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雄汉重铸

第220章 铜雀台之会

三国之雄汉重铸 无尘了然 2067 2024-05-31 08:30

  邺城,铜雀台。

   铜雀台是曹操在建安十五年的时候修建的,那时候是赤壁之战的两年后。

   曹操退回中原之后,又开始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励精图治,屯田,养民。

   可以说在这段时期北方是完全安定的,曹操修建铜雀台,一是为了彰显功绩,宣扬威名。二是彰显邺城的政治地位,稳定人心。毕竟随后曹操进卫卫宫之后,便将邺城定为了魏公国的都城。

   除了这两点之外,可能显得尤为重要和明显的一点便就是他的军事作用。

   因为铜雀台并不是孤零零的一座高台,而是由铜雀,金虎,冰井,三座高台合在一起才能真正称为铜雀台。

   三座高台足可俯视邺城全貌,通过这里可以固守城内防御。并且在这里储藏兵马粮草辎重。

   但除了这些原因之外,能让节俭的曹操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修建这三座高台,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曹操的野心!

   如此显着的工程,如此长远的设计。他没有建立在作为朝廷都城的许昌,而是建在了自己公国都城的邺城。

   其中的寓意不言而喻。

   铜雀台虽然有诸多作用,但北方安定之后,中原并没有发生过大的兵乱,所以这三座高台在平日里,时常用作祭祀和曹操宴请百官的宴饮之处。

   但近年来实处多事之秋,因为各种事物,曹操在没有到这里举行过什么宴会。

   可沉寂已久的铜雀台在今日却突然热闹了起来。

   早在几日前便来了诏令,令人清扫打理装饰铜雀台,魏王曹操要在这里重开宴会,宴请百官。

   只见铜雀台被打扫的干干净净,一层层的看上去,地毯铺地,隆重而奢华,威严郑重!

   曹操当初命程昱和钟繇官员进驻邺城,此时可以说半个朝廷都已经搬到了邺城。

   自夏侯惇灵柩回都之后,曹操便又一直称病不出。甚至已经传言曹操的身体已经危在旦夕,但是一直都没有准确的消息。

   朝廷大事都是由世子曹丕代为传话,但见曹丕恭敬本分的姿态,里里外外的人虽然众说纷纭,但也始终不敢确定。

   毕竟如果曹操真的出现了意外,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作为世子的曹丕。他马上就可以灵前继位。

   可曹丕既然一直在传达着曹操的命令,那就证明曹操没事。

   可曹操一直不露面,也不免让人怀疑他的身体状况,是否跟传言中的差别不大?

   也有人有着心怀不轨的动作,但是曹操无论是隐是出,都对朝廷的动作掌控的一清二楚。

   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暗地里的小动作,当然也逃不过曹操的眼线。

   曹操一直不露面,最引起怀疑的便是曹操的几个儿子。尤其是仍旧有意争夺那个位置的几个。

   曹彰自然不用说,是兄弟几人最早从军的,且有战功在身。对于曹丕并不服气,一直有意于世子之位。

   而曹植虽然在曹操册封曹丕为世子之后,没有表现出更多的情绪。但心中不免有意,而且跟随他的那些文人墨客,也是极力想要推曹植登上那个位置的。

   毕竟他们跟随在曹植身边,看中的不仅是曹植的诗文才学,更是他的身份和地位。

   双方都在暗自试探。

   对于两个儿子,曹操自然不能做出什么直接的举动。但是对于那些在暗中推波助澜,别有用心的人,曹操也绝对不会放过。

   正当那些人心怀不轨,暗自谋划之时,却在一夜之间被一网打尽。

   曹操在无声无息之中就掀起一场血雨腥风,也在无声无息之中解决了一些未来的阻力,继续以他无上的威严震慑着朝野内外。

   到了铜雀台之会这一天,受邀的各路官员都急忙赶往铜雀台赴会。

   凭借官位等级,文武百官一一分列而坐,一层台阶便是一个等级。

   最高处的主位是曹操的,在分列而下是一些跟随曹操多年的文武近臣,还有曹操的几个儿子。

   司马懿挂在了这一路人的末尾,也算是坐在了一个极近的位置。论功劳他基本足够,论资历,他这个位置可是太靠前了。

   而在铜雀台之下的广阔空地上,早已经集结了一万五千精锐士兵。整齐列队,威武雄壮。

   在万众瞩目之下,曹操在侍者的搀扶下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终于再次出现的曹操令众人都窃窃私语,唯有司马懿,老神的坐在那里。

   目光凝固,没有与周边一人交谈。

   曹丕一直侍奉在曹操跟前,而他与曹丕更是关系甚密。他对于曹操的近况是相对了解的。

   关于曹操的身体情况,他也是有些了解的。

   夏侯惇的死,是曹操身体衰败的又一契机。

   自那以后,曹操不是心中悲痛,而无心朝政。但是他的身体真的不能支撑他出来处理政务。

   待曹操端坐于王位之上后,司马懿转头望向上方的曹操。看样子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虚弱。

   但不知道是经过调养后有所恢复,还是在强撑着。司马懿内心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