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旧日驭龙

第1008章 打响

旧日驭龙 风沙中 2178 2024-05-30 18:07

  新黑灯堡此次军事行动的大营,就那样堂而皇之地矗立在亚山半岛和金海、流岚地区的交界处上。

   此番涉及数百万大军的军事行动。

   自然也引起了金海、流岚地区边界处,负责封锁两大地区幸存者跨境的危险生物大群的注意。

   各个灾巢,也迅速得到了这个消息。

   位于两大地区各个地域活动的巢灾大军,开始朝着三方边界聚集。

   亚山半岛的数百万大军才刚刚完成汇聚。

   巢灾大军已经汇聚了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数量。

   相互隔着那条隐藏的边界线相互对峙。

   双方的局势飞快陷入无比紧张的状态中。

   不过,依然还没有出现任何摩擦和冲突。

   巢灾大军在大军的指挥官主脑、干脑的控制下,分脑、支脑的约束下,始终没有越过这条无形的边界线,出现袭击亚山半岛大军军营的情况。

   而亚山半岛的大军更是除开在不断朝大营汇聚,以及必备的警备外。

   也没有丝毫攻击举动。

   双方正在不断积蓄力量。

   这时的宁静,就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一样让人感到窒息。

   时间在一点一滴推移。

   这里的宁静随着这次亚山半岛超级要赛城系,对金海,流岚两大地区的救援行动的两位统帅同时就位,而彻底打破。

   这次行动的统帅,负责金海地区救援行动的是新黑灯堡的元老,如今的最高执政会执政官,夏玉屏。

   这是苏桓的熟人,也是新黑灯堡在旧时代,也就是灰野荒原黑灯堡时代,就在新黑灯堡赫赫有名的战将。

   甚至在第一次巢灾时,苏桓就曾在夏玉屏麾下效力。

   如今的夏玉屏不光地位显赫,而且本身的个人伟力也已经达到了驭王层次。

   尽管她担任的是金海集团军统帅。

   但本身却只需要在重大决策上拍板做决定。

   并不需要亲力亲为。

   光是她的高级幕僚和参谋就有数十位。

   几乎能够拟定完善的作战计划和战略方案。

   她担任统帅更主要的目的,则是提供个人伟力、顶尖战力的支撑。

   也就是在巢灾大军的顶尖战力,天灾种对亚山半岛的大军发起攻击时,负责拦截和抗衡。

   至于负责统帅流岚方面集团军的则是一位后起之秀。

   杨铭柱,一名并非出自新黑灯堡嫡系。

   而是来自雪国要塞城系,后来在新黑灯堡合并雪国要塞城系,建立起亚山半岛超级要塞城系后,受到招揽加入新黑灯堡的年轻驭使。

   在加入新黑灯堡后短短数年。

   这名年轻驭使便以惊才绝艳的天赋,以及新黑灯堡的培养,顺利步入驭王行列。

   成为新黑灯堡的后起之秀。

   当然,这种成就在苏桓的成就下依然显得黯淡无光。

   两位集团军统帅在统帅部碰头。

   并各自带着上百位麾下集团军的高级军官以及高级参谋。

   这次的会议,主要是设计数百万大军的归属问题。

   最终,经过确认。

   金海方面集团军分到了三百万的兵力。

   而流岚地区则分到了三百二十万的兵力。

   这次总数超过六百万的兵力,在这场会议中彻底被瓜分一空。

   紧接着,便是具体的作战计划的商讨。

   尽管两大统帅注定要兵分两路出兵。

   可由于金海地区和流岚地区很多区域都是犬牙交错般相连接壤的。

   因此,双方麾下集团军肯定会存在配合作战的情况。

   甚至在这次规模浩大的救援行动中,设立的防区肯定都会存在很多交错的情况。

   实现先将这些情况考虑进去,提前拟定好作战计划。

   能够更大限度上减少出现状况的频率。

   这场作战会议足足持续了三十八个小时。

   在场的都是集团军的高级军官。

   几乎无一例外,本身都是在驭师领域,颇有建树的存在。

   大师级基本上就是门槛。

   而且往往只有那些高级参谋中,才会偶然出现几名大师级驭师。

   至于那些主掌军队的一方将领,基本上都由驭使担任。

   在加上苏桓这些年有意地普及体魄锻炼方面的秘法。

   如今新黑灯堡的嫡系驭师基本上都是体魄强壮得惊人。

   哪怕别的地区的驭师,体魄也比多年前强了不止一星半点。

   哪怕驭徒,恐怕都炼得比公牛还强壮。

   更别说在场至少大师起步的军官们了。

   三十八小时的高强度作战会议,对他们而言也只是稍显疲乏罢了。

   精力依然旺盛,哪怕这场作战会议再持续三十八小时也是无关痛痒。

   这三十八小时的作战会议,主要商讨的是接下来配合作战和防区设立等问题。

   等到一切都确立后。

   两大统帅分别带着麾下军官前往各自的统帅部。

   在统帅部中,两位统帅又召集了大量的高层将领。

   再次经过一场会议后。

   杨铭柱麾下的流岚方面集团军,率先开拔出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