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悬疑灵异 阴婚不散

第二百五十五章 夜葬

阴婚不散 夜无声 2116 2024-05-30 16:05

  看着这颗需要几个成年人才能环抱的黄桷树,这会儿竟然变成了残枝败柳。

   除了如花以外,我们几人都露出了震惊的神色。

   这么大的一棵树,几个月前还枝繁叶茂。可就这本短短的几个月之后,怎么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不仅树叶全都枯黄掉落,甚至大树的枝干,这会儿都已经干枯脱水!

   要知道这颗黄桷树可是受过香火,披挂过红布的。可现在、现在怎么就成了这般模样?

   此刻虽然震惊,但周登的死明显更让我们几人上心。

   不过我在这里意外的得到了天地间的至阳气,所以我对这黄桷树有着一份异样的感情。

   此时我拿出了两根红蜡烛、三炷香以及若干纸钱,然后一一在这黄桷树面前点燃。

   做完这些之后。我对着这颗黄桷树行了三拜之礼。

   同时用刀子割破了手指,滴下了三滴鲜血在已经燃烧殆尽的纸钱上,不多不少,只滴三滴。

   之所以我会割破手指滴血,其实这是一种礼拜的古礼。

   在古时候,祭拜祖先的时除了用“三大祭”以外,还有的就是族人的鲜血。

   其含义就是,让祖先保佑凡事有流淌着,有这样鲜血的族人安康顺利。

   而这种滴血、洒血的祭拜礼节,在西周的时候异常盛行。其含义已经不止与同族人,而是衍生到了洒血祭拜的一种大礼。

   而这这所谓的“洒血祭拜礼”也是血祭与活祭的前身。

   但流传到了后事,这种正统的“洒血礼”却开始渐渐被遗忘,到了现代,几乎不可见。

   而那些邪恶祭拜方式“血祭”。却一直流传到了现在。甚至慈禧太后下敛的时候。还杀了数百汉人举行血祭陪葬。

   而我之所以用正统的“滴血礼”,完全是一种感恩。我虽然不知道这受过香火的黄桷树,为何会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枯死。

   但我在这里得到了造化,不管是不是与这黄桷树有关。

   如今这颗黄桷树死了,我觉得我很是应该用这种大礼节,祭拜这棵死去的大树。

   做完了这些。我便起身开始给周老爷子寻找下葬之地。

   此时老常拿出了风水罗盘,而我则直接开启了天眼,观看这里的地势风水。

   这里虽然不是什么下敛的好地、宝地。但用来埋人。却没有丝毫问题。

   我与老常合作,不一会儿便找到了一处可以下葬的野地,这里虽然不是啥宝穴。但让周老头入土为安,还是可以的。

   找好了穴位,我和老常这两个大老爷们儿便开始动起手来,拿起刚从阿雪的“美容院”里拿出的铲子就开始干活。

   这《葬经》里有云;葬地七尺七寸,青云踏行七。

   所以我和老常对准了地面就往下挖了约七尺七寸,也就是二百五十六厘米这个样子。

   当我们挖出了长两米一,宽一米六,深两米五的葬坑之后。我和老常已经累得不行,并且老常还带着伤,所以他显得比我更累。

   但一想到死的人是周登,老常也就咬着牙坚持了过来。

   在这期间,如花提出想帮一下手。但被我和老常果断拒绝,不是我们彰显大老爷们儿。

   而是这下葬坑必须得男人挖,这女人挖的坑不合下葬的规矩!

   这也是为何抬棺人和下敛师都是男性,没有女性的由来。

   挖好了葬坑之后,时间都已经到了凌晨五点多了。

   此时的我们也都又累又饿,但大家都没有丝毫的怨言,而是继续的为周老头做了一些简单的下葬法式之后,用一张白布将其包裹,最后草草的埋葬!

   而周老爷子的墓碑,我们都是用不远处黄桷树的一节枝干做的。

   此时凌伤雪独自一人跪在周老头的坟前,恭恭敬敬的上香,磕了三个头,然后才缓缓起声。

   之后,我们几人也都依次为周老头上香敬拜。最后,这周老头的下葬仪式才算完毕。

   当我们完这些之后,天色已经大亮,天边都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此时凌伤雪表情木讷,神智萎靡,阿雪则一手抱着凌伤雪也不说话,二人就这般依偎着。

   而如花也有些不知所措,站在不远处愣愣的看着即将升起的太阳。

   而老常这会儿却掏出两根儿烟,同时递了一根儿给我,并且帮我点燃。

   我在深吸了几口香烟之后,感受着尼古丁的味道,好似心情都平复了很多。

   正在这会儿,老常长长的吐出一口烟雾,然后低声的对我问道:“炎子,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此时听老常这般问道,我也很是迷茫。

   现在老窝被黑莲抄家了,黑金钵不知去向,老常和凌伤雪都有伤在身,虽然不严重,但也不能不治疗休养。

   并且加上周登突然的死,对凌伤雪的打击很大,所以短时间远行,几乎是不可能的!

   想到此处,我望了望天,感觉天大地大,好似没有了我们的去处!

   而就在此时,如花却突然走到我和老常的近前,然后开口对着我和老常说道:“李炎、常哥,如果不嫌弃,先去我家吧!等过上一段时间,你们在做打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