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原配拒绝挖野菜(完)
可惜计划很好也赶不上变化,就算每一个细节沈仁贵都计划好了,大结果戏还没唱,就狼狈落幕了。
沈仁贵把所有失败都归咎于朱氏头上。
面对铺天盖地的指责,朱氏的拳拳爱子之心开始摇摇欲坠了。
事实上,自从沈仁贵不顾她的反对娶了妻子,朱氏对他的母子之情就已经产生裂缝,只不过二十多年的疼爱已经入了骨髓,何况沈仁贵虽然娶妻但没有生子,朱氏与王氏之间,沈仁贵也是站在自己面前。但是,自从王氏中邪之后,一桩桩的事堆积下来,朱氏表面上依旧疼爱沈仁贵,但这些疼爱之下,早就出现密密麻麻的裂纹。
一触即碎。
朱氏现在好像对屡屡伤害自己的丈夫终于死心的可怜妻子,哀莫大于心死。
处于愤怒状态的沈仁贵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怒斥着朱氏,还让她赶紧去给婉儿道歉请她过来。
这话让朱氏残存的理智情感属于随时都会崩溃的状态。
朱氏确实对沈仁贵感情不一般。
沈仁贵还小的时候,朱氏一开始只是单纯的当儿子疼爱,但是随着沈仁贵年龄的增长,长的越来越优秀越来越高大英俊,守寡多年的朱氏才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要跟儿子相依为命一辈子的念头。这个念头越来越偏执疯狂,若是沈仁贵身边出现了其他女子,朱氏瞬间就像好妒的主母收拾勾引夫君的狐狸精一样。
当然,朱氏自认与儿子沈仁贵之间并没有任何龌龊的关系,只不过是多年寡母对独子多疼爱了一些,跟儿子关系比寻常母子之间好了些,是那些爱嚼舌根死后该下拔舌地狱的长舌妇胡言乱语。
但不管是男女之情还是母子之情,都不是坚不可摧永不毁灭,尤其是一方疯狂给予一方只进不出,没有给予任何回馈,总有耗尽的一天。
如果说回应男女之情,沈仁贵在怎么品行败坏自私自利,也绝不可能在这种天伦人理大于天的环境背景之下干出这种事。就算他的道德底线低穿地心,无视人伦,沈仁贵也不可能对那张布满褶子的老脸产生什么不好念头。
至于母子之情……所有人包括诸事都说沈仁贵孝顺,但是,沈仁贵的孝顺只在嘴上。
小时候沈仁贵吃好喝好,哪怕吃饱了撑着肚子也不肯留给面黄肌瘦,说着自己不喜欢吃肉就控制不住咽口水的朱氏一口。
村里与他同龄的小孩,都开始帮着爹娘下地干活或者喂鸡喂猪,沈仁贵连油瓶到了都不扶一下。
等到沈仁贵长大成人,整日在外游手好闲整天拉帮结派称兄道弟,赚到钱就呼胡帮结队请一群狐朋狗友大吃大喝,朱氏至今都没能从这个儿子手里得到过一文钱,还要时常掏出棺材本补贴“在县城干大事”的好儿子。
沈仁贵嘴里说着孝顺朱氏对朱氏,朱氏也天天夸这个儿子孝顺,夸得十里八乡到县城谁不知道沈仁贵是个大孝子?但若说孝顺了什么,朱氏在外撒泼占人便宜欺负人被教训时,沈仁贵替他出头把对方打得头破血流也算的话,那就算吧。
真正让朱氏没那么操劳能够享到福的孝顺,就是沈仁贵娶了王婉儿,给朱氏带回了一个当牛做马还能打骂出气的好工具人。有了王婉儿,朱氏思念在外边十天八个月都不回来的儿子沈仁贵时有了发泄的办法,通过折磨王婉儿获得精神上的巨大愉悦和满足感,也不用下地干活幸苦赚钱,家里家外都要王婉儿伺候,朱氏真正享受了一把沈仁贵的“孝顺”。
用后世一个词来形容,这就叫“孝顺外包”,无本万利。
如果根据原剧情的发展,只要有王婉这个恋爱脑一直孝顺外包,就算在沈仁贵为了避祸卖掉田产祖宅丢下家人一去不返,在找不到沈仁贵这个杀子仇人的县令把气发泄到沈仁贵亲娘妻子身上,有王婉儿死心塌地挖二十年野菜也要好吃好喝供奉着,朱氏过的很舒心,等沈仁贵衣锦还乡,朱氏就成了老封君享受着,荣华富贵活到了一百多岁。
现在没了孝顺外包,沈仁贵腿断了也没心情说什么好听的话哄亲娘,朱氏累死累活得不到一个好脸色,现在还要面对儿子的阴阳怪气和指责谩骂……
这世上也不是没有无怨无悔,不求回报任凭逆子虐我千百遍,我仍对逆子掏心掏肺的慈母。
但这里面不包括朱氏。
朱氏可以疼爱沈仁贵掏心掏肺的对沈仁贵好,但若沈仁贵伤透了心,又没有孝顺外包的儿媳妇贴心的弥补,累死累活的付出没有得到反馈,会翻脸很正常。
“你眼里只有王氏,根本没有我这个亲娘!自从你腿断了之后我精心伺候着你落不到一句好不说,你还心心念念着王氏!”
朱氏没有扶起沈仁贵,对着他满脸泪花愤怒的吼了一句,转身决绝离去。
沈仁贵傻眼了,愤怒失智的脑子终于冷静下来意识到了不对,但因为还记恨着刚刚朱氏的所作所为,并没有开口服软,而是阴冷着脸,眼睁睁看着朱氏头也不回的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