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违规者俱乐部

第573章 天台摄影

  第573章天台摄影

   “77卷-3场-2次!”

   电影拍摄的打板是有规矩的,并不是说随便找一个场记拿着板子就能打。

   一部电影很庞大,别看只有短短九十分钟,但里面有上千个镜头。

   而将这些镜头拼凑在一起,形成一个完美融洽的故事,是一件十分考验能力的事情!

   看混剪视频就知道,同样的一个镜头,搭配不一样的背景音乐,在不一样的场合出现就会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故事。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正义联盟,尾灯和扎导的剪切几乎可以说是两个不同的版本。

   而将这上千个镜头拼凑在一起?

   别说是负责制作的后期专业团队,即便是拍摄电影的导演。

   在看到如此庞大的数据,也免不了头皮发麻。

   一个人的力量终归是有极限的,伴随着体量愈发庞大的电影,相应而生的场记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每次打板之前要喊得“卷”指的是胶卷,“场”指的是场次,“次”指的是镜头拍摄的次数。

   即便是再优秀的演员,也不可能做到所有拍摄都一次过。

   再加上众口难调,也许这一次镜头拍摄演员感觉不错,但导演却表示要再补一条。

   同时对于演员而言,场次的拍摄也相当于修改器,大宝贝职业生涯少有的几个高光镜头,不是说她演技有多好,而是通过大量拍摄最终拣选出来的。

   就好像你拍了几百张照片,哪怕很多都特别丑,但总能拼凑出一副美美的九宫格。

   至于场次?

   一般电影为了节省成本,在一个场景会拍摄很多个镜头。

   而为了分辨镜头究竟是在什么时候拍摄的,以及在电影中应该出现在时间段。

   每一段拍摄都需要标记,从而方便后期剪辑。

   但因为陈长青的出现,无间道剧组是少有的几个完全按照正常时间线走的电影。

   有人提过异议,因为这并不符合电影的正常拍摄节奏,除此之外还会浪费大量的资金,对电影本身的提升也是微乎其微,但问题是陈长青要的是拍电影吗?

   不,他要的是重演一遍的这种感受。

   一种我既是陈长青,又是陈永仁,但同时又脱离出去,站在第三人的视角观察。

   一点点钱算什么?

   无间道的拍摄成本撑死了五千万。

   可即便翻一百倍,一千倍,也不及陈长青现在的提升。

   陈长青现在分为两部分,外面这层指的是他的财力+势力+人脉,这些力量主要以百乐集团为中心,在不违法的情况下,凭借百乐集团的能量,面对任何人都拥有极大优势。

   当然,总有一些不喜欢讲道理的。

   面对这种无赖,强大的法务部会通过法律武器维护陈长青的利益,让这些不讲道理的人听他讲道理。

   而内在的部分则是陈长青的实力。

   这世界总有一些法律管不了的特例,而当法律都无法约束对方,就是陈长青展现真正实力的时候!

   能讲道理就讲道理,讲不了道理就用拳头跟你讲道理!

   所以对于陈长青而言,电影拍摄如何?成本?能不能拿奖?最终票房有多高?

   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拍电影的过程!

   只可惜,电影在拍摄的中后期,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

   澳海大厦的天台,随着镜头的拉近,陈长青熟练的从刘建明身上搜出一副手铐和一把配枪。

   单手操作,一颗颗黄橙色的子弹从弹夹落下,双手在后面被铐住的刘明建此刻扭头看向陈长青,眼皮微微跳动,表情则有些耐人寻味:

   “挺利索的。”

   陈长青眉头微皱,他看着刘建明的侧脸,随着手铐锁紧:

   “我也读过警校……”

   但下一刻,陈长青没理会眼前的刘建明,而是阴沉着一张脸冲不远处的导演喊道:

   “停停停!刘兆辉,这条给我卡掉!”

   陈长青这边话音落下,作为导演的刘兆辉楞了一下。

   和正常拍摄情况下的无间道三部曲不同。

   陈长青既然要拍摄,那必然要完整拍摄,而不可能一部一部的拍摄。

   也就是说表面上这是无间道,可实际上大家拍摄的应该是陈永仁自传记,不过作为贯穿三部曲的灵魂人物,其实不管是陈永仁自传记,还是无间道,两者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除此之外,因为这本身就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

   从拍摄到现在,陈长青喊卡的情况几乎没有。

   哪怕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最多也只是两条过。

   而类似现在这种第二条刚拍摄,陈长青便喊卡的情况,在这么多天的拍摄中还是第一次。

   当然,心中虽然有些诧异,但作为一名优秀称职的打工人,刘兆辉还是一路小跑的凑了过去,脸上充斥着讨好的笑容:“怎么了老板,要不要吃点水果?”

   而在另一边,看着傻站在原地的华仔。

   刘兆辉眉头一皱,眼神多了几分严厉:“华仔,怎么回事,不是说让你好好读剧本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