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悬疑灵异 不良人之我的功法可以自动修炼

第二百章 让他成为一个祸国殃民的昏君

  第二日,朱友宁率群臣祀圜丘,升坛称帝,祭告天神地只,宣称即位于东都汴州,大赦天下。

   朱友宁并未改年,仍称乾化三年,追尊叔父朱温为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张氏为元贞皇太后,并废朱友珪为庶人,颁诏四方。

   另外,朱友宁登基后,进龙虎统军袁象先,为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加封开国公。进羽林统军、驸马都尉赵岩,为检校司徒,亦加封开国公。

   授敬翔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韩延徽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改崇政院为枢密院,以王彦章为枢密使。

   按照大梁制度,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与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其实就是左右丞相。

   至于枢密院的枢密使(前身崇政院的院使),其实与宰相职责差不多,但偏重于军事。

   原先梁国的两位丞相是杜晓、于兢。

   这两人出身世家,一个祖先是唐朝宰相杜审权,一个是名震天下的画家。

   虽说他们也非常有才,但大多才华在于诗歌词赋,在政治方面的才华比起敬翔来说差了一点。

   而敬翔之前的职位是崇政院使,虽说地位与宰相相当,但重在军事。

   如今敬翔能够调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也算是人尽其才了。

   至于其他许多大臣大将,统加官进秩,兼任节度使如旧。

   ......

   早在朱友宁登基的当天,他就派人快马到潞州送信去了。

   为了全速进京,当初朱友宁只是率领骑兵逼近汴州,并未让潞州的步兵一同前往。

   陆林轩与阳叔子,自然也没跟着来。

   如今,信使已经到了潞州的梁军营中。

   军中顿时一片欢喜。

   这其中就包括陆林轩与阳叔子。

   因为信使特意嘱咐他们,让阳叔子准备出发去汴州,做太医院的院长。

   朱友宁能登基当皇帝,陆林轩是挺高兴的,倒是阳叔子有些担忧。

   陆林轩对阳叔子的担忧有些不解,问道:“师父,怎么你好像不太高兴?”

   阳叔子看了看陆林轩,终于开口道:“轩儿,你是不是和当今陛下有事?”

   陆林轩似乎猜到了阳叔子想问什么,故作不解地道:“有事?有什么事?”

   阳叔子道:“陛下特意接我去汴州,肯定不只是太医院的事,不然的话也不会特意叫上你。”

   陆林轩听到这里,顿时低下头道:“师父,我确实和他定了关系。”

   阳叔子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

   “罢了,轩儿你大了,也有自己的想法了。不过你要有心理准备。”

   “什么心理准备?”

   阳叔子道:“陛下已经是九五之尊,后宫里的人不可能会少,而且那种地方最是勾心斗角,你要做好吃亏的准备。”

   ......

   朱友宁登基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中原地区。

   而这时的袁天罡与李星云等人,却身在河中府。

   河中府,是护国军的治所。

   护国军节度使为朱友谦。

   朱友谦少时为石壕间大盗,原名只一简字,后来归附朱温,因与温同姓,被朱温收为义子,改名友谦。

   朱温登基后,命朱友谦镇河中,加封冀王。

   不过,朱友谦虽位高权重,但此人无疑是个墙头草,屡次三番联络晋国,在梁晋之间左右横跳。

   因此,袁天罡便瞅准机会,派人改容换面,将其取而代之。

   此时,原本属于护国军节度使的衙署,袁天罡却站在里面。

   孟婆则是在下面候着,一言不发。

   “没想到殿下没有称帝,反倒是朱友宁称帝了。”

   袁天罡语气冷淡地道:“此人锋芒毕露,断不可留!”

   孟婆没有说话。

   作为手下,她只需要听候命令就行了。

   因为她知道眼前这个人活了三百年,他的决策断然不会出错。

   袁天罡这时道:“石瑶,是时候该你出面了。”

   听到这话,孟婆,或者说是石瑶,顿时若有所思。

   “大帅,您的意思莫非是?”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石瑶,你要以你的姿色,拿下朱友宁,让他成为一个祸国殃民的昏君。”

   石瑶有些担忧地道:“大帅,朱友宁心思缜密,恐怕......”

   “怕什么?”

   袁天罡淡淡道:“自二十年前起,你就打入了玄冥教,那时候的朱友宁,不过是一个七八岁的孩童,他从未见过你的真面目。”

   听到这话,石瑶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石瑶不会让大帅失望。”

   ......

   朱友宁刚刚登基,其实他不打算急着做任何大事。

   事需缓图,现在的时期非常特殊,从汴京到地方藩镇,无数眼睛都盯着新皇要怎么执政。

   因此朱友宁并不怠政,刚登基就积极处理奏章、商议国事。

   但很快朱友宁就感觉枯燥了。

   因为这一日的奏章,几乎全是贺表,大多都是奉承之言。

   但很快,敬翔带来了一个消息,让朱友宁忙碌起来了。

   这件事就是叛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