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虫族是怎样炼成的

第四百零一章 励精图治

虫族是怎样炼成的 政泓 2069 2024-05-30 17:22

  接收完生命场频道内的信息,采集者们基本算是接受了这个方案。

   “你的想法很大胆。”

   “构想还需要再做修改,不过思路方向没问题,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实验数据做积累。”

   第一次构想会存在漏洞,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不过这没关系,因为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采集者一同在构想,原有的生物体设计会被一次次的翻新再设计,很快性能就会完善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

   如此一来,霍古为了暝而颁布的任务,总算是勉勉强强完美的得到解决。

   时间不知道过去了多久,思抬头望向天空,沉浸在专研当中时就是忘记时间,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已经过去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忽然间,思忆起了另外的一件重要事情还没做,刚松懈下来的神经又恢复到紧绷的状态——工作还没做完,并不是休息的时候。

   “对了,还有那件事情,永续它们也因为这件事专门递送信息过来,督促我们尽快找到解决的办法。”

   思将信息递送给频道内的采集者们,同时说明起情况,究其源头则是与瑟琳人相关。

   “关于瑟琳人的黑洞炸弹,并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他们的舰队如果孤注一掷,我们无法阻拦,宇宙环境没有屏障也太空旷,只要黑洞炸弹投入恒星我们就什么办法都没有,恒星内部在我们能力范围之外。”

   因为黑洞炸弹的出现,族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窘境,这并不是采集者们希望看到的事情,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采集者们并不懂得这句话,但并不妨碍采集者们明白这句话的道理,针对瑟琳人,族群必须做些什么以防御哪天一个瑟琳人忽然抽风,往恒星里丢出一枚黑洞炸弹。

   “所以必须要在炸弹坠入恒星前进行拦截,最好是能确保百分百的拦截。”

   “可这需要在恒星布防的话,瑟琳人必然是不会允许,这条是死路走不通。”

   有采集者这么提出自己的想法,但很快又被它自己的同族给否决掉。瑟琳人不是白痴,自然是会看到它们在恒星周围进行布防搞大工程。

   这已经不是刺激帝国的神经,而是把帝国的神经暴力的摘出来,用力的踩踏,帝国绝对不可能同意这种事。

   “……这太糟糕了,我无法想象那些怪物会怎么会对待我们以及族群,他们连自己的同族都不懂得珍惜,残忍而又恐怖。”

   有采集者这般的哀鸣着,弱小就要挨打的理念,霍古一直明里暗里都有给采集者们灌输这种理念,所以采集者们才会如此痴迷于变强,都只是为了让族群更加的安全而已。

   “或许我们可以学习瑟琳人当初实行的灭亡危机应对方案。”

   “利用轨道加速,把族群的种子加速到亚光速,让它去往其他的恒星系统拓展族群,只要瑟琳人知道他们无法一次性消灭我们,就会有所顾忌。”

   有采集者这么提议,不过它下一秒就遭到同族的反对,其他采集者并不看好这个。

   “异议,他们为什么会顾忌我们?他们可以摧毁恒星,而我们不可以,瑟琳人完全可以在消灭完一个恒星系统内的族群后,继续消灭其他恒星系统,也就是说他们可以威胁到我们,我们却无法威胁到他们。”

   “族群的数量无穷无尽,如果我们能占领成千上亿个这样的恒星系统,瑟琳人自然就会感到恐惧。”

   建议模仿瑟琳人的采集者这么回答,很显然,它也是一个十足的数量狂热者。

   然而这样的理由并不足以说服其他的采集者,这个说辞漏洞很明显,思对方案提出者给出了回答。

   “行不通,光速限制了信息的传递,同样也限制了族群的团结,你明白的吧?一个恒星系统发生超新星爆发,最近的恒星系统内的族群要在几年后才能知道那个恒星系统内的族群已经毁灭这还是距离最近,如果是更远的恒星系统,几十年几百年都不奇怪。”

   由于恒星间的巨大尺度,光速的限制下,只是单纯数量上的增多只是毫无意义,更不会让瑟琳人感到害怕而有所顾忌。

   想想看,求救信号是十五年前从遥远的恒星系统那边发送过来,然后组织远征舰队以亚光速前进,结果到达目的地又耗费了十五年,一来一回就是三十年,黄花菜都凉了,人生有多少个三十年?

   “没错,数量战争只适合针对同层次科技的对手,如果形成技术代差,无意义的增添数量只能是种浪费。”

   同样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采集者们附和的回答。

   “……那该怎么办?”

   方案提出者放弃了,它决定先休息一下,把问题交给其他同族解决,好让自己的脑细胞少死一点。

   思接过了问题。

   “你的思路没问题,只是方法不对,瑟琳人的好东西我们自然应该有,我们也开发黑洞炸弹,他们能炸我们,我们能炸他们,这样他们就会害怕然后忌惮我们。”

   “瑟琳人给意志看过黑洞炸弹的剖析投影,完全按照参数比例制造并没有太大的问题,氘氚元素以及高密度重核物质也很容易就能搞到手,问题是反物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