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雄汉重铸

第273章 为何不敢动兵?!

三国之雄汉重铸 无尘了然 2131 2024-05-31 08:30

  诸葛瑾听到诸葛亮的话,微微愣住了。

   “孔明,当初你可是一力促成孙刘联盟的。”诸葛瑾只说道。

   诸葛亮道:“兄长岂不闻今非昔比,当日之情形与今日,实乃天翻地覆之变。”

   诸葛亮回忆起当年之事,“当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兵锋直指先帝,先帝当时兵不过数万,兵微将寡。为后续作战不得不暂避曹军锋芒。”

   “曹军势大,曹操必要一举荡平南方而一统天下。先帝命我过江往东吴见孙权”

   诸葛亮说到此处,看向诸葛瑾。

   “可当时江东上下可有一人看得起先帝,愿真心与先帝结盟。”

   “但总算两家的联盟磕磕绊绊的结成了,也一同击败了曹操,守住了南方的生存之地。”

   “可是东吴孙权在战后是如何做的呢?”

   “先帝作为汉室贵胄,更兼有荆州之主刘景升托付在前,率军平定了战后的荆州七郡。”

   “可是孙权呢?!”

   诸葛亮说到这里的时候,话音不由得提高。

   “他自己进兵缓慢,反倒怨我主公抢去了功劳。恬不知耻的派鲁肃前来讨要荆州。”

   “如此蛮横无理,可谓是滑天下之大稽。”

   “孙权为何敢如此做?就是因为当时先帝实力弱小,孙权从未将先帝视作盟友,而只是做一个带有一些共同利益的敌人。”

   “再到后来孙权做出的事情就更加无耻了。”诸葛亮不由得露出一抹讥讽的笑意。

   “他为了榨取荆州,不惜用自己亲妹妹的名声来让先帝过江相亲,企图扣押先帝来诈取荆州。”

   “可惜呀,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

   “但是不得不说,天下人更是有目共睹。”

   “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诸葛亮直接怒斥。

   “我先帝正欲北伐之时,陛下已于雍凉激战正酣,荆州关羽正在阻挡曹军进攻。而孙权小人行径,竟在此刻无耻的进攻我军后方。”

   “是关羽陷于生死危难之地,是先帝大业有倒覆之险!”

   “这就是孙权所提的所谓盟友,更是他作为汉臣的本分?”

   “此乃小人贪婪见利忘义尔!”

   诸葛亮义正言辞,“先帝奉愍烈皇帝遗诏,持传国玉玺登基称帝。今陛下承继大统,威加四海。”

   “孙权见利忘义,小人行径更兼依附逆贼曹魏。孙权身披汉臣衣,实为汉朝贼!”

   “陛下发天子令谕为何不能讨伐逆贼?!”

   诸葛亮越说越激动,这不但是要劝说诸葛瑾,更是让他明白天下一统之大势。

   在汉室而不在逆贼!

   “先帝自荆州起家,平荆州,克交州,定益州,收复雍凉!至陛下今日,已过十二载。”

   “先帝威名举世皆知,当今陛下更是威武睿智,一统天下之雄主!”

   “今我大汉跨五州一京之地,人口五百万,带甲精壮几十万。”

   “陛下聪明睿智以曲辕犁、水车,为万民开生机。”

   时至此时,诸葛亮不需对诸葛瑾有所保留。

   “曲辕犁只需一人一牛便可日耕数亩之地,省时省力。在荆州,交州,益州三地,新开良田何止万顷!”

   “水车引水灌溉,万里荒芜尽为良田。使雍凉之地都尽可养民屯兵。蜀锦行销天下,大汉每年赋税粮草何止百余万。”

   “两年多的光景,五州之地的百姓尽皆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尽皆拥戴爱戴陛下。更是一心盼望陛下发兵荡灭天下逆贼,一统天下,还他们及天下万民一个朗朗乾坤,盛世太平!”

   诸葛亮看着诸葛瑾,“我大汉不仅有一扫乾坤之实力,更有天意民心拥护”

   “为何不敢发兵伐吴呢?!”

   面对诸葛亮的一声质问,诸葛瑾无言以对。

   神情呆滞,目光惊愣。

   不单是为刚才诸葛亮所说的话感到震惊,更是震惊于如今的现实!

   当年没人看好的刘备称帝了,如今死而复生的大汉强势立于天下,有再次兴复汉室的巨大希望!

   成王败寇!

   “孔明,我只想再确认一下,陛下当真已经决定要出兵伐吴了?”诸葛瑾转而问道。

   诸葛亮闻言微微停顿,他当然不可能将具体计划和盘托出。

   “伐吴是势在必行的!”诸葛亮只说道。

   诸葛瑾闻言脸色彻底黯然下来。

   诸葛亮见状继续说道:“兄长,为护住你一家家眷,陛下上演这一出苦肉戏,其中仁义之心不言而喻。”

   “而你也应该明白,以我大汉如今之威势,东吴孙权断不可久存。日后大汉江山也必定会在陛下手中得以兴复。”

   诸葛亮说的时候,满脸透露出的是喜悦和兴奋,还有那一举一动之中透露出的坚定信心!

   “如此大势所趋,兄长万万不可不察呀。”诸葛亮衷心对诸葛瑾说道。

   “孙权实乃小人,胁兄长家眷以作要挟,兄长难道还没有看出来吗?”

   “跟随这等人,岂不是最终要走向穷途末路?!”

   诸葛瑾也听出了诸葛亮话语中的劝说之意,可他心中也有着一个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