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悬疑灵异 盗墓说书人,我讲的故事全成真了

第八十章 宛城之战 shuhaige.net

  众人仔细打量了这间墓室一眼。

   这间墓室非常的干净整洁,没有丝毫多余的东西,比起前面经过的两座穹顶墓室还要夸张。

   一号墓室好歹还发现了曹操的石碑,而刚刚的墓室更是凶险万分,又是人偶又是机关。

   此时他们面前的这座墓室里,除了地砖和墙砖之外,其他啥也没有。

   当然,这不意味着大家可以放松警惕,毕竟他们已经领略过了,这座古墓的建造者究竞手段有多高超。

   指不定越是这种空空荡荡的地方,就越有可能充满危险。

   因此这回罗教授没有选择大家一股脑的扎堆进去,而是大部队留在门前,小股部队先行进入门内探索。

   这样的方法虽然耗时长一些,效率要低不少,但是最起码能够保证安全。

   “教授,左侧墙上有壁画,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

   “教授,右侧也是壁画!”

   “教授,咱们出石门正前方一直走到墓室底,有一个可供两人通行的通道,应该是出口。”

   “地面已经检测过了,是完整一体的砖石,至于会不会转,这个测算不出来。”

   听到工作人员最后一句话,在门这边的大部队都有些忍俊不禁,不少人险些笑出声来。

   这显然就是后遗症了。

   大家伙实在是被刚刚的旋转地砖给搞怕了,谁也想不通那玩意儿居然还能转,而且一转起来就是要他们的命。

   随着这些声音先后向大部队传递信息,一条条预示着安全的内容都传达了回来。

   罗教授一颗提起来的心,也渐渐放回了胸腔中,同时也稍微燃起了一点希冀。

   既然这间墓室里面没有危险。

   那相比之下更重要的就是收获了。

   刚才传回来的信息中,说左右两侧墙壁都是壁画,可能还有一些文字。

   这意味着考古队能够从这些字画中,获取不少那个时代的历史内容,从而填空史节目里所没有的部分。

   这毫无疑问也是考古队进入古墓探险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原历史真相,填充历史底蕴。

   因此等小股部队的几名工作人员回来之后,罗教授看着前方空空荡荡的墓室,随即下达了进入的口令。

   由于考古队事先已经对这间墓室进行过简单探索,因此罗教授等人一进来,第一时间就把目标瞄准了左右两侧的壁画。

   陈默随着罗教授来到墓室左侧之后,随便拿眼睛撇了一下第一幅图的内容,就有些猜测的说道。

   “这幅画画的不会是曹操献刀刺董卓吧?”

   罗教授等人闻言,立马凑上来一番观察。

   还别说,真像是这么回事。

   这幅壁画中,一名身材魁梧壮硕的男子,以背朝外,面朝里的姿势侧卧在卧榻上。

   而在卧榻下面,则是一名看起来有些精干且高大的男子,躬身屈膝,左手抓住刀鞘,右手则握住拔出了一半的刀。

   不得不说,这些绘制壁画的古代艺术家,艺术造诣和绘画功底还是相当高的。

   尽管这些画作的载体是墙壁,但是一眼过去,依旧很清晰的能够看见画的啥。

   就以这幅画的场景,众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传说中曹操向司徒王允借七星宝刀,用以刺杀董卓。

   只可惜,这场临时起意,并没有经过深远谋划的刺杀行动以失败告终,并且导致曹操不得不逃离洛阳。

   接下来众人不断的转场。

   而自这第一幅画开始,后面的绝大多数壁画,都是彰显的曹操的一些功绩。

   包括十八路联军围剿董卓,大破黄巾军,入主兖州,吸纳青州兵以及坐拥徐州。

   除此之外,甚至连诛杀吕布,迎回汉帝,击破袁术,官渡之战打败袁绍。

   这些在历史中记载清楚,且都响当当的功劳和战绩,无一例外都呈现于壁画之上。

   从头到尾的大多数内容,可以说是阐述了曹操这位天下枭雄,一生的绝大多数功绩。

   毫无疑问,这件墓室的壁画就是用来歌功颂德,高度赞扬墓主人曹操一生中的伟大事件。

   除了唯一一幅画。

   那就是位于曹操迎回汉献帝之后的下一幅。

   宛城之战。

   这幅画用了整整两三个篇幅,占据了之前几幅画都没有的版面,但描绘的内容却是一场败仗。

   一场对于曹操而言,损失巨大的战役,也是他人生中的一个巨大遗憾所在。

   这幅画的内容初看比较抽象,因为画面中人头攒动,有点复杂。

   但依稀能够看出是两军对垒。

   一方曰曹,一方曰张。

   而很明显,曹操所率领的大军被偷袭了,营地中到处都是人为放的火,同时兵器散乱了一地。

   而在位于这幅画的中部位置,才是考古队众人瞬间分辨出这幅画是宛城之战的重要因素。

   画面中一名无比壮硕的大汉,正开口咆哮着,同时手里拿着一柄短刀朝一个方向挥砍,而这名壮汉的身上已经被刺入了好几根长矛,显然离死不远。

   而在这名大汉的不远处角落,则是几个鬼鬼崇祟的人,七手八脚的抬着两柄巨大的短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