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雄汉重铸

第136章 徐庶谋长安!

三国之雄汉重铸 无尘了然 2112 2024-05-31 08:30

  正当周不疑和吴信率军快速穿过子午谷的同时,长安城内也酝酿着一场风云变幻。雷雨未曾来临之前总在云层之中暗流涌动。

   长安城西,徐庶住处。

   那夜来见徐庶的那名青年再次出现在了徐庶的住处中。

   这名青年的来历并不简单,他姓王名盖。是王允之子。

   王允也是大汉的忠臣,董卓乱政,王允巧施美人计,诱使吕布杀董卓。

   只是忠心足够,却没有真正能在乱世之中匡扶社稷的能力。在这纷乱的乱世之中,或许可以说是有一些幼稚。

   李淮郭汜叛乱,威逼长安,他本可坚守代援,求得一线生机。可他却天真的相信李淮郭汜的鬼话,以自身之死想要换取朝廷及汉献帝的安全。

   王允身死之后,李淮郭汜入长安,不久后李淮郭汜内讧,长安陷入混乱。汉献帝东逃洛阳,而王允残留的家眷却留在了长安。

   王允在朝中为官多年,虽然不是贪官,敛聚了多少财富,但也有着一些家底。经历的长安之乱后,王允的家眷仍然留在长安。

   王盖是王允之子,其父为汉室而死。其从小便受其父影响,也是心向汉室的。

   徐庶虽然谋划全局,但碍于他的身份,他只能在暗处。明面上只能由王盖四处活动。

   而王盖也有着独到之处,他身为王允之子,与长安城中的各大家都有着关系,联络。

   由他来联络长安城中,心向汉室的人,能够真正获取他们的信任。

   长安城作为大汉的故都,城中有很多人都是心向汉室的,无论是世家大族还是平民百姓。

   “先生,您这么急着找我来,是不是快要行动了?”王盖面露希冀,看着徐庶。

   徐庶微微点头,脸上也带着一丝笑意。

   徐庶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我已经得到情报,两日之内世子的兵马必到。只要世子的兵马一到长安城外,我们便可行动。”

   王盖闻言眼神一亮,忙问道:“先生,世子要从何路进军啊?”

   “进军长安事关整体大局,不到最后一刻。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泄露。以免节外生枝。”徐庶道。

   王盖闻言也没有多问,对于这件事情的绝密,他也能理解。这件事,一丝一毫的泄露都能导致满盘皆输。

   徐庶继续说道:“驻守长安的曹洪的两万兵马,我们暂且不要惊动。”

   “你要记住,等我再次发消息给你,你要集合我们在长安城中蓄积的力量。集中向南门与世子的兵马里应外合。”

   “只要世子的兵马能够安然进入城内,曹洪及他的两万兵马便不足为惧。”

   “先生,我明白”王盖应下。

   “还有你一定要反复嘱咐我们的人”徐庶又开口严肃的嘱咐道。

   “我们现在离成功只差最后一刻,在这一刻所有人都要严守秘密,绝不可粗心大意,松懈怠慢。在这个时候我们只要露出一丝马脚,一个人的不注意就会暴露我们所有人的行迹。”

   “一定要万分注意,行动的时候也要反复推敲是否有疏漏。”徐庶郑重的说道。

   王盖对徐庶拱手道:“请先生放心,我必定牢记在心,保证行动之日万无一失。”

   …………

   上邽,

   马超带回六万羌兵之后,刘安麾下除去街亭的兵马,已有十万余人。

   刘安亲自观阅了这六万羌兵,他主要是为了查看对于这六万羌兵的掌控情况。

   马超的安排也并没有让他失望,在回师的途中,马超已经将他原本的西凉士卒安排穿插到了这羌兵之中。由他麾下的士兵来担任统领这些羌兵。

   而彻里吉和迷当派来的领兵将领早已被马超架空了。而这些羌兵原本就对于马超有敬畏之心,对于马超的决定也不会有异议。可以说这六万兵马已经在马超的完全掌控下了。

   刘安对此很是满意,这样才能保证这六万兵马能在战场上发挥出作用。羌兵再勇猛,不听指挥,也不过是比集合一群手无寸铁的老百姓略强一些罢了。

   刘安已经接到了周不疑的回复,整个战场三点联动,每个环节既不能过于超前,也不能过于落后。

   他与诸葛亮已经商议完毕,决定进军。

   刘安升帐点兵。

   刘安看向马超。

   “马超”

   “末将在!”马超应声出列。

   刘安:“命你领兵三万进军街亭,与魏延等人会师击败夏侯惇。”

   “末将领命!”马超抱拳道。

   而这次除了马超单独领兵之外,其他人都随刘安正面进军。

   “赵云,邓芝,张翼,王平,马岱”

   “你们随我与军师率剩余兵马,正面进军直取陈仓!”

   “末将领命!”

   对于全局的计划只有刘安和诸葛亮两人知道。对于子午谷的谋划,刘安也是不久前才对诸葛亮坦白的。

   要想稳住雍凉,必须夺取长安,而夺取长安非用奇计不可!

   诸葛亮北伐,魏延曾提出子午谷奇袭,被诸葛亮否决。留下子午谷奇袭的千年争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