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你都要请旨嫁人了,孤还克制什么

第129章 求陛下恩准母妃出宫

  谢绥正坐在案前看兵书。

   见她进来,他放下书,看向她,问道:

   “宁舒,这个时辰过来,是有何事?”

   虞听晚走上前,开口之前,行大礼先行跪了下来。

   她并未铺垫,也无需再铺垫。

   “宁舒斗胆,求陛下,恩准母妃出宫。”

   谢绥眯眼。

   沉沉看着跪在殿中的女子。

   眼底沉凉淡漠,哪怕近几年不再亲自带兵打仗,他身上那股,从厮杀场上积累出来的不怒自威的气息,依旧不减半分。

   虞听晚面不改色,定定迎着他的视线。

   殿内一时间,静得落针可闻。

   候在一旁的王福,瞧着这情况,大气都不敢喘。

   眼观鼻、鼻观心,只当殿中没有自己这号人。

   这种近乎死寂的氛围维持了好一会儿,谢绥才终于有了动作。

   “你和太子倒是心意相通。”

   他拂过衣袖,目光依旧定格在虞听晚身上,音色凉淡地问:

   “宁舒,你可知,自从赐婚风波过后,太子三天两头来承华殿,为的都是你母妃之事。”

   虞听晚垂下眼皮。

   没说话。

   谢绥沉了沉眼,某一个瞬间,他在虞听晚身上,仿佛看到了曾经司沅的影子。

   一样的倔强。

   一样的执拗。

   说不清是为什么,看着这样的虞听晚,谢绥脑海中没来由地浮现先前司沅为了虞听晚跟他‘交易’的那次,他问:

   “宁舒,若是朕同意放你母妃离开,你愿意自愿嫁进东宫吗?”

   虞听晚半刻犹豫都不曾。

   “愿意。”她看向谢绥,“只要陛下准许母妃出宫,宁舒什么条件都能答应。”

   谢绥收回视线。

   脸上依旧冷沉。

   很快,他挥手,让她退下。

   “宁舒,你先回去,这件事,朕自有考量。”

   说着,他看向王福,“送宁舒公主回去。”

   王福应声,上前来到虞听晚身旁,“宁舒公主,请。”

   虞听晚沉默片刻,只能起身。

   离开前,她最后看了眼谢绥。

   从始至终,他都未明确说过一句,到底允不允她母妃离开。

   ……

   虞听晚离开承华殿后。

   谢绥皱着眉,来到窗前。

   透过半开的窗,虞听晚的身影正好在宫道转角离开。

   他拧了拧眉心,脑海中,不自觉地浮现,去行宫之前,谢临珩来承华殿劝让他让司沅离开的那天。

   司沅和虞听晚,对于他和谢临珩来说,都是彼此心中的逆鳞。

   一方强行劝说另一方放手,谈话注定不会多心平气和。

   在情绪上来后,看着眼前那个早已不受管教的儿子,谢绥一时没压住心中的怒色,拍着伏案说了句,若是早知他仗着手中权力肆意妄行到这种地步,他就不该那么早放权给他。

   这话,属实是说的有些过了。

   但当时在气头上。

   他也真怕,谢临珩会做出,用手中权力,强行送司沅离开的事。

   所以才有了这么一句,

   但刚说完,便后悔了。

   关于皇权,其中这些内情,谁都没有他们父子二人更清楚。

   这话,说得太过。

   他自己也确实没为东陵国做过什么。

   上到朝堂,下到边境叛乱,全是谢临珩一人在处理。

   当时正想说句别的挽回一下,只是他还没开口,就听谢临珩以一种很平静的语气对他说:

   “儿臣从未执念于手中大权,若是父皇想要,若是父皇想重新执政,儿臣随时将皇权归还。”

   “但儿臣只有一个要求。”

   “请父皇允许,让儿臣与宁舒成婚。”

   “儿臣什么都不要,只要宁舒。”

   “若是父皇觉得,儿臣身在宫中,会对您的权势造成威胁,那儿臣随时可以带着宁舒离开,远离皇城,远离皇宫。”

   谢绥永远都忘不了,谢临珩那天说最后一句话时的眸色,平静至极,没有半分情绪波动。

   所求所念,不过一个虞听晚。

   —

   虞听晚从承华殿离开不久,墨十便把消息递进了东宫。

   近来朝中事务繁忙,又有金陵的案子以及段家之事,从下朝开始,谢临珩便一直在东宫处理各种奏折和密信,现在已是申时还未处理完。

   墨十掠过殿前站着的墨九。

   阔步进了大殿。

   看了看于伏案前批最后一份奏折的谢临珩,他禀报道:

   “殿下,今日巳时左右,霁芳宫召了太医,午时过后,宁舒公主去了承华殿。”

   听着‘承华殿’这几个字,谢临珩手中朱笔停顿一刹,他没抬头,转瞬在奏折上落下最后一个字,薄唇轻阖。

   “为的泠妃娘娘一事?”

   墨十摸了摸鼻子,话说得有些没底气,“……应当是。”

   谢临珩合上奏折,薄而锋利的眼皮轻掀,“父皇什么态度?”

   墨十这次话音更飘了,“属下问了王公公,陛下好像,并未直接表态。”

   谢临珩敛眸,眼底冷清。

   “不表态,便是不同意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