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系统派我来抗战

第290章 王大力英雄救美,喜得媳妇!(上)

系统派我来抗战 抗战三郎 2148 2024-05-30 15:49

  水稻只能种植在水田之中。

   旱地之上,杨靖也不打算种植小麦,亦或者玉米。

   一来是成熟周期太长,二来是产量太低。

   难以解决百姓们的温饱问题。

   所以,杨靖要选择的农作物,必须是成熟周期较短、产量高,且四季皆适合种植的农作物。

   至于吃起来好不好吃,合不合胃口,反到是其次。

   毕竟生活在这个烽烟四起的战乱年代,能够填饱肚子,就已经是很奢侈的事情了。

   活着,比什么都好。

   至于享受生活,那是等打败小鬼子,争取到和平之后的事情了。

   所以,杨靖决定在旱地种植土豆!

   也叫洋芋,或者马铃薯。

   在中国,土豆一般被当做蔬菜食用,然而,在国外,却是有不少国家和地区将土豆当做主食。

   同时,土豆也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

   土豆的产量非常之高,亩产可以达到惊人的4000—斤。

   在中国大片地区,几乎都可以种植两季以上。

   使用系统出品的种子和化肥,可以将亩产量提升至—斤左右,一年可以种植三季。

   换言之,土豆的年产量,一亩最高甚至可以达到斤以上!

   堪称恐怖如斯!

   欧洲人口的飞速增长,就离不开土豆的巨大功劳。

   16-17世纪,欧洲就是靠引进土豆,人口在短短200年的时间内,增长了17倍之多。

   其中,土豆对德国和俄国的崛起影响最大。

   在1618年至1648年的30年战争中,主战场就在德国普鲁士境内。

   由于粮仓中的食物被各国军队掠夺一空,举国笼罩在饥荒阴影之下。

   但是当农民们再次去土地里挖掘时,发现此前大量未被挖出的土豆依然可以食用,一举摆脱了饥荒的困扰。

   此后土豆种植在德国被广泛推广开,成为德国.军民普遍的食物。

   德国在1500年仅仅只有900万人,到了1800年则达到了1800万,到了1900年更是达到了惊人的4300万人,可以说没有土豆就没有德国的人口壮大和崛起。

   而同样情况一样出现在俄国,1500年俄国仅仅只有1200万人,到1800年时则达到了3700万人,而到了1900年更是达到惊人的1亿600万人之多。

   在土豆到达欧洲的这200多年的时间里,英国统治了海洋,成就日不落帝国之威名。

   德国发动了一战、二战。

   俄国的崛起也彻底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战略格局。

   可以说,土豆完全是一种战略性农作物!

   最关键的是,土豆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可以炒着吃,可以炖着吃,也可以用油炸了吃,还可以直接用火烧着吃。

   可以切成丝,可以切成片,还可以切成坨。

   可以爆炒,也可以煮汤。

   可以说,或许有人对吃土豆没有太大的兴趣,但却绝对不会有人讨厌吃土豆。

   ……

   当下,杨靖已经在心里有了决断。

   转而,他又说道:“如果诸位对马统和耙耳朵的提议没有意见,那就立即执行吧!

   先控制金寨县城,然后再根据百姓们的举报,进行调查。

   证据确凿后,但凡有作奸犯科,欺压良善,为富不仁,横行乡里者,一律当众处决!

   其家产充公,所有粮食和土地,一律分配给金寨县的百姓!

   另外,再把城内所有的药铺商行全都控制起来,我们行军打仗,难免出现伤亡,很多时候都急缺药品!”

   众人轰然应诺:“是!”

   杨靖点了点头,又对碧云涛和王大力说道:“根据4营的侦察,金寨县城之内并没有正规军驻扎,只有一个地方保安队维持治安。

   我看一个营的兵力就足够了。

   你们两个带领1营和侦察连先行一步,赶去将县城给控制住,我们随后就到!”

   “是!”碧云涛和王大力同时起身敬礼,旋即转身离开指挥部,迅速集结部队,领命朝50里外的金寨县城开赴过去。

   转而,杨靖又扭头看向4营长刘岳,说道:“4营长,金寨县城之外,想必也有不少为富不仁的地主老财。

   你来金寨县最早,门清,这些地主老财,就交给你了!

   把他们一一擒获之后,立即带来县城一并处决!”

   “是!”刘岳也站起身轰然应诺。

   杨靖又对范铁头、陈林、赵鸿,以及马统等人吩咐道:“你们也可以去集结部队了,半个小时后出发,去金寨县城!”

   “是!”

   众人轰然领命而去。

   杨靖则是来到了野战医生,先是慰问了一番伤员,随后又和姚淑君简单的温存了片刻。

   ……

   半个小时后。

   部队集合完毕。

   杨靖考虑一番后,决定留下陈林率3营,陪同这些百姓继续驻留在冯家村,同时负责维持秩序,以免生乱。

   毕竟,难民多了,良莠不齐,难免发生一些事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