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雄汉重铸

第395章 最后的忠臣!

三国之雄汉重铸 无尘了然 2111 2024-05-31 08:30

  “曹操,曹丕,曹叡,曹氏三代人都不是软弱之徒,都有其风骨。”

   刘安看着曹叡坠楼的位置,兀自说道。

   “司马懿一直为曹氏所忌惮,双方可谓是相互防备又相互依靠。今天这个结局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注定。”诸葛亮道。

   “自古君臣之间,能成如此状况的,也只有曹氏了。”庞统感叹道。

   一个君主如此死法,虽然壮烈,但刘安心中还颇有些惋惜。

   只可惜这不是正常的交相攻伐,是平叛与叛乱的战争关系。曹氏是背逆之臣,如果他给曹叡一个名号加以追谥,这样就名不正言不顺了。

   如果不是这样,以曹氏的风骨,他还真想上给他们上一个名号。

   “曹叡贵为一国之君,能在此时做出如此选择,也算不负帝王之名。”

   “传朕的旨意,将曹叡遗体收殓安葬,不可令人随意毁坏。”

   “还有”刘安又嘱咐道。

   刘安:“已死之人不必追责,告诫全军将士,任何人不得损毁,劫掠曹操,曹丕等人陵墓。并派人看守。”

   “其余曹氏众人,凡是在军中为将,朝中围观者全部拿下,以待后续惩处!”

   “遵旨!”

   …………

   刘安随后随大军进入邺城,邺城已经攻破,曹氏的最后一块根基已经破灭。

   只待赵云平定幽州及辽东,便彻底扫清河南,河北,定鼎中原,重新一统天下!

   刘安的预想中是这样的,大的方向也是向这么发展的。只是有一个细小的意外,他给忽略了。

   “陛下,邺城附近还没有完全平定。”诸葛亮突然说道。

   刘安闻言一疑,问道:“曹魏的兵马皆集中在邺城,此时邺城已经攻破,曹军非死即降,哪里还有什么叛军存在?”

   诸葛亮道:“禀陛下,邺城附近的魏军,是分由司马懿和贾诩统领的。”

   听诸葛亮这么一说,刘安立马反应过来还有一个贾诩。

   “丞相所说的是贾诩吧,他现在身在何处?”刘安问道。

   “贾诩此人素有毒士之威名,历经乱世而屹立不倒,非常人所能及也,若能将其招降,就再好不过了。”

   诸葛亮微微苦笑,若能将其招降,他也不会在此禀报了。

   诸葛亮对刘安说道:“禀陛下,贾诩之前领兵驻守在阳平亭,在我军攻破邺城之时,他也被包围在了阳平亭,手中还有着三四万人马。”

   “知道是贾诩,所以我命陈到并未直接将其歼灭。而我也已经派人给他送去了消息,劝他投降。”

   诸葛亮微微摇头说道:“可如同泥牛入海,毫无音讯。”

   刘安闻言,神情一怔。

   “贾诩乃是曹氏三代旧臣,在曹氏一众官员中影响极大。如果能将其劝降,我军将不费吹灰之力,安定曹氏一众官员。”

   刘安对诸葛亮说道:“稍后朕会亲自修书一封命人送往贾诩,若能劝他回头当然是好。”

   “如果他执意要为曹魏殉葬,那我大军也不必在这里耽搁时间。”刘安平静说道。

   “喏!”诸葛亮应下。

   刘安刚要迈步往前,突然又想到了什么,停住脚步回头对诸葛亮说道。

   “传朕的旨意,将司马懿全族全部缉拿。其族中为官子弟一律处斩,其余一众老小全部发配朱崖州!”

   诸葛亮闻言并没有立即应下,而是拱手说道。

   “陛下,司马懿其人及司马氏一族,影响极大,也罪恶极重。做出惩处无可厚非,可对于其族人如此,会不会太过严苛?”

   诸葛亮建议道:“臣以为可将司马氏族中,在曹魏中任重要职务的人施以极刑。其余人等全部发配朱崖州。”

   刘安面露思索之色,对诸葛亮的建议并没有直接否决,略微思虑过后才说道。

   “朕准了”

   “但司马氏一族发配到朱崖州之后,三代以内不得参加科举,其宗族子弟非有朝廷特赦,永不得返回中土!”刘安又严声说道。

   “臣遵旨!”

   …………

   阳平亭中,贾诩已经接到了刘安的亲笔信。

   贾诩在看过信的内容之后,微微长叹一声。

   在信中刘安以极诚恳的语气劝说贾诩归附,也给他阐明了利害关系。

   刘安敬重他的智慧,只要他愿意恢复,即使他不愿入朝为官,也可保一族安宁,子孙后代平安。

   而他若执意一条路走到黑,他不会牵连其家人。但只有把他及几万士兵就地消灭。

   贾诩看完信后沉默了许久,他那沧桑的目光之中一瞬间回想到了很多事情。

   或许是他这一生经历的太多,所以在此刻也感触良多。

   他不得不承认,刘安在信中对他表示出的宽容和仁义,已经是无以复加了。

   可他的选择恐怕会给这段仁义,留下一个悲剧的句号。

   就像他当初对司马懿说的,这一生颠沛流离,先随董卓,后随张绣,最后跟随曹操,辅助曹氏以至今日。

   他不想到风烛残年,还落得个晚节不保的结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