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从同福开始

第三百一十三章 元符万宁宫

从同福开始 钟山散人 2019 2024-05-30 17:35

  茅山,海拔三百多米,南北约长十公里,东西约宽五公里,面积五十多平方公里。

   是一座道教名山,睦教上清派的发源地,被道家称为‘上清宗坛’,赢第一福地,第八洞’之美誉。

   山上景点众多,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胜景,峰峦叠嶂,云雾缭绕,气候宜人,山上奇岩怪石林立密集,大溶洞深幽迂回,灵泉圣池星罗棋布,曲涧溪流纵横交织,绿树蔽山,青竹繁茂,物华宝。

   茅山主峰大茅峰似绿『色』苍龙之首,也是茅山的最高峰,其上九霄万福宫雄居,二茅峰、三茅峰蜿蜒而下,与主峰高低起伏,相映成辉。

   茅山的宫观道院最盛时多达二百五十七处,有房屋五千余间。太平国时曾遭兵燹,至清末,尚存‘三宫五观’。

   三宫为崇禧万寿宫、九霄万福宫、元符万宁宫,五观为德佑观、仁佑观、玉晨观、白云观、干元观。

   而方阳此行,却是前往位于茅山积金峰半山腰的元符万宁宫。

   此宫,乃是南茅山弟子,平日里早晚课所在之地,同时也是现在南茅山的主宫,办事之处。

   至于那因三茅真君飞升所建,位于大茅峰峰顶的九霄万福宫,现在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平常茅山诸事也不再其内处理。

   渐渐演变,现在倒成了茅山弟子潜修所在。

   站于茅山之下,方阳抬头看着山上在阳光照耀下,烁烁生辉的元符万宁宫蓝『色』屋顶,一笑,抬步,往被笼罩在淡淡云雾中的元符万宁宫行去。

   刚走没多久,却见一道士自前方蜿蜒的石阶上迎面走来。

   见此。

   方阳身子动了动,往石阶一旁让了让,准备让这道士先过去。

   哪知,这道士走到方阳身前后,却是站住不动,好奇的打量着方阳,等见得方阳疑『惑』的目光后,他似才醒悟自己动作无礼,忙对方阳做了个道稽:“茅山后学道,见过前辈!”

   闻言。

   一甩手中拂尘,方阳同样做了个道稽:“无量尊!”

   完,方阳便静静地看着这道士,现在,若他还不知道这道士是为他而来,那他真的可以找块豆腐撞死了。

   微微抬头,与方阳目光略一接触立马躲开,这道士忙用带着一丝紧张的语气快速着:“前辈大驾茅山,实乃是我茅山之幸!晚辈受掌教法旨,前来恭迎前辈上山!”

   完,这道士也不管方阳听见没有,直接一回身,忙往山上走去。

   实在是他现在太紧张了,一时之间也管不得什么礼数不礼数,谁让他在下山迎接的时候,掌教还特意嘱咐他要恭谨以待,前来的前辈乃是真人境的高手。

   若是他不知道方阳的实力还好。

   现在,让他一个连法力都没修出的道童,面对一个真人境的真修,他又怎么能不紧张。

   一笑,见得道士紧张的样子,方阳摇了摇头,也没有多做责怪,跟着他往山上行去。

   片刻。

   走到蜿蜒石阶的尽头,首先印入眼帘的乃是元符万宁宫的第一层广场,睹星门广场。

   睹星门亦称石碑坊,原是宫内道士观星望气之处。始建于宋代,重建于元末,高七点五米,宽二十一点八米,石质建造,分左中右三门,正门横额上刻“睹星门”三个红『色』大字,门之四根青石云头盘龙柱,其中两根为宋代原雕,两根是元代石雕,门左右石壁上刻影第八洞、第一福地”八个蓝『色』正楷大字,每字大约一米见方,苍劲有力,端庄清秀,为清代书法家王澍于雍正六年五月朔旦所书,具有极高的书法价值与石刻艺术,是茅山道教历史文物。

   过睹星门,拾阶而上为灵官殿,殿额石上书刻“敕赐元符万宁宫”七字,门前两侧各置石狮一尊,左雌右雄,虽残缺不全,但极古朴自然。

   搭面宽五间,进深三间,正中供奉王灵官塑像,王灵官塑像东西分别供奉南斗星君与北斗星君塑像,近殿门左右祀青龙、白虎两神塑像;殿之四周供奉道教所信奉的六十星宿神塑像,像高两米多,均为坐式,有文、有武、有喜、有怒、有观、有望、有思、有想,尊尊形态不同,个个神情各异,皆生动活泼,栩栩如生。

   每位神像手中均持一物,或刀、或枪、或剑、或琴、或镜、或宝、或笔……这些法特都是每位本命星宿神历史地位及其法力的象征。

   而此刻,在这灵官殿的正门前方,至前往后,众多身穿道袍的道士,呈一锥形,排列整齐。

   在众道士的最前方,站着一位头挽道髻,身穿宽大蓝『色』道袍,手持一把白须拂尘,颌下留着三缕长须的干瘦老道士。

   一到殿前。

   那一直领着方阳前来的道士,当即快步上前,到得那老道士身前,恭敬的行了一礼:“见过掌教真人!”

   闻言。

   老道士的目光自方阳身上移开,看了眼身前的道士后,点零头,示意他退下后,便复又将目光看向方阳。

   对视片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