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悬疑灵异 迷案缉凶之破疑

第二百四十七章 万家乐的心思(一)

迷案缉凶之破疑 黑龙马 2055 2024-05-30 16:30

  寿州报恩酒楼

   “西汉时期,相传淮南王刘安为求长生不老『药』,在八公山下用八公山泉水、黄豆和盐卤制作灵丹妙『药』,结果仙丹未得,却无意中发明了豆腐,称之为八公山豆腐,又名四季豆腐……”万家乐指着桌子上一盘豆腐,卖弄地解说。

   一旁陪酒的小姑娘,如同看星星一般崇拜的盯着博学儒雅的万家乐。

   “报恩酒楼的豆腐选用寿州八公山地区的黄豆,经过选料→浸泡→磨浆分离→煮浆→凝浆等工艺后,和笋片等辅料烹饪而成……”

   耳朵里听着万家乐的聒噪,我心里早已经腻烦透顶!

   不想与万家乐发生任何联系——哪怕刚刚破获了贺天明的案件,哪怕万家乐的父亲万福生弥留之际良心发现——我的第六直觉告诉我,万家乐身上有事情。

   这个事情是我不愿意,也不能招惹的。

   虽说如此,但是今天的赴宴,我不得不来。

   万家乐赴宴的邀请是发给张之南的,而张之南成功约请我的条件是,万家乐要再购买十间商铺并委托张之南的君正装饰公司进行装修。

   为了赚钱,张之南拼死也要把我拖到寿州报恩寺旁的报恩酒楼。

   从我踏入报恩酒楼的那一刻起,我就暗自警惕万家乐。万家乐这小子耍着曲线救国的主意,怕是从一开始就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不过,我千提防万提防,万家乐从始至终,只谈风月,不涉其他。

   如果单单从吃饭、赏玩这个角度,万家乐还真会挑地方!

   寿州报恩寺是一座唐朝时期的佛寺,此寺于唐贞观年间,由玄装法师主持修建,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院中有两棵千年银杏遮天蔽日,树龄均在1300年已上,每到秋冬季,满树满院子的金黄,蔚为壮观。

   全寺总面积 多平方米,其规模之大,建筑之雄伟,在江淮大地,乃至全国,都是首屈一指。

   报恩酒楼除了酒菜可圈可点之外,最重要的是酒楼建在报恩寺东北角。

   在报恩酒楼三楼的包厢内,隔着写意水墨的窗户,可以朦胧地遥望报恩寺金碧辉煌的大雄宝殿屋顶和千年银杏高挑的枝梢。

   我是内心藏不住的事情的人,本能的抗拒,自然而然的让我远离万家乐,因此酒桌上的气氛始终比较沉闷。

   张之南为了他的金主,可谓是不遗余力地耍宝。为了活跃气氛,张之南指着桌上的菜品让博学的万家乐解说。

   而万家乐也乐个应和,两人仿若不觉我的不快,一唱一和地应酬,看起来是一副宾主皆欢的场面。

   听完万家乐说豆腐,张之南笑着打着哈哈,指着一盘银鱼说:“这个不算,这个不算。豆腐的故事,谁不知道?有本事你给我说说这个故事。”

   “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细微沾水族,风俗当园蔬。入肆银花『乱』,倾箱雪片虚。生成犹拾卵,尽取义何如。”万家乐一边轻轻敲击桌沿,一边轻声『吟』诵。

   “啥?啥玩意?”张之南鼓凸着眼睛,瞪大眼睛说,一副标准的没文化的模样。

   “前两句我懂,二寸鱼嘛,不就是说银鱼个头小嘛!你后两句什么意思?这到底是不是银鱼的诗句?老万,你欺负我读书少,在蒙我吧?”张之南逗乐说。

   万家乐也不恼,笑着解释说:“这是杜甫写银鱼的诗《白小》。白小就是指的银鱼,至于后两句,说的是银鱼的生活习『性』,当然也说的是人『性』。”

   “啥意思?”张之南老实不客气地夹起一团银鱼,一边吃,一边问。

   “银鱼,头扁平,体细长,光滑透明,洁白如银,古代又称脍残,白小……”

   “银鱼体长1-2寸,属天然『性』鱼类。每年三四月间在水草丛生的湖湾河口繁殖产卵,每条能产卵几千粒,产卵后母鱼即死去……”

   “卵孵化后迅速生长,五月中旬生长成熟,即可捕捞。”万家乐略微沉『吟』后,一字一顿地说:“也就是说,银鱼中的母鱼寿命只有一年,生产完就死了!”

   万家乐的话过于凝重,张之南本来吃到嘴里的一勺银鱼硬是凝住。

   张之南含糊不清地说:“照你这样说,我反而吃不下去了。银鱼吃不得,这盘子老鹅总能吃的了吧?”

   “这是吴山贡鹅……”我旁边的陪酒小姑娘一边轻声低笑着,一边给我的餐盘里夹了一块说:“吴山贡鹅当然能吃啦,还好吃得很呢。”

   “啊!原来是吴山贡鹅!”张之南大大咧咧夹了一块鹅腿,狡黠地诘问万家乐:“你不是说请我们吃寿州特产吗?咋整个吴山贡鹅来?你个文化人也不讲究啊。”

   万家乐抿口酒后说:“吴山贡鹅恰恰是寿州特产啊!”

   “唐末五代十国期间,吴国的创立者杨行密攻庐州、克淮南、伐江夏,后占有淮河以南、长江以东的三十余州地盘。天复二年被唐昭宗封为吴王。”

   “杨行密为官清廉,人民安居乐业,并以身作则,而且属下均能如此,实属难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