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从水浒开始的好汉之旅

第108章 马谡背锅诸葛亮起疑心

  曹军在一处偏厅见到了马谡。

   经历过失街亭的惨败后,之前那张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脸不见了,一身华服的装扮也不见了,代替的是恬静中不失淡雅的中年文士。

   颇有些洗净铅华的味道。

   马谡见是曹军,脸上表情出现了微微波动,他先是伏身在地,对曹军行了一个大礼。

   “承蒙将军搭救,侥幸捡回一条命,若有任何差请,还请示下。”

   曹军满意的点了点头。

   若说这马谡还有什么让他瞧得上的,除了和诸葛亮的亲近关系外,就是这身文士风骨了吧。

   从伏在地上的马谡身上,依稀让他看到那个在大帐中昂首挺胸慷慨赴死的文士模样。

   马谡既猜出他来丞相府不去求见诸葛亮,而是特意来寻他,定然有事。

   曹军也不打算藏着掖着了。

   他直接从怀中掏出一册竹简,双手递了过去。

   马谡只是扫了一眼,顿时面色大变。

   他难以置信的问道:“将军是想让我呈给丞相?”

   “嗯。”曹军点了点头,又强调道:“是以你的名义,递给丞相。”

   马谡顿时有些为难了。

   那捧着竹简的双手似有千斤重担,停在空中不断发抖。

   他观了曹军一眼,见对方直愣愣的盯着自己,那双眸子中好似带着无尽的嘲讽。

   好似在说,“刚才信誓旦旦给出的承诺,一转眼便望了?”

   推脱的话语也被他一口吞咽下去。

   他吃力的点了点头,“既然将军有所请,马谡必尽全力。”

   “如此,有劳了!”

   两人间互相行了一礼,曹军也不打算久留,直接起身告辞。

   曹军离开后,马谡又捧起竹简观了一遍,心中的吃惊之情丝毫不减半分。

   按说,他现在以一戴罪立功的白身之躯在丞相府行走,每日兢兢业业,理应低调行事,是万万不方便将这竹简递上去的。

   那册子中,竟是力劝诸葛亮放弃北伐……哦不对,是劝诸葛亮坐镇汉中,稳固朝政,疏通粮道,择一大将领军北伐。

   北伐是诸葛亮一生的心病,如何甘愿退居二线?

   然这篇册子中给出的理由又十分充分。

   在联系到如今的蜀中实情,算得上有理有据。

   当这册子呈到诸葛亮案台上时,可以想象得到,威力不亚于一记原子弹。

   这便是曹军没有选择亲自递上去,而是让马谡背锅的原因。

   毕竟就算是现在的马谡,依旧是诸葛亮身边最亲近的人之一。

   这个锅,只能由他来背了。

   这便是曹军绕了马谡一命的原因。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现在,就是马谡兑现自己诺言的时候了。

   就算其中的动作瞒不住诸葛亮,曹军也不能亲自上奏。

   不然有抢夺兵权的嫌疑。

   这是大忌!

   让他在等几年,等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失败后,在亲自上册也可以,只是……他已等不急了。

   若诸葛亮是那大智慧之人,必然能看出曹军册子中所提方略,字字珠玑,完美的切中了所有要害。

   只要诸葛亮是真心为了蜀汉好,说不定会同意。

   这便是曹军敢于赌一次的原因。

   “丞相啊,为了北伐成功,为了蜀汉好,还请你坐镇后方,放弃亲自领军吧!”

   这便是册子中曹军的所求。

   至于会指派哪一位上将领军北伐?

   如今蜀汉人才凋零,能满足文韬武略条件的军中将领,也只有曹军和姜维二人矣。

   若是按资历论,则以赵云和魏延为首。

   姜维是新降之降,就算诸葛亮一力看好,也要考虑朝廷上下和军中的阻力;

   赵云老将军如今已六十有八,虽有廉颇之勇,第二次北伐能否上阵都是未知数。

   何况以曹军的认识,赵云在第二次北伐前便去世了,也无领军的可能。

   (正史中赵云享年76岁,我以三国演义中的时间线为主)

   那么剩下的只有曹军和魏延了。

   若论资历,曹军断断不如魏延;

   若论才智,则是魏延远远不如曹军。

   就看最后如何选择了。

   曹军离去后,马谡独自在房间坐了许久,最后还是文人的风骨占了上风。

   曹军在关键时刻救了他一命,这个人情不得不还。

   他整理了一番仪容,双手捧着册子,独自来到诸葛亮书房。

   “是幼常啊!来来来,我新得一册,似前朝大家手笔,你来帮我一观。”

   诸葛亮待他依旧如昔。

   只是从北伐归来后,许是大战失利的影响,也可能是天命使然,如今的诸葛亮,两鬓斑白如霜,似又老了几岁。

   这让马谡愈发不忍了。

   “或许,让丞相早日从前线退下来,也是一件幸事吧!”

   马谡心有戚戚,一时间竟对曹军那册子少了一些抵触心理。

   “先生,我也有一册,请你一观。”

   “哦,快快呈上来。”诸葛亮见马谡说得慎重,也来了兴趣。

   从马谡手中接过册子后,摊开在案台上,快速的浏览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