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美术馆
“这里就是上襄礼美术馆吗?看起来真大啊!”卡麦德刚走进这间美术馆,就忍不住兴奋地赞叹起来。
“恩,据说这里近期还举办画展呢,卡麦德,你有兴趣的话,你可以去看看!爱莲,琴老师,你们先去这里面寻找可以休息的地方吧!我准备在展厅里面逛一逛!”
“恩,那我们先上去了,你们小心点!”爱莲和琴老师去寻找可以休息的地方,而我和卡麦德则开始闲逛模式,开始欣赏这里陈列的美术作品。
有的时候,做一个有眼光的欣赏者,这并不容易。作为一个观赏家,不但要具有精准的眼光,还要有广泛的人脉才可以。
我想,我如果可以隐居在这里,也不错。在闲暇时候还可以随时逛逛这里,欣赏名家的画作。
这里的展出的画作大多都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绘画家所绘画的作品:梵高的《向日葵》、《星夜》;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等;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等。
而展出的中国画作:有齐白石的《万竹山居图》、《远山松林图》;徐悲鸿的《奔马图》、《群马》、《愚公移山图》等。
我开始漫步在展厅内,欣赏着这些美丽的绘画作品,其实,我一直在寻找一副画作:法国画家泰奥多尔·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我不知道这里到底有没有。
我开始小跑起来,带着急切的心情,搜寻着这里的每一个展台,每一个角落。
啊,我终于找到了。
我终于在一个展台前,找到了我想要看的画:《梅杜萨之筏》。
《梅杜萨之筏》,作者是法国画家泰奥多尔·籍里柯,绘制于1819年。1816年7月,法国政府派遣载着400多人巡洋舰“梅杜萨号”前往圣·路易斯港。率领舰队的是一名明显缺乏实际能力的舰长,由于他指挥错误,“梅杜萨号”不慎搁浅。
船上的人们陷入了一片混乱,而没几天,船长就带着他的手下坐着备用的救生筏逃走了,把剩下的人都撇下了。剩下的人大概有150多人,为了活命,这些人临时搭建了一只木筏,等待着救援的来临。
但是,上天却跟他们开了玩笑,救援迟迟不来临。而船上所剩的食物和水也不多了。
在正常情况下,人不吃饭,可以存活一周;如果人没有水喝,则撑不过三天。
人体内水的含量占到60一旦缺水,人体的各个细胞,各个器官,各个系统都不能正常工作。
但是,很多天过去了,救援还是没有来临。绝望降临在了这些幸存者的头上,有的人受不了饥饿,选择跳海结束自己的生命;还有的人用酒来灌醉自己,妄图使自己忘却死亡的痛苦;还有的人使在忍受不了,便开始变得极端,想要用斧头砍断绳索,想让全体人和他一块同归于尽。
当人被逼无奈时,就会发疯。
当食物和水完全耗尽的时候,人们就开始为了生存而自相残杀:有不幸的人,在战斗的时候死亡;有不幸的人,被扔到了海里去喂鲨鱼;还有不幸的人虽然暂时活了下来,但他不得不提防其他人。
而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人可以信任。任何人随时都会背叛你,任何人都会随时杀死你。原本善良的人们,在此时此刻,为了生存,都纷纷化作了恶魔。
有的人为了活下去,会不择手段,这是肯定的。
渐渐地,幸存下来的人只有27人。在食物还不够的情况下,他们就暗地里食人,吃那些死人的肉。
其中15个体力强的人,把剩下的12个人,都投入了大海,这其中,还有不少帮助了他们的人。
直到最后,只有10个人活了下来。但这10个人最后也在自责中死去,他们的心灵,永远无法得到真正的救赎。
为了生存而食人的人,就好像现在的感染者一样,但是,感染者食人完全是出于自己的本能;而那些正常的人类在吃人的时候,他们的脑袋还可以思考,他们当然清楚他们这么做所带来的后果,但他们还是做了。
这,也许就是人性最残酷的一面。
籍里柯在听说这件事情之后,极为愤慨。他为了画好这幅画,来到实地取景,拜访那些幸存者,甚至还去观察死人的模样。
也就是这样,籍里柯才画出了这样一幅震惊世界的名画。
但我觉得,他画这幅画,可能是痛苦的过程。他在画这幅画的时候,把自己也想象为画中的一员,感受着人性的黑暗,但是,籍里柯并没有完全放弃希望。
因为,在画面的另一个地方,有一个高举红巾的人。我虽然不明白作者画这个人的意图是什么。但我相信,那个人之所以高举红头巾,是因为,希望即将降临,他们即将得救。
说不定某一天,我也会遭遇这样的经历。当没有食物时,只能被迫食人。
换做是我的话,我宁愿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虽然我不能活下去,但我至少还对得起我自己的良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