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超维杀

第33章 情绪

超维杀 左右X 2135 2024-05-30 18:01

  望着逐渐远去的十三子一行人,老皇帝原本热诚的眼神逐渐变得漠然。

   对于这个儿子,他可谓厌恶到了极点。

   这些日子里,每次闭眼他眼前浮现的都是在御书房那天,那个逆子手持沾满血渍的刀刃,将自己哥哥头颅砍下来的一幕。

   如果说,十三子年少时想要迎娶青楼女子只是让皇室蒙羞,让他不喜欢这个儿子的话,那么御书房那天的事,则是彻底让他厌恶了这个儿子。

   尽管那是他下的命令。

   但是,旁人都会揣摩他的脾性心思,不敢动手,你为何就敢?

   不过,尽管心中厌恶,但碍于“君无戏言”,也碍于对方是他儿子,他并没有做什么。

   只是,对方的“冷血”让他心里很不舒服,因为,这总让他想起一些曾经自己争夺皇位时的事……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会对跟他最像的十三子那么厌恶!

   他绝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在秉性上是跟他一样的人……

   “陛下,风大,太医说你不宜过多吹风,我们该回去了。”

   思绪被身旁张公公的声音拉回,等再次回过神来时,远方已经没有了十三子一行人的踪影。

   “嗯。”

   微微颔首轻应了一声,老皇帝再次看了一眼十三子离去的方向后,下了回宫的命令。

   对于十三子此次出征讨伐火绒,他心中并没有任何期盼。

   是生是死,全看个人造化。

   能活着回来就活着回来,若是不能……便也罢了。

   他已经失去了八个儿子,再失去一个最不喜爱的也无所谓了。

   这就是他的内心想法。

   不过,能在此之前让十三子代表皇室出征讨伐,倒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

   随后的日子,老皇帝在举行完祭天大典后,便开始深居浅出,静心养病。

   没有了碍眼的十三子在宫中,他连心情都舒畅了不少,在太医的静心调养下,身体的状况也逐渐好转了起来。

   民间的流言蜚语,在大周举行完祭天大典,并派出十三皇子代表皇室出征讨伐来犯的火绒国后,也逐渐小了起来。

   余下的,也就只有一些同情可怜十三皇子的言辞,倒也不是什么问题。

   就这样,时间流逝。

   转眼一个月便这么过去了。

   这一天夜里,老皇帝正在御书房内批改奏折,忽然,一个低沉沙哑的声音自御书房某个角落响了起来:“陛下,这是边境‘火神军’那边传来的消息,微臣觉得您应该看一看。”

   说罢,一道身影便从御书房的一片阴影中走了出来,将一卷文书呈到了老皇帝面前的书桌上。

   “哦?”

   老皇帝略微意外的挑了挑眉,随后拿起那卷文书,打开看了起来。

   而随着观看,他的眉头逐渐皱了起来。

   当看完所有文书后,老皇帝的眉头已经皱成了一个“川”字。

   “十三子竟还有军事谋略方面的天赋?!”

   文书中所载,乃是一则捷报。

   在对抗火绒国来犯的战事上,北境边陲的守关大军“火神军”成功击退了火绒蛮族的一波进攻,其中,“火神军”的首领,镇北大将军陈奎宗,特地在文书中简短描述了苏棱的功劳,声称此次能成功击退火绒蛮族的进攻,苏棱居首功!

   也正是看到了苏棱居首功的字样,这才让老皇帝皱起了眉头。

   老实说,一个月过去,如果不是这则文书密报,他都已经快忘了十三子代表皇室挂帅出征,讨伐火绒的事了。

   在他看来,十三子代表皇室出征讨伐火绒,最好的结果就是龟缩在军营不出,受“火神军”士兵将领们的心中鄙视,然后呆一段长短未知的时间,待北境大军打退来犯的火绒国蛮族后,回到京城。

   可没想到,此子居然还有军事谋略方面的天赋,这倒是老皇帝没有想到的。

   “陛下,北境那边的捷报应该明天才会到京城,您看此次捷报要如何处理?”

   那名暗卫开口说道。

   通常来说,有捷报自然要大宣特宣,从传捷报的士兵来到京城,还没入门便会高声大喊捷报一路到皇城,以此安抚民心,然后当皇上的也会大赏特赏。

   可暗夜司那边也知道,老皇帝厌恶十三皇子,因此特地提前截取捷报呈上,好让老皇帝能提前想好怎么做。

   老皇帝看着眼前的文书,脑海中不由再次浮现了一个多月前的那一天,御书房内,十三子手持血刃的一幕。

   顿时,他已经快要遗忘的厌恶情绪,瞬间再次涌上了心头。

   “朕知道了,你们暗夜司做的不错。”

   夸赞了一句后,老皇帝心中关于此次捷报的封赏已然有了定夺。

   ……

   五日后。

   北境边陲,“神火军”大本营,将军营帐中。

   “砰!”

   一只粗糙大手,猛然拍在身旁的茶桌上,大周镇北大将军陈奎宗怒目起身,喝问道:“为什么封赏里面没有十三殿下?!本将军亲自写的捷报,里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将十三殿下的功劳记录在册,封赏中为什么会没有十三殿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