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替妹代嫁:王爷侧妃总想逃

第36章 义庄

  乞巧节眨眼就到了。

   这一日谢南书伺候穆云峥穿戴完毕,将他送出别院后,特意躲回屋子,闭门不出。

   他知道,穆云峥下了朝就会去佳和公主府,陪伴她直到星垂四野,然后又会带着她一起去逛夜市,去河边放灯,与她一起度过这个男女相会的特殊节日。

   要问谢南书为什么会这么笃定,那自然是因为自从这位佳和公主来到大奉,每年的乞巧节,他们二人都是这样过的。

   作了瑾王伴读三年,他们二人从未失约过彼此。

   这也是为什么在这权贵云集的京都,贵女无数,可与穆云峥能传出绯闻的,却只有这佳和公主一人了。

   这一整日,谢南书都在钻研那本武功心法,并且收获颇丰。

   之前唐七口述教授他时,一些听不懂的地方,如今看着文字,再结合唐七当时所讲的内容,谢南书竟然有了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因为理解神速,谢南书便觉时间很是不够用,就连午饭和晚饭时,他都不舍得将目光自那本心法上移开。

   不知不觉,天色已黑。

   袭春进来点燃屋内的蜡烛,谢南书这才觉得颈部酸涩难当,疲累的很。

   他将心法倒扣在桌案上,微微转圈活动了下颈部,站起身,来到屋外透透气。

   夜幕深邃,明月高悬,云少星稀。

   谢南书望着那一轮圆月,长长叹了口气,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了妹妹的面庞。

   妹妹呀,你到底去了哪里?

   你为什么一声不出,就这么离开了呢?

   你知不知道母亲和我,都在多么地担心你?

   正在出神间,谢南书就感觉到一支暗器破空而来,他猛地偏过头。

   擦着他的脸颊,一支袖箭“咄”地一声,叮在了他身后的廊柱上。

   他转回头,就看到那支袖箭上扎着一封信。

   谢南书立刻四处张望,却并未发现有人。

   他转过身,抬手将袖箭拔下来,取下信纸打开。

   “欲见谢玉荛,速至京都城北义庄。”

   不是唐七的笔迹。

   何况唐七来了,不会不现身。

   谢南书将袖箭翻过来掉过去地仔细查查看,却并未发现什么,这就是一只在铁匠铺随意贩卖的武器。

   他推门进了屋,召来东枝。

   “你替我去办件事,尽量低调,别被人注意。”他附在东枝耳畔,耳语几句。

   东枝点头,接过谢南书递过来的口袋,转身走了。

   屋外隐蔽处的四名暗卫,刚才已经有一人去追那放袖箭的人。

   剩下三人中,立刻又出来一位,坠在了东枝身后,尾随她出了府。

   谢南书召来袭春,说自己要休息了,让她退下不必伺候。

   然后他就收好书案上的武功心法,进了里屋,在衣柜里找出了一套黑色的衣裤换上,把头发散开,重新扎成一束。

   一切准备完毕,他就安静地坐在床畔等候。

   屋外的两名暗卫当然看不见谢南书在屋内做什么,只知道谢南书进了屋里就再没出来。

   东枝带着一位小丫鬟作伴,来到王府后门。

   遇到值夜的门房盘问,东枝笑着说,侧妃突然想吃醉仙楼的桂花鱼翅和江米酿鸭子了,门房就给她们开了门。

   东枝二人一路七拐八拐,行至一座桥下。

   东枝让丫鬟守在外头,自己顺着水滩钻进了桥底。

   尾随的暗卫正不知她要干什么,就见不一会儿,桥底就涌出了一群小乞丐,向四面八方跑走了。

   然后东枝就又带着小丫鬟去了醉仙楼。

   小乞丐那么多,暗卫就一人,自然不可能去追。

   于是,暗卫只能藏在隐匿处,守着东枝二人。

   菜肴做好了,东枝接过店小二递过来的食盒,又带着小丫鬟回了王府。

   回到别院厢房门前,东枝遣退了小丫鬟,拎着食盒进去了。

   尾随东枝的暗卫,又和余下的两名暗卫汇合,冲他们摇摇头,表示一无所获。

   而此时的谢南书,早已被看到小乞丐留下暗号的唐七,从后窗偷偷带离,避开巡夜的护院,带着赶往了城北义庄。

   不管那封信上的内容是真是假,他们二人都得过去看看。

   毕竟送信的人,知道玉荛失踪一事,哪怕那人在义庄设了埋伏,他们二人也会义无反顾地前往一探究竟。

   义庄是停放尸身的地方。

   这些尸身通常都无人认领,并且残缺不全居多。

   二人赶到时,义庄里漆黑一片。

   看守人是名年过花甲的老头儿,喝了不少酒,此时已在小屋里睡得极沉,呼噜震天响。

   谢南书蒙着面,头戴着披风上的兜帽,只露出了一双眼睛。

   唐七施展轻功,一路带着他脚踏树梢,飞掠而来。

   二人落至义庄院内,悄无声息。

   义庄院里停满了棺材,摆放得不是特别整齐。

   地面也散落放着两个未盖上的棺材,谢南书走过时,下意识地向里看了一眼。

   里面躺着一个五官移位的尸体,脸上血迹未清,再加上风过树摇,树影在那张扭曲的脸上斑驳晃动,吓得谢南书一个激灵,转身就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