年之内把半数赋税交予赵国,完全成为赵国的小弟,韩王向赵王俯首称臣;

   二、另外,韩国将经济之利,让渡给齐国,让齐国可深入中原境内,发展商业,同时换来齐国驻军韩国野王之地。

   三、改革吏治,休养生息,以韩非子在韩国之时提出的种种策略改革韩国,修韩国兵甲,养韩国之民,筑韩国铁城,以坚城、铁甲拒秦。

   总之。

   范增的计策就是。

   韩国要要向赵国齐国楚国称小弟,韬光养晦,并且这样的小弟,类似于臣。

   然后再以韩国引以为傲的经济,引四国同盟,将四国之兵,置于韩国境内,让秦国忌惮韩国……从而给韩国修养生息、改革吏治的时间。

   如此,韩国可强,后可称霸天下。

   在范增的这个计策中,嬴政看到了一股很大的大局观。

   这让嬴政很满意,甚至是让嬴政觉得,此范增之才不在萧何之下!

   所以此次考核的状元之位,到底是选谁?

   一时间。

   嬴政也疑惑了。

   此刻疑惑中,那是将目光放在了赵凯身上。

   “赵县长认为这篇文如何!?”

   “又或者说,赵县长想让这位范增,成为三省六部中的谁!?”

   嬴政是很有魄力的。

   既然他嬴政让赵凯提出了三省六部制,用来代替大秦原有的三公九卿制,那么,嬴政就不带怕的,该大刀阔斧改革就大刀阔斧改革……

   如范增萧何这般无名之士。

   嬴政也敢大胆启用。

   因为在嬴政的心里认为,新政就是要培植出一股新的力量,培植出一个新的阶级团体,所以后来对抗救的接机,从而掀起改革……

   以往的秦国旧官员阶层。

   这肯定是成不了赵凯助力的。

   所以,培育一批新官,来作为改革的中坚派。

   格外重要!

   而这边,拿着范增的试卷,见到嬴政脸上的期待,赵凯也是愣了愣,好一阵之后,才开口回答道,“这个范增实在有大才……”

   “并且范增的才能不在于一部一类中,如果大王偏要让臣举荐的话,那么臣觉得这位范增,或许可入中书省,当一个中书侍郎,来为我大秦制定统一的国策,比如说新一阶段的五年计划等等……”

   中书侍郎吗?!

   在中书省中仅次于尚书令的存在?!

   这个官职对于新的三省六部制的而言很重要。

   但是赵凯如此一说,好似中书侍郎这个身份,还真合适范增。

   因为这个官级,不大也不小。

   反而,范增如果入了咸阳,以后还可以作为赵凯改革的副手。

   使得大秦帝国的改革更加便利。

   “好……”

   “寡人就依赵县长所言,让范增暂时充当中书侍郎吧……”

   随着嬴政的决定下来。

   不一会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