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仁慈的感染

第145章 上襄礼市

仁慈的感染 毫不留情 2058 2024-05-30 17:31

  2.桃花源(上)

   我们为了避雨,暂时躲到了一个矿洞内。我们并不敢往深处走,矿洞里太黑了,我们并不敢轻易下去。矿洞说不定有什么危险的东西,下去了反而会有危险。

   所以,我们决定留在洞口,等雨变小的时候,我们就准备离开了。

   但是,卡麦德乌鸦嘴的老毛病又犯了:“冬磊,琴老师,爱莲,你们说,这下雨天的,要是这矿洞坍塌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谁知话音刚落,大地开始摇晃起来。

   “不好!大家快离开洞口!”爱莲忽然大喊道。

   这个时候,位于洞口上方的大石块忽然掉了下来,砸在了我们的面前。我们处于危险之中,我来不及多思考,一把拽过琴老师,把她往洞里面拖。

   没过一会,几块大石头就把洞口堵得死死的。而唯一的光也被堵住了,整个洞穴里很黑,就好像夜空一般,就是没有闪闪发光的星星。给够为我们提供光亮的星星啊,你在哪里啊?

   “不要害怕,我这里有手电筒。”卡麦德的声音刚落下,黑暗中就出现了一道光亮。

   在黑暗之中可以看到一束带给人希望的光,这真的很棒啊!

   “不行,这石头挪不开!”我们几个人尝试着把堵在洞口前的石头搬开,但是石头太重了,我们根本挪不动它,我们只好放弃,另寻出路。

   “各位,我们只能往前走了,也不知道这个矿洞到底通到哪?”

   “没办法,我们就信一次卡麦德说的话吧,我们先往前走看看,这个洞穴到底通向哪里?”

   我们听从了卡麦德的建议,开始向山洞内部前进。

   “对了,你们知道东晋时期有一个叫做陶渊明的隐士吗?我听说他挺有名的,你们能为我介绍一下他吗?”在我们前进的路上,卡麦德问道。

   “好啊,陶渊明,名潜,自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也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拥有很高的成就。他的作品大多都是田园诗,描写田园风光的。比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写过很多有名的诗或文章。”比较擅长语文的我回答了卡麦德的问题。

   “是吗,你可以给我说一下他的历史典故吗?”

   “啊,陶渊明的典故有很多,他喜欢喝酒,所以便有‘颜公付酒钱’的典故;他性情率真,喝完酒想走就走,所以留下了‘我醉欲眠卿可去’的典故;不过最为有名的,就是他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才发出了‘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话。”

   “是吗,我以前也听说过他写的文章,比如《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你可以跟我说一说桃花源记的内容吗?”

   “当然了,不瞒你说,我现在还可以把这个文章背下来: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在上学的时候,我的语文成绩可是非常好的,以前老师要求背的古诗文,我基本上现在都可以一字不差地背出来。而现在,我流利地把这篇课文背了一遍。

   背完之后,我看到同伴们脸上惊愕的表情。

   “哎,我早说过了,这家伙,难怪他语文成绩那么好,原来是因为古文背得好!”

   “徐冬磊,我觉得你不适合当推销员,你适合去当一个考古学家。”

   “考古学家,琴老师,你在开玩笑吧?我能把这篇课文背下来只是记忆力好而已,再说了,我的语文成绩好,考得又不只是古文,还需要高超的写作技巧,要知道,作文在语文中站的分数很高的。”

   “冬磊,你说,我们沿着这个山洞一直走,不会来到一个类似于桃花源的世界吧?”

   “卡麦德,不要说傻话了,你知道,桃花源是从来不存在的,只不过是被虚构出来的。恩,前来好像有光?”我忽然停了下来,望了望前面,前面有一个白色的亮光。

   看起来应该是出口。

   “好了,我们等会再说这些吧,看,我们到出口了,很快,我们就可以离开这里了!来吧,我们加快速度,马上就可以离开这里了!”我用积极向上的语气来鼓舞大家,只要我们继续往前走,就可以离开这个该死的洞穴,到达安全的彼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