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雄汉重铸

第252章 逼宫(二)

三国之雄汉重铸 无尘了然 2172 2024-05-31 08:30

  华歆分毫不让的直视着汉献帝,目光坚定而无情。

   “陛下,大汉传至今天已历四百年,自桓帝,灵帝以来,天下大乱”华歆说道。

   “乱贼四起,天下战火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大汉天下有覆灭之险。”

   “而陛下自当初即位以来也对天下百姓毫无恩德。”

   “是先王率军平叛,力挽狂澜,护住朝廷而后扫平中原,使百姓安居乐业。”

   “先王之功德,中原百姓感恩戴德,若无先王,陛下恐怕早已陨于战火之中,死于乱臣之手。”

   “先王已逝,陛下无法报其恩德。”

   “但如今魏王尚在,陛下无法报父恩,就应该报于子身。”

   “以天下相让才能报答魏王父子两代的恩德及功业。”

   “陛下自登基以来毫无建树,对于帝王来说,这是对天下百姓的一大罪过。放到武帝之时,陛下应该自颁一封罪己诏,来向天下臣民谢罪。”

   汉献帝听到华歆此话,都明显惊了一下。

   罪己诏?!

   放在汉武帝身上,那是对自己功过的评说,后人无人敢于诟病。

   可他呢,汉献帝内心在滴血。

   他自登基之初,就一直是挂着皇帝的名,实际上当着傀儡。他是对于天下百姓没有任何恩德,可是这岂能怪罪于他呢?

   如果真下一封罪己诏,不过是对他的羞辱而已!

   华歆继续说道:“如今魏王恩德,我等臣工也不愿意看到陛下发罪己诏。”

   “但是魏王恩德,功比于天,陛下除了禅位之外,没有别的选择。”

   “自黄巾之乱后的天下大乱,也已经证明着大汉气运已尽,天时如此。”

   “陛下不应再来推脱,阻碍天意,更逆人心。”

   华歆说着,拿出了一封他替汉献帝准备好的禅让诏书。

   “陛下,臣等不想劳烦陛下。禅位诏书臣等已经替陛下拟好,只需陛下点头。”

   “你……!”

   汉献帝闻言指着华歆,一脸气急,说不出话来。

   他已经预料到了今日朝堂的局面,但他没有想到这些人竟然如此急不可耐。

   竟然连禅位诏书都替他拟好了,他的这帮“臣子”还真是会替他着想啊!

   汉献帝内心气急,指着华歆苦笑着流下了泪水。

   华歆丝毫没有顾及汉献帝的哀伤之状,在这满朝群臣之中,此刻的汉献帝在他们眼中更是无能懦弱。

   华歆继而拱手说道:“臣请陛下顺天应人,禅位于魏王。”

   在华歆之后,满殿之中战的文武群臣尽皆齐声对汉献帝说道。

   “请陛下退位,禅位于魏王!”

   汉献帝看着这文武群臣,无奈苦笑,内心苦涩。

   满殿大臣无一例外的站了出来,甚至比平时上朝时的朝贺之声还要整齐,还要洪亮!

   殊不知在多次的谋划之中,曹操几次对朝臣的清洗,曹丕继位后又对朝臣的一次大换血。

   朝廷中的文武百官,别说是否还有心向汉室的人,就算还有那么一小部分。在面对曹操及曹丕两人的狠辣政策,又有何人敢出来说一句话呢?

   再说刚才华歆所说的也是事实,如果没有曹操,汉献帝早已死于战火之中。汉室朝廷也早已不复存在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汉献帝和汉氏朝廷的存在,也只不过剩下一个空壳子和一个形式罢了。

   真正的政令法度早就自魏王而出了,到如今,一切也只不过是由虚到实。

   将里子摆到摆到明面上罢了。

   “好”

   “好”

   “好”

   “哈哈哈”

   汉献帝苦笑着看向群臣,“你们终于把心里话都说出来了。”

   “今天这场朝会你们不就是为了逼宫吗?”

   “逼朕把皇位禅让给曹丕!”

   “这时候终于想起朕这个皇帝来了。”

   “好!”

   “朕成全你们。”汉献帝大声说道。

   “朕把这个位子让给曹丕。”

   “请陛下交出传国玉玺!”华歆又说道。

   华歆看着汉献帝,“陛下既然同意禅位,就请将传国玉玺交出来,诏书之事由臣等为陛下代办。”

   传国玉玺自秦而传,汉世沿之,数百年来已经成为了天下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镇国神器!

   若无得到真正的传国玉玺,足可被天下人视作来路不正。

   就像当初得到传国玉玺的孙坚,和拿到玉玺玉玺就敢称帝的袁术。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汉献帝闻言绝望的闭了闭眼睛,缓缓转身,然后对一旁挥了挥手。

   “给他们吧!”

   而一旁的玉玺官闻言,却双手抱住玉玺,猛然起身说道。

   “不!”

   这一声不字,让汉献帝猛然转身,他看向这玉玺官。

   玉玺官手捧玉玺说道:“传国玉玺乃皇权象征,非天子不可持。今岂能受辱于贼手!”

   “祖弼!”曹洪从武将行列之中走了出来,指着祖弼的鼻子破口大骂。

   “你想找死吗?!”

   祖弼面对曹洪的呵斥,凛然不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