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系统派我来抗战

第177章 特战大队正式成立,各地战局变化

系统派我来抗战 抗战三郎 2111 2024-05-30 15:49

  自淞沪会战爆发后,百姓们为躲避战火,纷纷向内地转移,滁州,合肥,舒城等安徽内陆城市,成为了百姓们转移的聚集地。

   而随着杨靖率领虎贲团进驻合肥,顿时又吸引了周边大批百姓蜂拥而来。

   使得这座千年古城人满为患,同时也带动了这里的经济,畸形发展繁荣了起来。

   人来人往,商贾小贩,遍布整个合肥城内外。

   一时热闹非凡!

   第二天一早,马统、牛大壮、白老三等人奉团长杨靖之命,开始在城内各处粘贴招兵布告。

   虎贲团这支英雄部队,在合肥城的关注度是极高的。

   因此,这些招兵布告刚粘贴出去,就立即引起了城内无数百姓围上去观看。

   合肥南城门。

   此时,一个年约20岁左右的年轻男子,斜挎着一个布包,从城外走了进来。

   见有热闹可看,便跟着凑了上来。

   只听一些百姓议论纷纷:“这布告上写的啥呀?”

   “谁知道啊,咱也不认字呀。”

   “有识字的吗?过来读一下啊!”

   这年轻男子刚进城,就被布告上的内容给吸引了。

   他虽自幼父母双亡,但幸得一老道士收留。

   说起那老道也是一位奇人,在未上龙虎山当道士之前,乃是一名文武双举人,后因为恨透了晚清政府的各种贪污腐败,这才上山当了一名清修道士。

   所以,这老道除了教他识文断字外,还连同道观内的其他师兄弟一起教了他各种武艺,至今已经10多年。

   因此,这男子认得布告上的内容,并默念了出来。

   “逢此国难当头,民族存亡危急之际,我虎贲团为壮大部队,以便于拥有更强战力,去抵抗日寇,复我山河!

   今日特招以下条件新兵入伍,与吾并肩作战,共保家园!

   条件一,识文断字,身强体健!

   条件二,具有一技之长,武艺,或其他绝活皆可!

   条件三,忠心爱国,无惧牺牲,为人正直!

   满足以上至少两项条件者,皆可报名参加,虎贲团团长杨靖。

   注!凡满足条件,通过审核入伍后,每人每月享受10块银元的军饷津贴。”

   年轻男子将特战大队那份招兵布告默念完毕后,按照布告下方留的地址,朝杨靖设在虎贲团团部大院内的招兵处赶去。

   至于旁边那份普通的招兵布告,则被他给直接无视了。

   不多时,这年轻男子便找到了地方。

   只是这里早已经是人头攒动,热闹不已,宛如菜市场一般。

   这个情况也有些超乎了杨靖的预料,倒不是说,前来报名参军的人全是附和条件的精英人才。

   而是,他低估了每月10块现大洋的诱惑力。

   果然,金钱的魅力是无限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在这个普通士兵的军饷一个月大概只有1块现大洋,有些杂牌部队,甚至根本就没有军饷,给口热乎的饱饭吃都能让人无比满足的年代。

   10块现大洋一个月,绝对是极高的军饷了,说是一笔巨款都不足为过。

   所以,这些人压根没有考虑他们是否符合条件,全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跑来尝试。

   万一成功,那可是发达了!

   而且,退一步说,就算不能加入虎贲团的这支精锐部队,不是还可以加入虎贲团其它普通营吗?

   至少绝大部分跑来碰运气的人是这么认为的!

   为了节省时间,提升招兵的效率,使特战大队得以早日建立,尽快训练,形成战斗力。

   杨靖把初步筛选的任务交给了耙耳朵、马统,以及猴子三人。

   让他们先进行第一层次的筛选。

   耙耳朵这个名门出身的家伙负责知识审核,马统和猴子负责特长审核。

   这样一来,很快就把绝大部分前来浑水摸鱼碰运气的人,给排除了出去。

   那个年轻男子凭借自己的实力,成为少数得以来到杨靖,也是这次招兵最终审核官的跟前。

   “你叫什么名字?”杨靖看了看年轻男子的初步审核的资料,识文断字,又会武艺,关键还这么年轻,顿时来了兴趣。

   “龙云!”年轻男子虽然早听过杨靖这位民族英雄的大名,不过却没有见过杨靖本人,对于军衔也不甚了解,因此只当眼前的杨靖是一个普通审核官。

   所以,语气平淡,完全没有一点敬意。

   “哟!小子挺傲啊?”杨靖看出眼前这个年轻人似乎不太拿自己当回事,嘴角不禁浮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道:“籍贯,年龄,学历,还有武艺来历!”

   “龙虎山出身,无父无母,20岁,学历是什么?不懂,武艺当然是我的师父,以及我的师叔伯们教的!”龙云一副拽拽的样子,傲然道。

   “那你回去吧,你落选了!”杨靖摆了摆手道。

   他并非有意刁难龙云,实际上他还巴不得能将其收入麾下呢。

   只是看龙云这个拽样,简直跟一匹脱缰的野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