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从水浒开始的好汉之旅

第76章 第一次北伐 shuhaige.net

  曹丕伐吴大败后,肺炎愈发严重。

   医治不痊。

   召曹真、陈群、司马懿、曹休等人入寝宫,以为托孤大臣。

   言毕,堕泪而薨。

   年仅四十岁。

   太子曹睿继位为大魏皇帝。

   封曹真为大将军,曹休为大司马;

   华歆为太尉,王朗为司徒;

   陈群为司空,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

   其余文武官僚,各有封赠。

   并大赦天下。

   消息传到蜀地,诸葛亮大惊,曰:“曹丕已死,孺子曹睿即位,余皆不足虑。”

   并意识到北伐的时机已经来临。

   次日早朝,诸葛亮出班,上《出师表》一道,请求北伐,获准后,开始当庭点将。

   魏延、王平、马岱、廖化、马谡、关兴、张苞等人随军出征,诸葛亮自领平北大都督、丞相,总领北伐一事。

   分拨已定,忽帐下一老将,高声问道:“我虽年迈,尚有廉颇之勇,丞相何故不用我耶?”

   众人观之,乃赵云也。

   诸葛亮痛心回道:“马孟起将军不久前病故,昔日先皇册封的五虎上将,仅剩你一人,如今将军年纪已高,稍有参差,动摇一世英名,减却蜀中锐气,我实在不忍。”

   赵云大声反驳道:“我自随先帝以来,临阵不退,遇敌则先,大丈夫得死于疆场者,幸也,吾何恨焉?”

   “愿为前部先锋!”

   诸葛亮再三苦劝不住。

   赵云又道:“若不教我为先锋,愿当场撞死于阶下!”

   诸葛亮没得法,只得让赵云领先锋一职,又让邓芝为先锋副将,拨精兵五千,副将十员,随二人出征。

   诸葛亮在庭上点兵遣强时,曹军也在四处打探消息。

   他先去军中领了伍长的铭牌,又四处活动,发觉随军北伐的众将军中,能容纳他的,也只有诸葛亮的中军大帐和马岱的运粮左军领兵使。

   诸葛亮那边是万万不去的。

   最后,只得加入马岱的运粮队伍中。

   运粮虽辛苦,运气不好的话,也有和曹魏军队短兵相接的机会。

   却说诸葛亮率大军开波,行至一处三岔路口时,有典军书记来报,“三日前,便有吴使在此,奉东吴孙权之命,奉上美酒百坛,良帛百匹,祝北伐大军旗开得胜。”

   诸葛亮笑了笑,转身问道:“你们知孙权此举何意?”

   随行参军马谡回道:“孙权此举,一来是为我军打气加油,他既不希望我军大胜,也不希望我军大败,最好和曹魏两败俱伤。”

   “所以,打气是假,慰问是真。”

   “二来,也是在警告我军,不要三心二意假道伐虢,他对我军的行军路线了如指掌。”

   诸葛亮叹道:“若是我荆州还在,大军和粮草可顺江而下,哪用在这崇山峻岭中行得如此艰难,却不知运粮官的粮草有没有跟上,唉!。”

   众将一时间也默默无语。

   诸葛亮又令人拿出地图,摊开和众将一起观看,马谡在一旁解说,“进伐中原有两条大道,右路经斜谷,左路可出祁山。”

   诸葛亮稍作思索,随后传令道:“兵分两路,令先锋大军走斜谷道,佯攻嵋县,另一路出祁山,进至陇右,立稳脚跟后,在择日攻取长安。”

   魏延在地图边观察了半响,突然建言道:“丞相为何不走第三条道啊!”

   众人皆疑虑,马谡不解,问道:“出汉中并无第三条道啊!”

   魏延见众人皆望着他,得意的笑了笑,道:“图上是没有,图外却有。”

   诸葛亮也问道:“文长何意?”

   魏延用手指,在地图上长长的画了一条线,建言道:“丞相,你若给我五千精兵,让我率军穿越秦岭,经子午谷直逼长安,十日之内我便可建功。”

   诸葛亮听后却连连摇头,“秦岭崎岖难行,一旦被敌军发现,便陷入重围,全军暴尸山谷。”

   魏延仍觉得自己的计策可行,反驳道:“不,曹睿万万想不到,我军会穿越秦岭,越是危险之处,越是无防备。”

   “我只需精兵五千,便可出其不意,直捣长安城下,奇兵之功,倍胜于众力。”

   “若按丞相所说,出祁山,直逼长安,非数月不可到达,而且沿途有敌兵布防,需一城一寨的攻打,旷日持久,何时可得中原啊!”

   诸葛亮一生,从不行险,魏延这种‘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建议太过凶险,肯定不被他接受。

   “北伐乃兴亡大业,万万不可行险。我大军当行陇右平坦大道,依法进军,步步为营,如此进军,纵不能速胜,也万万不会失败,就这么定了,走大道吧。”

   诸葛亮说完,也不给魏延在次争辩的机会,直接让人传令进军。

   众人虽觉魏延的行险之策有一定几率成功,但丞相的话似乎更有道理,是故也无一人帮魏延说话。

   独留魏延一人在原地念念不岔。

   “想不到丞相竟是这般谨慎,平白错失了大好良机。”

   前军仍在行军时,后方的粮草调动也紧跟着开始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