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雄汉重铸

第299章 龙争虎斗!

三国之雄汉重铸 无尘了然 2108 2024-05-31 08:30

  刘安猛的将一封密奏合上,脸上满是愉悦之色。神情之中充满着浓厚的兴趣,目光有神。

   “曹丕命司马懿为都督,统领大军,看来司马懿这头冢虎终究要与丞相对上了。”刘安兀自说道。

   刘安想到这里脸上露出玩味之色,原本是诸葛亮北伐,司马懿防守雍凉。

   而现在攻守异形了!

   现在诸葛亮镇守有利地势,司马懿成了进攻方。双方各有长处,此消彼长。

   司马懿能守住雍凉,拖死诸葛亮,如今能否攻破岳父的防御,打下关中呢?

   诸葛亮打进攻不弱,现在占据地利,防守也不成问题。要是再把司马懿打成防守方,那就招笑了。

   刘安想着嘴角不自觉上扬,司马懿原本是擅长进攻和突袭,可硬生生被诸葛亮打成了防守大师!

   若不是最后诸葛亮病死了,司马懿那张老脸恐怕都挂不住,前半生打出的英名尽丧,晚节不保。

   畏蜀如虎!

   司马懿坐拥魏国之强而闭关固守,诸葛亮以蜀汉之弱而五出祁山,六攻魏国。

   司马懿如果不是忌惮诸葛亮,为何不会被死诸葛吓走活仲达。又何会在几次对战之中占据优势地位,却始终处于守势?

   养寇自重,以逸待劳是一方面,可又何尝不是司马懿不敢与诸葛亮正面交手呢?

   若是能正面取胜,不必以逸待劳,养寇自重也能做到。打出战绩战胜诸葛亮,更能让曹魏对他重视。

   更能让曹魏知道除了司他司马懿无人能敌诸葛亮,只要诸葛亮在就不敢动他。

   而司马懿没有这么做,也做不到。他选了一条最艰难,最漫长,也最憋屈的路。

   北伐啊!

   刘安心中感叹,三国这段历史的重中之重,

   三国之中高光时刻莫过于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巅峰对垒,相互见招拆招。高手过招,只能从对方不经意间露出的细小破绽而寻求战机。

   卧龙,冢虎,这对宿敌的巅峰对决是多么让人心驰神往,过程的精彩,以及最后结局的遗憾。

   无论过去了多少年,大多数人看的时候都希望蜀汉能赢,也希望那个苍老的身影能够站到长安的城楼上。

   让他能再次露出开怀的笑容,大声向先帝敬告,大汉可以兴复了。

   而这次,刘安目光坚定,眼底燃烧着熊熊的自信之火。

   如今诸葛亮的身后不是空无一人,他站在身后坚定的支持诸葛亮。还有如今大汉集六州之地的支持。

   司马懿再无强大优势,诸葛亮的靠山不比他弱!

   “丞相乃天纵之才,司马懿也是当世谋主,他们二人相争必是一番龙争虎斗啊!”一旁的周不疑感叹道。

   “关中之地有丞相坐镇,自然无忧,但我们必须要迫使魏国停战。”

   “眼下江东已经平定,陛下可令各路大军进攻淮南,使魏国首尾不能相应。”周不疑道。

   “这一盘大棋每一步都至关重要,相连一体,不可分割,牵一发而动全身。”

   “司马懿这头蛮牛想要往前拱,那朕就要把他的牛尾巴死死的攥住。”刘安道。

   刘安对周不疑道:“文直,传朕的旨意下去。”

   “大军再休整两天,两天后各军依各自进军方位,向曹魏淮南之地发动进攻!”

   “喏!”

   …………

   函谷关外,时隔数日,汉魏两方大军再次对垒于关下。

   表面上除了魏军主帅换成了司马懿之外,并没有特别大的改变。

   但在实际里,两军的再次对垒却已经显示出了极为不同的情势。

   司马懿的行军布阵与曹真完全不同,曹真是将军,而司马懿本身是更是一名谋士。对于行军布阵讲究更加紧密的联合和安排。

   司马懿亲领十二万大军来关前出战,而诸葛亮依旧让赵云领兵十万出关应战。

   司马懿骑着战马于中军之中,观望着诸葛亮的军容阵型,只是看的眉头紧蹙。

   心中不由得暗暗赞叹,诸葛亮真乃奇才!

   虽不是第一次见到诸葛亮的排兵布阵,但再次见到还是惊叹于诸葛亮之才!

   军容之整肃,布阵之精妙让人叹为观止。恢弘大气之间,让人看不出其中高深玄妙。

   只是在这看似普通的军阵之中却联系紧密,内藏变化,进可攻退可守,牵一发动全身,看似平静无常的军阵,一经变化便是变幻莫测的杀阵!

   这样的排兵布阵堪称天人合一,诸葛亮在军阵之上的造诣恐怕已经登峰造极!

   司马懿心中对诸葛亮既是忌惮,又是钦佩。

   与这样的对手交手,此生不寂寞。但若是不能战而胜之,只能说是不幸。

   诸葛亮也在观摩着司马懿的军阵,这算是他们两人第一次正式的面对面对垒。

   之前的雍凉之战,司马懿虽挂大都督之名,但实际指挥者却是曹操。

   对于司马懿这个对手,诸葛亮已经将其提到了极高的位置上来。

   行军布阵不能一蹴而就,务必精益求精。力求不露出一丝破绽。

   “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