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全球灾变:我为华夏守护神

第二百七十二章 公祭活动

  二日后。

   东北地区,B级别城市林木城。

   今日,这里将举行一场大型且庄、严的国家公祭活动。

   出席人员包括首座老人、南风、十多位总署署长,军部高层,地方政要、名人,学生群体,社会各阶层代表等等。

   在林木城大广场上,近十万人集会,周围的街道都是站满了来送鲜花的普通民众。

   一场异兽危机,让林木城损失了二十多万军队,一百多万民众。

   华夏从上到下,都无比悲痛。

   这是开国以来,最大的一次灾害伤亡事件。

   随着一阵雄壮威武的国歌声响起,代表着华夏的红色旗帜,缓缓升起。

   在场的所有人,都行注目礼。

   每个人的表情,都十分庄重。

   升旗仪式完毕,只见南风走向高台。

   在无数人的注视下,在一众摄像机的直播下,用着雄浑的声音,大声喊道:

   “全体人员,向林木城乃至全国遇难同胞,默哀!”

   此言一出,南风直接摘下军帽,低头。

   这一刻,也是南风首次正面的,出现在国内各大媒体的镜头里。

   全国各地,数亿民众,都第一次清晰的在实时直播中,看清楚了南风的样貌。

   不仅英俊帅气,而且是整个华夏,最为强大的觉醒者。

   是保护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英雄。

   在很多人眼里,南风虽然很年轻,但他却是所有人心目中的信仰。

   同时间,下方的部队方阵,也纷纷摘帽低头。

   各界代表人士,也都露出了沉重的表情。

   …… ……

   “礼毕!”

   “有请统领,致辞。”

   首座老人表情严肃,在观众瞩目下,缓缓来到广场台上。

   他一脸的庄重,此刻对着所有参会人员道:

   “亲爱的同胞们,今天我们一同站在这里,为逝去的同胞们祷告。

   山海世界的异兽全面降临,让全球都蒙受苦难。

   林木城一百多万民众,二十多万战士,付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我们由衷的哀悼。

   很多同胞,可能会因为过去而悔恨,会因为失去而悲伤,但请在最悲伤的时候学会坚强。

   我们永远都要记得,作为华夏的儿女。

   我们是不可战胜的,没有什么可以击倒我们华夏民族。

   我们,注定要屹立在这颗星球上,无论遇到什么危险和挑战……”

   首座老人这次演讲,没有用稿子,全是由衷而发。

   很多人听着听着,都眼含泪光,一些小学生群体更是哭了出来。

   而这一幕幕,也通过电视频道全部传播了出去。

   很多民众在看完公祭视频后,增强了对抗异兽的决心,增强了对祖国的信任。

   整个国家的凝聚力,变得更加坚固。

   这便是公祭的重要性,也是对逝去同胞和他们家人的一个交代。

   电视机前,很多小朋友,网友都发出了自己内心的声音。

   “我长大了,也要做战士,保卫国家!”

   “这些该死的异兽,等我们强大了,就去抄了他们老巢!”

   “华夏,是不可战胜的!”

   “今天杀我百万民众,它日必让异兽万倍偿还!”

   “……”

   很多民众都咬牙切齿,对异兽痛恨至极。

   全国上下,都紧紧的捏在了一起,变得更加牢固。

   公祭活动持续了一个上午,等到中午才散去。

   首座老人和南风,也一同坐军机,在五十多架战机的护卫下,回到了京城。

   飞机上,移民署的丰华署长,已经统计完各国申请移民华夏的人数。

   大多都集中在米、鹰、雄鸡、背熊四国。

   南风看完表格,便向首座老人说明了移民署收到的三千多份移民申请的事宜。

   首座老人一听是三千多位科学家,其中还有一些代表性的科学人物,自然是喜出望外。

   哪个国家会嫌弃科学人才多?

   自然是越多越好,如此整个国家才可以快速进步。

   “南风,这些科学家既然想来,那就统统招来!只要可以为我华夏提供科研力量,便是大好事。

   回京后,立刻安排军机,将这些科研人员都接回来。

   要是遇到什么阻力,尽量克服。”

   南风重重点头:

   “统领放心,我一定办好。”

   聊着聊着,便到了京城。

   首座老人直接回了天南海,南风则回了飞龙台。

   同时让丰华联系好那些科学。

   并让军部配合,让他们三日后派出军机,将那些科学家给接回来。

   因为这一次接送的都是科学家,还是这么大规模。

   为了提防各国从中阻拦,南风还让外交署参与此事。

   并让移民署,提前发放这些人公民绿卡。

   一旦有谁敢从中阻拦,就以外交问题,由外交署直接介入。

   南风就一句话,这些科学人才,必须在五天后,安全达华夏。

   毕竟现在的华夏,已经是全球最为强大的国家。

   已经无需看他人脸色,更加不是谁都可以指指点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