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雄汉重铸

第101章 暗流汹涌!

三国之雄汉重铸 无尘了然 2137 2024-05-31 08:30

  司马懿自江东传回曹操愿意联合出兵的消息之后,曹操赶忙点兵派将!

   “我已与江东孙权达成联盟,两方出兵合击荆州。防守荆州的是关羽。”

   “诸将谁愿意为先锋领兵出战啊?”曹操看向诸将问道。

   这些将领闻言一时间都有些犹豫不决,毕竟当年关羽在曹操帐下斩颜良,诛文丑之时的风采,他们都曾亲眼见过。

   当年虎牢关下三英战吕布,吕布死后,关羽更是自恃天下无敌。

   他们这些人虽身经百战,但面对关羽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取胜。

   一时间没有人马上应答,场面尴尬下来。

   于禁见众人不出来领命,便直接大步踏出。

   “禀魏王,末将愿往,率军迎战关羽!”于禁抱拳道。

   于禁位列曹操的五子良将,论及武艺虽然不是最强的,名声也不是最大的。但是带兵能力却是绝对不输其他四人。

   “好!”曹操看到于禁站出来,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

   曹操看着于禁道:“于禁你跟随我南征北战多年,是我的上将。多次随我参与大战,今日你能主动站出担当先锋一职,我心甚慰!”

   “孤命你为大军先锋,庞德做你的副先锋。”

   “你二人领军七万先行进攻荆州,迎战关羽!”曹操道。

   “末将二人领命!”

   于禁与庞德一同领命而去!

   “徐晃!”

   这次曹操直接点将。

   “末将在!”徐晃出列。

   曹操:“于禁,庞德先行领军出击,由你在许昌召集二十万大军,会合曹仁所部,等待孤的命令出击。”

   “喏!”

   徐晃也领命而去。

   “传令夏侯惇,张合,领他们二人由长安领兵十五万威逼汉中!”曹操接着下令。

   当初汉中之战后,司马懿向他献的计策便是威逼汉中直取荆州,让刘备首尾不能兼顾。

   保汉中,图北伐得天下,还是安荆州,救关羽顾兄弟。这道难题会直接摆在刘备的面前。

   而刘备无论做出哪一个选择,都将付出他不想付出的代价。

   曹操刚刚回到府邸,便有人向他禀报。曹植将在府中宴请名士,办诗会,如果他有时间的话,恭请他驾临,以为一众名士学子点拨。

   曹操闻言微微停住脚步,眉头微蹙。曹植才华横溢,在这一点上是他所有子嗣中最像他的。他平常也时常表达对曹植才华的赞赏与肯定。

   可是现在大战临近,兵马调动的消息,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个时候举办什么诗会。却是不合时宜。

   曹操心中略微不满。

   “派人去告诉他,身为王子,应为国家大事操心,绝不可沉溺于诗酒之中。”

   “这个所谓诗会就别办了!”

   曹操收完便直接走了。

   等曹操走进室内,却见曹丕再次等候。

   “父亲”见到曹操进来,曹丕赶忙躬身行礼道。

   “子桓,你为何会在此?”曹操疑惑疑惑的问道。

   “找为父有事?”

   曹操一边询问一边坐下。

   曹丕拱手说道:“回父亲,孩儿来找父亲,听闻父亲正在召集众将议事,所以没有敢去打扰,一直在这里等候。”

   曹操微微点头。

   “那你有什么事就赶紧说吧,为父还有事情要忙。”曹操道。

   曹丕:“父亲,而且刚才听闻父亲要起兵攻打荆州关羽。三弟早已在军中效力,孩儿此次也愿意随军出战。”

   “请父亲允准!”

   曹操听到曹丕的请求,脸色沉下来,直直的看着面前的曹丕。而曹丕一直保持着躬身行礼的状态,不敢抬头。

   曹丕知道此时他的父亲一定在看着他,他丝毫不敢抬头。

   曹操看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子桓,冲锋陷阵是将领的事情。你三弟他向来勇武,我才让他到军中效力。你不善武艺,还是不要去了,免得出现意外。”

   “孤随后也要随大军出征,你是他们的兄长,就替孤留守许昌吧。”

   曹操的语气是不可置疑的,曹丕闻言也不敢再多言,只得应下。

   “是,父亲”

   曹丕退下之后,曹操一个人坐在堂上发呆。

   丁夫人抚养的长子曹昂战死于宛城,环夫人所生的曹冲不幸早夭。

   这两件事是他心中最大的遗憾,因为他失去的是他心中最满意的两个继承人。

   曹丕,曹彰,曹植皆出自卞夫人,其中曹彰生性勇猛,是一员猛将。而曹植天纵才华,文采过人。相比之下,曹丕则中规中矩。

   他曾不止一次的表达过对曹植文采的赞赏和喜爱,在这一点上像极了自己。

   曹彰勇猛却不善谋略,他也将其放到军中锻炼。而曹丕文不如曹植,武不如曹彰。而自从曹昂走后,他便是长子。

   而在有些方面,曹操自己也明白。这个儿子真是像极了自己。

   曹操这边调兵遣将,江东孙权那边也没有闲着。他们周瑜在柴桑屯兵,手下五万水军,十万步军,共计十五万兵马都枕戈待旦。

   荆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