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系统派我来抗战

第169章 全面反击,夜袭开始

系统派我来抗战 抗战三郎 2107 2024-05-30 15:49

  花花轿子人抬人,多个朋友多条路。

   杨靖没有在这几位大佬夸奖中迷失自我,当即谦虚道:“诸位长官过奖了,杨某能取得一定战功,这都离不开长官们的从旁协助和配合啊。”

   又是一连串的彩虹屁打出去后。

   罗尤青等人将杨靖及虎贲团众将士如英雄一般,迎回了城内。

   卫戍军新建城防司令部内。

   罗尤青、宋荫国、桂率真等人将具体情况说明一遍后。

   向杨靖询问道:“杨顾问,但不知你有何破敌良策?”

   杨靖略微思索后,说道:“诸位长官,这支日军突袭部队猬集在挹江门附近,对于我军来说,简直如芒在背、如鲠在喉。

   如果不将其歼灭,我们很难全身心对付后续的日军主力部队。

   所以,我们必须将其全部干掉!”

   众人都深以为然的重重点头。

   杨靖接着道:“就目前的形势而言,日军有海军舰炮协助,同时,航空部队也随时可能飞临南京城上空。

   若是白天发起进攻,必然会遭到日军海军舰炮的火力打击。

   届时,能不能歼灭这支日军突袭部队先不说,我军的伤亡一定会极为惨重。

   所以,我们必须等到天黑之后再动手!

   这样,鬼子舰炮对我军的威胁就能降到最低。

   另外,我还将我的炮营部署在了长江北岸,一旦我们发起进攻,炮营可协助我们对鬼子舰队进行火力压制!”

   说此一顿,杨靖继续开口,讲述他的具体作战计划:“诸位长官,卑职计划,由我亲率一支以精锐老兵组成的先头部队,利用夜幕的掩护抵近接敌,与鬼子短兵相接!

   随后,教导总队,第36、第87、第88师等部作为二线部队,再补上去。

   争取一鼓作气,把鬼子赶出南京城,全歼在下关码头之上……”

   就在杨靖和罗尤青、桂率真等人忙着商讨制定具体的行动作战计划时。

   情报部门突然传来一个不好的消息:日军突袭部队再次从长江水道增兵3000!

   罗尤青听到此消息顿时大吃一惊,不禁有些担忧的道:“遭了,这下可不妙了!日军再一增兵,盘踞在挹江门一带的鬼子兵力可就达到了八九千之众!我们能否一战而捷,可就成了未知数了!”

   桂率真也是有点担心,对杨靖道:“杨顾问,要不咱们就和鬼子对峙,尽快疏散百姓。

   等百姓撤完,咱们也就能撤了!”

   “是啊!我也觉得率真兄此言,无疑是当下最为稳妥的办法!”

   桂率真这话得到了其他几名军官,如第87师师长王又平,以及第88师师长孙元良,副师长冯圣法等人的点头赞同。

   虽然杨靖的内心很赞成这些个大佬的提议,但熟知历史走向、以及各种兵法战策的他却知道,这个选择绝对是最失败,也是最不负责任的。

   当下,杨靖断然拒绝道:“不行!鬼子的这支迂回部队,就像是一颗毒瘤,如果不早日剿除,早晚必成我们的心腹大患!

   试想一下,当数万日军主力从正面大军压境,兵临城下。

   而这支鬼子突袭部队,又突然从我们背后发动进攻!

   届时,我们不仅会腹背受敌,甚至连逃出升天的机会都没有了!

   除非我们现在就逃跑,否则,一旦鬼子大军压进,兵临城下,诸位长官觉得我们还有撤退的可能吗?

   但若诸位长官真是做这样的选择,我杨靖又何必率领虎贲团数千将士从扬州城前来赴险?”

   众人哑然。

   杨靖继续凛然作色道:“而且,这支鬼子突袭部队,可以得到海军坚船利炮,以及空军部队的空中火力支援。

   援兵物资可以源源不断的获得不说,其海军舰炮火力更是覆盖大半个南京城!

   如果我们不能赶在鬼子主力部队大军到来之前,将其歼灭。

   那南京城在日军十数万陆海空军的全力攻击下,可能撑不过三天,甚至连一天都坚持不了!

   到那时,遭难的不光是这数十万还没有撤出城的无辜百姓,在座诸位及各部将士也都将会成为日军追杀的头等目标!”

   其实,杨靖心里十分明白。

   这些大佬可都不是简单之辈,未必看不出这其中的轻重缓急。

   他们之所以不想进攻,不是不想夺回挹江门和下关码头,主要是因为得知鬼子增兵后,进攻难度加大。

   不想付出太大伤亡就是了。

   毕竟南京保卫战打到现在,他们全都屡经血战,各部损失都不小,难免会产生一点保存实力的想法。

   然而国殇将至,连杨靖这个贪生怕死、唯利是图的主都豁出去了,又岂会成全他们那点私心?

   不过,光使用激将法可不是杨靖的作风,于是,他又立即给众人送上一顶高帽子。

   语重心长的对桂率真、宋荫国,以及王又平等人道:“诸位长官,此战利弊我已说明,相信你们都清楚。

   说起来,你们都比杨某年长几岁,又都是军中前辈,请允许卑职冒昧称呼你们一声兄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