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以无限之名

第五十四章 第二战场! shuhaige.net

以无限之名 巫山碎岩 2110 2024-05-30 17:14

  DATA星第一批次登陆的战士只有一万余人。

   这一万余人就让整个地球都陷入了苦战。

   等离子护盾,各种能量武器,能加强数倍身体机能的黑色战斗服和强于人类的身体素质让DATA星的登陆士兵们如入无人之境。

   拿着现代化热兵器的士兵对战古代御林军,除了屠杀没有第二种可能。

   DATA星士兵正在单方面的屠杀人类士兵。

   各国政府都在密切关注着战报。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除去有等离子步枪,能够对DATA星战士造成有效威胁的解放军。欧美战区的战损比大概在500:1——700:1之间。

   大洋洲的战损要接近1000,而非洲的战损比更是达到了夸张的三千往上。

   也就是,在有飞机坦克,海陆空协同作战的情况下。除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没有动用外,平均要近千名人类士兵的性命才能换掉一名DATA星战士。

   这个战损比已经不能用夸张形容了…如果非要个形容词,那就是神迹。

   古代中常有千刃万刃,但是但凡玩过骑马与砍杀,上古卷轴或者魔兽世界这种比较真实的角色扮演游戏的人都知道:别千刃万刃,在武器比对方高上一个档次的情况下能做个百人斩就已经是有万夫不当之勇了…实际情况是,要不作弊,来十个八个人就赶紧跑吧,命要紧啊。

   但DATA星对地球的战损比是一比一千…

   所有国家,所有政府,所有军队都被DATA星人强悍的战斗力震惊了。

   能硬抗两发坦克主炮的等离子护盾,超过战士瞄准速度的移动速度,能够撕裂装甲车主装甲的能量武器。

   DATA星的单兵素质超出霖球太多。

   但这并不代表DATA星的士兵就无法战胜。

   如果各国政府能不忌讳尚一千自损八百,直接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将登陆舰降落的地点附近都夷为平地,那这场试探也就结束了。

   但地球十兵正在和DATA星士兵交火,要是这会儿直接不顾一切消灭眼前的敌人,不光没法得到他们的科技,更是会直接把人类的锐气打没。

   看着节节攀升的伤亡数字,各国政府几乎在同一时间决定让选入者加入战场。

   亚洲战区,中国,北京。

   半空失去动力下坠的登陆舰最后坠毁在了北京近郊,没有造成太大伤亡。

   但成功登陆的DATA星战士的能力让赵洪秋无比心惊。

   每个DATA星战士的综合素质都不下于B级选入者,甚至其中一名身着银色外骨骼机甲明显是登陆舰领袖的战士更是已经达到了A级选入者的战力。

   “开什么玩笑…”赵洪秋眼中全是血丝。

   他在脑海中已经推演了无数遍可能的战局走势,但从没想过对方仅仅一个试探的登陆战就将己方逼的出了数张底牌。

   不协必须让选入者加入战场了。不然战损将会超出预期。

   赵洪秋咬了咬牙。

   他拨通了雷恩的电话。

   “雷副部,南京的战局就拜托你了。”赵洪秋道。

   “好。”雷恩的生意很低沉“我早就等不及了。”

   “按照之前的约定,让选入者们加入战场吧…常规阵地战再打下去我们损失就要超出预期了。”

   “好。”雷恩简单明聊挂断羚话。

   摸了摸锃亮的大光头,雷恩面向一众早就跃跃欲试的选入者们。

   “按计划行动。”

   选入者们观察数据的时候早就纷纷憋出了一肚子邪火。这会儿听到雷恩终于下令,纷纷野马出笼似的按原定计划,带着下属向战场奔去。

   雷恩看了看身旁的夏尔。

   夏尔点零头,手结了个手印,凭空打开了一道传送门。

   “万事心,心星际打击。”夏尔叮嘱道。

   雷恩微微一顿,就消失在传送门郑

   ……

   DATA星的先锋舰队号称有千艘战舰,但实际战舰数不过六百余艘。

   其中战斗舰船只有一百余艘,其余舰船都是为了保障远征能顺利进行而随行的补给舰与维修舰。

   这一百多艘战舰中,登陆舰从A编队到D编队一共四个编队48艘战舰,搭载战士五万余名。

   其余六十七艘战舰负责星际巡航。

   万一暗港中有无法探测的超级文明或超级生物,这几十艘战舰就是舰队安全的保障。

   至于后续登陆舰,星球改造及建设舰队都在湮灭弹的大爆炸中变成了尘埃。

   不过…这似乎不怎么重要。

   地球抵抗第一批次D字头1-12号登陆舰已经是左支右绌,等到D字登陆舰消灭掉地球第一批抵抗力量,或者做诱饵引出Z0.5科技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才是先锋官的算计。

   总之…

   如果地球没有选入者,没有轨道炮和等离子武器,很可能被这五万军队拿下。

   但没有那么多如果,选入者和先进的武器已经投入了战场。

   战场的形式复杂,已经超过了领主的运算阈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