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系统派我来抗战

第353章 斩首成功,真正的危机!

系统派我来抗战 抗战三郎 2115 2024-05-30 15:49

  老大娘扭过头,一脸难过的对杨靖说道:“城门上午就关了,我们本来是出城干活的,这下连家都回不了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

   “哎!”说着,老大娘又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一脸怨愤的接着道:“这群当兵的,真是太不拿老百姓当回事儿了,平日里有些**没事儿总欺负大家就算了。

   现在竟然说关城门就关城门,连一个解释都没有!

   真是不给我们这些老百姓一点活路了。”

   杨靖继续问道:“哦?那老大娘,你们试过叫门吗?”

   老大娘脸上露出难以名状的神色,黯然道:“我们试过了,而且已经叫了不止一次,但这些当兵的就是死活都不肯开门。

   说是要等明天才能进城,我们这么多人,今晚都不知道要去哪里吃饭,睡觉。”

   杨靖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

   随即悄悄给一旁的龙云和猴子使了个眼色,三人便悄无声息的离开了人群,来到了附近的一处树林中。

   杨靖看了眼四周,确定安全后,对二人道:“看来,想要伪装成老百姓,正大光明的混入城去,是不太可能了。

   我们得另想办法了!”

   龙云道:“我刚才观察了一下城墙,最高也就两丈不到,一些地方甚至只有一丈有余。

   这点高度,根本拦不住咱。

   我们找个没人的地方,直接爬上去得了!”

   猴子点了点头附和道:“我看这个可以!”

   杨靖道:“我正有此意!”

   三人简单商议了一下后,悄悄离开了树林,绕过东城门,来到了东门和北门之间的城墙拐角处。

   这里守军的警戒力量相对薄弱一些。

   城外百米开外,就是一片灌木林。

   杨靖爬上一颗大树,仔细观察了一会儿发现,守军每隔大约10分钟,就会有两支10多人的巡逻队,持枪从东北两个方向,在这片城墙上交汇而过。

   杨靖轻轻从树上跳下来,对二人说道:“我刚刚仔细观察了一下,每隔10分钟,就会有两支巡逻队交汇而过。

   所以留给我们的最多只有5分钟的时间!一定要快!”

   “嗯!”

   二人心领神会的点了点头。

   没过多久,新一轮巡逻兵再次从城墙转角处交汇而过。

   两分钟后,待两队鬼子巡逻兵走远,杨靖见时机成熟,立即沉声喝道:“上!”

   说完,便带头朝向城墙飞奔而去。

   来到城墙之下。

   龙云和猴子立即相隔两步,面对面扎下马步,然后四只手掌相搭,放于身前。

   杨靖则是迅速向后退了十几步,然后陡然加速向前奔去。

   借助快速奔跑的势头,杨靖在距离二人还有两步距离时,右脚猛的高高抬起,向前一跃,重重踩在二人的双手之上。

   二人手臂同时用力,向上一提。

   杨靖借助这股力量,整个人便向上猛的一拔,双手便抓住了城墙垛堞。

   而后,杨靖并未向上翻越,而是整个人自然悬挂于城外。

   龙云和猴子相继助跑而来,再依托杨靖的身体为跳板,先后翻越了上去。

   最后,二人又一起将杨靖从城外拉了上来。

   三人全部翻上城墙后,左右看了看,确定没有被人发现后,直接跳到一处靠近内侧城墙的民房房顶,再借助民房的缓冲,先后平安落了地。

   很快便消失在了城中。

   而与此同时,绝大部分守备旅的官兵,已经在各自团长的带领下,在城内的几处营地完成了集结,并做好了战前准备。

   为防止发生意外,几个团长奉吴博涛之命,亲自坐镇营地,不准任何人擅自进出军营。

   所以,城墙上只有四座城门有重兵把守,其他城墙上都只有一些巡逻队来回走动。

   毕竟不是战斗之时,当然要挑选他们觉得的,绝对忠诚于自己的小部分部队,负责城防。

   杨靖三人进城后,将侦察和反侦察的能力发挥了极致,一路上谨慎而行,刻意避让。

   宛如鬼魅一般,专门挑选僻静的小巷子走,根本就没有被巡逻的士兵们发现踪迹。

   没多久,他们便和城内潜伏的地下党情报员会合了。

   杨靖之所以敢在情况不明的条件下杀入城内,对吴博涛进行斩首。

   就是因为有新四军的牵头,得到了岳西地下党的全力协助。

   地下党方面来了三个人,这样一来,加上杨靖三人,总共就有了6人。

   让杨靖颇为感到意外的是,这次行动,他竟然碰到了一个老熟人,那就是原霍邱独立团的联络员徐颖。

   徐颖早就得到组织的通知,再次见到杨靖虽然也有些激动,但却没有过于表露出来。

   徐颖简单给双方做了下介绍,然后6人就组成了一个作战小分队。

   徐颖三人潜伏于岳西多日,熟悉地形和城内道路。在他们的引领下,杨靖很快就找到了吴博涛的旅部所在。

   就当杨靖打算带着龙云,着手对守备旅旅部周围的地形环境进行一番实地勘察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