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超维科技纪元

第一百八十六章 造船厂

超维科技纪元 岭南仨人 2094 2024-05-30 17:34

  视线回到国内。

   辽东省,大连市。

   目前两个可以建造十万吨级核动力舰船的造船厂,大连造船厂就在这里,另一个就是江南造船厂。

   在庞大的船坞里面,第一艘国产航母正在建造之中。

   不过今天的事情和国产航母没有关系。

   在一侧船坞里面,里面的杂物已经被清理干净,这是一个超大型船坞,可以建造20万吨级的油轮。

   当然这种船坞在国内只能说一般般,毕竟国内可以建造30万吨~50万吨船只的造船厂就有几十家。

   船坞里面,一艘船只的龙骨正在搭建之中,在大型龙门吊的协助下,工人们忙碌着拼接和组装。

   船只设计师赵典等人正在和造船工程师王建设等人讨论着细节。

   “赵设计师,我们真的要造这种东西?”拿着设计简图的王建设再一次问道。

   赵典挑了挑眉头回道:“是上面拍板的,你说呢?”

   苦笑起来的王建设,吐槽道:“可是这东西造来做什么?放博物馆都嫌它占地方。”

   赵典摊摊手回道:“你就别操心了,这艘船也不是没有用处的,一来可以验证一些新材料,二来可以积累一些装甲技术。”

   “好吧!”

   王建设看着手上的设计简图,再看看隔壁船坞上的航母,顿时别提多郁闷了。

   别人造航母,他造老古董。

   “老王,你可别敷衍了事,这可是上面的重点任务之一。”赵典提醒道。

   “知道。”

   赵典也是大吐苦水:“我当时也是一脸懵逼,为了设计这艘船,我可是跑几个月东瀛,去找了一大堆大和级的复原设计图,又利用仿真空间和一大帮人搞了半年多,才完成了这艘船的。”

   “可是这种铁棺材有什么用?人家又不跟你战列线对轰,难道放博物馆给游客看,也不对呀!你们这是放大版的,也不是真大和级。”

   “鬼知道。”

   俩人一边吐槽一边看着龙骨铺设。

   龙骨铺设得非常快,现代造船工业中,绝大部分的造船厂,特别是大型造船厂,都是采用分段造船法。

   所谓的分段造船法,就是将船只设计成为类似于搭积木的一个个模块,然后这些模块从其他配套工厂制造出来,再运输到造船厂组装起来。

   而船坞上的这艘船,就是采用了部分分段造船方案。

   为什么说是部分,因为这艘船将采用另一种全新的造船法,来完成快速造船的目的。

   龙骨铺设和高强度合金框架的铺设非常快,仅仅是用了不到一个多星期。

   今天王建设和赵典等人,是为了等待从岭南那边过来的24个重要模块。

   岭南核工业设备集团的理事长张清海,亲自押送着两台设备过来这边,这台设备就是之前刚研发成功金乌二型核聚变反应炉。

   模块化之后的金乌二型,就是由12个小小模块组成。

   “张理事长,你们的设备来了吗?”王建设连忙问道。

   “已经在港口,我们的工程师也一起到了。”张清海将清单递给对方。

   为了保密,核聚变反应炉的名称都是标为核裂变反应堆,而且保密工作非常严密。

   接下来几天时间,在岭南核工的工程师指导下,造船厂迅速将核聚变反应炉的24个模块组装上去。

   然后就是安装电动机和螺旋桨,这个也是大连造船厂的第一次尝试,将蒸汽轮机改成电动机。

   其实电动机也有好处,那就是启动速度非常快,可以在几分钟之内完成提速,不像蒸汽轮机需要预热一段时间。

   另外也是为了配套金乌核聚变反应炉,因为金乌核聚变反应炉是直接发电的,如果再使用蒸汽轮机,就显得多此一举。

   而且电动机的体积和重量,只有蒸汽轮机的30~40%左右,可以极大的节约船只的空间和有效载荷。

   这艘船是根据大和级进行放大的增强版,总排水量达到了16.7万吨,配备两台金乌二型核聚变反应炉。

   不过很多数据和设备模块,都是大连造船厂不知道的,特别是上面的电气化设备、武器模块等等,这些都是保密的部分。

   比如总设计师赵典,他只知道船只需要配备模块的大体形状和重量,至于功能之类都不知道。

   而两台金乌二型核聚变反应炉安装上去之后,安保人员就二十四小时站岗值班。

   时间一晃而过。

   到了9月15日,船只的龙骨和高强度合金框架、能源系统、动力系统已经布置完成。

   而一层类似于修建楼房的模板,已经被安装在船只的框架周围。

   赵典和王建设等人,再一次来到聚集在塔台上。

   “开始浇筑。”王建设拿着对讲机吩咐道。

   “收到。”

   六个台特种抽水车,将海水源源不断抽上来,过滤了沙子和杂物之后,直接注入模板里面。

   而被提前安置船只底部造岩剂,迅速的膨胀起来,一点缝隙都不留地填满整个模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