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抗日从亮剑开始

第281章 打破僵局

抗日从亮剑开始 血海兵锋 2154 2024-05-30 15:50

  第二百八十一章

   日军参谋即可就将消息传入至日军大队中。

   大队长收到消息,于是依旧按照计划吩咐各个支队继续等候,观察敌军的踪迹。

   而另一边,火箭连的战士们、晋绥军们同样蹲守在隐秘的山谷中巍然不动。

   双方似乎在无形中,似乎营造了一场僵局。

   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渐渐的,天色变得暗淡起来鱼白一样的云边,卷入至金黄色的落日余晖中。

   太阳的光辉洒在大路上,映照着周围的山谷。

   一切看起来十分的安详。

   元宝山山顶处。

   宋凌云和楚云飞等人正蹲守在高山的边缘,他们趴倒在地上将这高挑的山势俨然当作一道十分隐蔽的战壕。

   “连长,这小鬼子是跟咱们比耐性呢。从下午蹲到现在还不出现。不愧是龟孙这么能憋屈。”

   二营长徐寿文打趣道。

   瞬间,全场哗然一笑。

   “是啊,宋兄这日军是不是收到了什么风声,怎么一动也不动笃定了这里就有埋伏。”

   楚云飞提出自己的疑问,颇有些不解地问向宋凌云。

   “云飞兄,有关于这批日军的资料吗?”

   “孙铭上尉。”楚云飞叫起一旁的孙铭,孙铭开口,解释道:“根绝我们收到的信息,此批敌北下走的及其仓促,不过此批敌军貌似水性很好。竟从堰口那块渡江仅用了半天的时间。堰口的水势及其湍急,能够在很短时间内渡过想必此批日军很擅长水路。”

   “擅长水路?”宋凌云的眼色晃过一抹光泽,似是想到什么低喃道:“这批日军很有可能是第一次进入山谷。”

   “宋兄为何这样断定?”

   “当然我也只是猜测,这几年晋西北从未听说过这样一批日军存在。倒是随口说一句话,云飞兄莫当真。”

   孙铭又开口道:“倒是听说,这一批日军是第一次进入山谷。

   可能宋连长说的是对的,这一批日军是第一进入山谷,第一次在陆地作战。”

   听到孙铭的回话,宋凌云并未感到多么的惊奇,他是认定了此批日军从未踏入过陆地。

   楚云飞十分惊奇地说道:“宋兄真是谦逊。还未作战,仅凭借着三言两语就可以推断出我们的敌军。不得不说,令楚某十分佩服。”

   宋凌云淡然一笑,“云飞兄,我也只是碰巧猜准了。这些年晋西北的日军,或多或少都与我有过交手。”

   “但是从未见过哪一批敌军如此具有耐性。所以我怀疑此批敌军可能从未在晋西北出现过,再加之孙铭上尉的说明。

   我也只是作出一番与推测。”

   “不过现在知道了对面的小鬼子从未进行过山战,那我们也不必要再与他们周旋下去。”

   “宋兄有何想法?”

   “主动出击。”

   “不过不是派出我们的人。”

   “连长您的意思是让这些小鬼子引出来他们?”

   二营长徐寿文立刻明白了自家连长的意思,遂即反应道。

   “没错。”接着宋凌云向楚云飞解释道:“云飞兄,其实你们最初遇见的日军并不具备任何的伤害力。”

   “宋兄为何这样说?”楚云飞反问道。

   “楚团长,其实是这样的。

   那批日军早就已经被我们俘获了。”二营长徐寿文替宋凌云解释道。

   楚云飞顿时大悟。

   原先他以为,宋凌云令人放出信号弹只是为了故意吸引日军迫使他留下军队。

   现在他才知道那批日军是宋凌云故意放出的,并不是即将到来的日军师团派出的军队。

   了解事情真相后,楚云飞更加认为宋凌云是个奇才,带兵打仗的人才。

   为他所用,必定可以做出一番事业。

   看来他要想想办法,把宋凌云收入麾下。

   而后,宋凌云开始布置计划,他先是喊起二营长徐寿文。

   “二营长。”

   “是,连长!”

   “由你带领下面的部队行动,你们的任务就是沿着这条路来回走圈尽可能暴露一些,让日军注意到你们的身影。”

   “将他们引诱出来,尽量将他们引入我们的埋伏点。”

   “是,连长!”

   二营长徐寿文收到消息后,立刻行动起来。

   “一营长。”,宋凌云继续安排道。

   “到!”

   “你派人在两侧准备好炸药包,炮弹,等日军一进入立刻开始发射。”

   “你们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大面积轰炸日军。让他们尝尝咱们火箭连炮弹的厉害。”

   “是,连长!”

   “余下的三营长,你带着剩余的人和晋绥军的兄弟们两侧发起进攻,夹击敌军的中间部队。”

   “是,连长!”

   宋凌云快速地部署下计划。

   接着,山脚下的战士们开始有条不紊、各司其职。

   而此时,大白一日派出的一支大队仍是无所消息。

   见此状。

   其大队长本田一道就开始嘟囔,“八嘎呀路!”

   “到现在还是一无所获,我们的中将阁下已经发出最后的通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